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會慧
摘要:在《新課標》中特別強調要在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重視對學生人文意識的培養,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語文的思想感情”,“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本文著力探究如何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力。
關鍵詞:語文課堂;氛圍;激趣
新課標要求教師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教師由傳授者轉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教師要設身處地為學生創造輕松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一個接納性、寬容性的課堂氣氛,形成一個互教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無拘無束地大膽質疑、發表見解、與教師爭論。只有這樣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學生才會以愉快的心情鉆研問題、啟動思維、馳騁想象。
為了創造民主、輕松、和諧、濃郁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習興趣、煥發課堂活力的前提條件。使學生愿學、樂學,作者通過多年的課改實踐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1、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情趣和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和要素。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如《黃山奇石》一課時,可以通過黃山的圖片,配上適合的音樂,制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黃山的美。既感染學生,也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如:教學“仙人指路”時,“仙人會對游客說些什么?”通過觀奇石,猜名字等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對問題進行多種猜想,鼓勵學生踴躍回答,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語文的魅力在于豐富多彩,語文課堂的活力也在于此。由于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素養、心理狀況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在語文教學中注重營造良好的氛圍,當學生的想法與眾不同時,特別是與老師的意見不一致時,鼓勵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見解,不盲從于教師,不迷信于權威,不盲從于教材。激發學生敢于表達,給學生創造一種無拘無束的空間,從而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潛在的創造能力,充分展現語文課堂的魅力與活力。
2、以微笑的方式授課,塑造教師親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筆者采取:或用贊許的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每節課筆者盡量多贊賞學生。有了贊賞這一“添加劑”,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好。可以說,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 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
3、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努力創設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勇于參與課堂教學,是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課堂教學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筆者認為,學生“講”教師“聽”。有三大好處:一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二是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三是通過學生“講”教師“聽”,可以鍛煉學生。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揮的舞臺,這更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出課堂的活力。筆者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把諸如抄寫、默寫、背誦等作業交給學生自檢互評,取長補短。學生在評改時,不但感受到老師的信任,而且也感受到當一回老師的快樂,還把知識又復習了一遍,一舉三得。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做主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保持活躍和熱烈,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而這種學生多講、老師多聽的教學模式正是“授之與漁”“操練捕魚”的有效途徑。
4、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藝術,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
教學藝術是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創造能力的綜合表現,它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同時,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態度、語言和技巧創設一種寬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語文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對典范的名篇佳作記憶成誦,還能將教材融會貫通,能常教常新,能給學生以藝術熏陶與美的享受,真正成為學生求知與做人的良師益友。語文教師出色的藝術審美能力與藝術創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課堂氣氛,使課堂充滿朝氣與生機,因為學生在教師的引領與點撥下,能夠從教材的字里行間發現各種靜態美、動態美、形態美、色澤美、韻律美,能夠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到教材橫生的情趣。不僅如此,教師匠心獨運的板書設計也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從而激發起學習語文的興趣,煥發出語文課堂的活力。此時,教師只需給學生創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創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就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學修養,按照《新課標》要求,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營造輕松濃郁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在課堂上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擯棄以往把語文課堂變成教師居高臨下向學生施舍知識的場所,擯棄家長制、霸道者的教風,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去真誠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才能喜歡語文,學好語文。
參考文獻:
[1]王洛倩.創設良好的英語氛圍,提高學習興趣[J].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1(2):85-86.
[2]謝立男.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 2012(3):39-39.
[3]錢霞.注意各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 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2009(5):70-70.
[4]姚應平.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課堂氣氛[J]. 讀寫算:教師版,2015(16):76-76.
[5]耿敏.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 201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