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桃
摘要:項目融資以其靈活多樣的結構形式和較強的環境適應性而被廣泛應用于一些融資風險較高、規模較大的項目中,對于項目建設的推進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實踐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項目融資存在著風險意識薄弱、風險在參與者之間沒有進行合理分擔等問題,對于項目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制約作用。本文以項目融資的風險管控作為探討對象,以其管控特點為切入點,分析當前我國在項目融資風險管控中的常見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能夠為項目的風險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項目融資;風險;管控;建議
一、項目融資風險管控概述
項目融資風險主要是指在項目在融資過程中因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而對項目目標所產生不利影響進而發生經濟損失的可能性,而項目融資風險管控主要是指利用各種風險相關理論和技術手段,對項目融資所涉及的各種風險加以處理和控制,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或減少風險事件導致的項目實際收益產生產生較大偏差的一種管理活動。一般來說項目融資風險主要核心風險和非核心風險兩大類,其中核心風險主要有信用風險、運營風險、完工風險三類,非核心風險主要有政治風險和經濟風險兩類。
二、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特點分析
項目融資風險除了具有一般風險管控的共性特點之外,根據項目的特殊性它仍然具有一些獨有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項目的可行性研究是風險分析的前提,即要想對項目的融資風險進行有效分析,必須以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為基礎;二是風險識別是設計融資結構的主要依據,即一個好的融資結構是需要將項目的風險合理分配到項目的每一個參與方的,只有遵循這一前提才能明確風險管控的目標,找到規避和控制風險的途徑;三是項目參與者是風險分擔的主體,即項目的融資風險要參與者合理分擔,任何一方都不能例外;四是處理融資風險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合同,即合同是保障融資風險能夠合理有效分配到項目參與各方的實現途徑和方式。
三、目前我國項目融資風險管控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般來說,當前我國對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基本思路是分四個步驟:第一步是項目風險的識別過程,即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核心風險和非核心風險,并對其加以歸類;第二步是風險定量評估的過程,即運用一定的評價指標來對項目的風險進行定量評估,例如債務覆蓋率指標、項目債務承受比率指標、資源收益覆蓋率指標;第三步是利用信用保證或者金融工具來進行風險防范、控制處理;第四步則是實施風險處理方案及其評價的過程,即在上述三步的基礎上,一定要對該風險管控方案正確實施,并進行監管,對方案的實施效果進行評價。
在上述四個項目融資風險管控步驟的實施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缺乏較為系統化、規范化的政策法規。當前我國在項目融資模式運行中的各種相關政策,主要以不同的部門根據需要推出為主,這就存在項目融資的相關法規政策沒有被系統化、規范化的問題,從而容易增加項目融資的成本及其在融資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
二是項目融資風險的管控水平不高。項目融資風險的管控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項目融資的風險識別能力不足,即當前我國項目融資在進行風險識別時多以國外的風險理論作為主要依據,由于國外理論很多時候不能適應我國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加上一些項目的特殊性,很難有效識別項目融資中的大部分風險;二是風險處理的手段有待改進,項目融資風險的常用管控手段有風險規避、風險控制和風險轉移三種,但是多數項目管理人員在進行融資風險管控時多偏重于風險規避和控制,實際上風險規避是放棄了一部分項目的利益來獲得,風險控制則是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但是一旦風險發生則必然會遭受一定的經濟損失;三是風險評估的誤差較大,一直以來在進行項目融資風險管控時主要依賴的是項目管理人員的經驗,并且在進行風險分析與評估時以定性方法為主,這種方式極容易造成風險評估的誤差加大,風險平度的精準度較低。
三是欠缺風險管控發展的一些客觀條件。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發展所欠缺的客觀條件具體體現在:首先是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理論基礎較為薄弱,即當前無論是在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相關專業上,還是在行業內,目前我國都沒有具有指導性意義的項目實施相關的準則范本,缺乏相關的參考資料;其次是項目融資風險管控意識不強,即項目管理人員在項目管理過程中主要關注的是項目成本支出情況及最終收益問題,而對融資所帶來的風險關注度不足,忽略了融資可能會給項目帶來成本增加或者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最后是缺乏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中介咨詢機構,在項目融資出現問題時,項目參與者很難最大程度維護自身的權益。
四、完善我國項目融資風險管控常見問題的建議
正因為多數企業在項目融資過程中存在上述諸多問題,所以在實踐中對項目融資風險的管控效果經常難以達到預期。筆者從自身實踐出發,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完善建議:
(一)系統化項目融資方面的法律法規
如前文所述,項目融資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夠系統化、規范化容易增加項目的融資成本和風險,因此有必要在此方面加強立法,針對項目融資的特點,并結合我國的經濟環境,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確立監督管理部門,以降低項目融資因法律法規不完善而產生風險的可能性。
(二)對項目融資風險管控進行優化
要優化項目融資風險管控,須從兩個方面做起:一方面是要將國外的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理論本土化,即將國外的融資風險管控理論與我國的經濟環境、政治環境進行融合,并結合項目管理人員的一些實際管理經驗,將定性管理與定量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國外項目融資風險管控在我國的適應性;另一方面是項目管理人員要提高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戰略意識,從整體和長遠利益著眼,在進行項目融資風險管控時要盡量利用風險轉移的思想,風險轉移與項目融資風險分擔的特征具有較高的契合度,可以將系統整體的損失降到最低,這種方法對于風險的處理相對與風險規避與控制來說更為合理。
(三)對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客觀條件進行改善
要對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客觀條件進行改善,一是要在吸收國外先進理論的基礎上,廣泛總結不同領域項目的融資風險管控經驗,制定我國的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實施細則;二是要嚴格控制項目可行性報告的質量,高質量的項目可行性報告必然是項目融資結構最佳的,因此可以有效降低項目融資風險發生的概率;三是要規范好項目融資風險管控專業人才的培訓和資質認定工作,拓寬項目風險融資管控的領域。
五、結束語
項目融資風險管控作為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項目在提升經濟強度、縮減項目投資主體的自有資金投入、提高項目的債務承受實力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有必要在實踐中對其加以關注。本文在分析當前我國在項目融資風險管控過程中存在的常見問題的基礎上,分別從系統化項目融資方面的法律法規、對項目融資風險管控進行優化和對項目融資風險管控的客觀條件進行改善三個角度對項目融資風險管控提出完善的建議,以期能夠對項目管理人員在融資風險管控實踐中規避、控制和轉移融資風險有所啟示。
參考文獻:
[1]武其春,陳致誠.項目融資的風險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1.
[2]黃歡.項目融資的風險及其規避措施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6.04.
[3]孫文慧.論項目融資的風險評估與控制[J].經貿實踐,2016.08.
[4]王雷.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03.
[5]陳欣.環保項目融資風險管理研究—基于XL公司4萬噸煙塵提取項目融資案例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