楊永鑫
摘要:微課是當今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資源,促進了教學手段變得更加豐富,教師可以借助微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傳統落后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為教學活動注入新的活力。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微課運用到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從而優化預習活動,突破教學重難點,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從而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小學高年級;小學數學;應用
引言:
近些年,科學技術取得快速的發展與進步。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微課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背景下應運而出,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方式,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課具有直觀性、針對性、短小精煉的特征,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氛圍的活躍,小學數學教師要而應該思考將其合理地應用到教學中,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微課的概述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微課充分考慮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長,為此其通常僅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教師需要在短短的時間內采取多種方式呈現出教學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點燃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至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微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特點:(一)具有明確與鮮明的主題。微課以專題為中心集聚多個視頻,學生可以通過關注微課平臺以獲得知識。為此,當學生對某個話題感興趣時,便會持續不斷的密切關注這一話題,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重復的復習重點知識,及時地處理好學習中面臨的各種難題。(二)增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微課采用現代先進的技術,教師借助于視頻方式可實現對學生的互動。在開展教學課堂之前,教師先會獲取豐富的教學材料,而后采取合適的方式向學生呈現出教學材料。在整個教學課堂結束后,學生進行必要的鞏固與復習,使得教師與學生間有更多的交流,增強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讓教師與 學生在教學中共同進步。(三)教學內容多樣化。微課以視頻為載體向學生講解豐富的內容,可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呈現,對于學生而言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于教學活動中[1]。
二、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優化預習活動,解答學生疑惑
教師通常會在課堂開始之前向學生布置相關的預習活動,讓學生在預習中掌握教學的基本內容。然而,學生在預習環節遇到各種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不少學生在預習中更是難以找準教學內容重點。但是如果學生的問題難以得到及時地解決,則會讓學生內心感到無比的困惑,加大學生數學學習的難度,甚至會因此失去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進行預習任務布置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供相關的微課。當學生存在疑問時,微課可以提供恰當的解答[2]。同時,微課可幫助學生理清教學的重難點,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可以解決學生的所有疑問,學生總有難以理解的要點,這個時候學生可帶著疑問走進課堂,這樣可以顯著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
(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課堂中,除了要重視向學生傳授豐富的數學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引導學生積極討論課堂教學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學生預習階段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提供學生必要的指導與幫助,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認識”內容中,教師先要引導學生簡單的預習教材內容,并通過認真的觀看微課以初步了解三角形的高和低及其繪制方式,這樣可讓學生對于課堂知識內容有基本的認識。然而,不少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對于知識的理解依舊非常模糊,無法準確的掌握與理解課堂知識與各項技能,更不具備繪制三角形的能力。鑒于此,教師可引導全班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并讓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與交流,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播放微視頻以驗證學生觀點的正確性,這樣一來可推動教學目標的實現。總的來說,整個教學流程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是問題的提出;二是進行假設;三是研究討論;四是論證方式,且整個過程實現微課視頻與教學課堂的有效融合。
(三)構建知識結構體系,提高解題思維
課后采用微課,目的是幫助學生構建體系化的知識結構,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性與思想性[3]。比如在結束“公頃與平方千米”這兩個概念的講解之后,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錄制與面積計量相關的微課視頻,并在微課中提出與面積計算有關的問題,比如國家、省市與城市的計算方式,并將其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輔助,讓學生在進行視頻觀看中,深化對公頃與平方千米間的等量換算理解,使其正確認識面積的計算方式。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可適當的向學生布置一定量的實踐作業,在實際問題的解答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斷的拓展與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微課應用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教師在制作微課過程中,要保證內容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綜合利用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源,這樣才能保證微課對小學生的吸引力,引導學生在感官刺激下,過渡到知識學習中來;其次,培養學生觀看微課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或者利用微信群及時提醒學生觀看視頻,指導家長幫助學生完成觀看,督促學生將微課觀看作為一個必要的學習過程;最后,微課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逐漸脫離對教師的依賴,教師應該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4]。
結語:
總之,微課的應用可顯著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不僅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至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就需要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師提高對微課的重視,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著重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充分發揮出微課的積極教學價值。
參考文獻:
[1]殷建紅,宋燕 .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02):176.
[2]李艷 .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學周刊,2016(32):50-51.
[3]興海 .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6(07):173.
[4]尤麗萍 . 試論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7(0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