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哲
摘 要 情境教學是一種將情感活動和認知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活動,主要是指創建一種典型的場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情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特點,可以為教學效果的優化做出保障。對此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做出以下研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157-01
情境教學法創始于1930~1960年間,由英國語言學家提出,隨后被應用到各個學科之中,而語文作為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一門基礎學科,情景教學在小學語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感知語文知識,為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同仁有必要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合作探究情境,誘導學生參與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之所以教學效率比較低下,主要是由于教學過程中,教師替代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由于并沒有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因此學生只是在被動的在接受知識的灌輸,這樣自然無法實現理想的教學成效。而合作探究情境作為情境教學法中的一種,在合作探究情境之中,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對教學任務作為探究,這樣的情境教學方式,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教學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可以真正的為學生的主體知識構建做出保障。如在學習《兩小兒辯日》這節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為學生設置這樣一個合作探究情境,如“到底是日出時太陽離地球近?還是日中時太陽離地球近?”這樣的探究對于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場頭腦風暴似的挑戰,學生之間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展開合作,從而解答教師的難題,而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會會明白無論是日出還是日中,這都體現出了古人對于真理的求知,這種實事求是的求真精神是需要大家學習的,而這也就圓滿的完成了本節課程的教學任務。
二、媒體直觀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能利用的工具也只有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教材而已,因此教學效率自然難以提升,而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設備走入教育領域,這為教育教學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可以給予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多媒體就是現下小學語文教師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工具,而使用多媒體創建直觀的教學情境也成為當下最為常見的一種情景教學模式,這不僅可以使語言知識更加直觀立體,也賦予了更多視覺上的沖擊和體驗,這無疑是其他教學情境不可比擬的。如在學習《女媧補天》這節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女媧補天”的視頻動畫,這樣的情境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有真實的畫面,還有形象的聲音,學生會身心的投入到動畫情境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了女媧補天原因、經過和結果,體會到古神話的神奇魅力。這無疑是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實現的教學效果,不僅可以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激發學生語文知識學習興趣,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媒體直觀情境的運用。
三、角色扮演情境,加深知識體驗
小學生具有愛模仿、愛表演的特點,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角色扮演情境,讓學生站在文本角色的立場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感受,這種情境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建立與文章人物之間的情感共鳴,是增進學生語文理解感悟的一種可行教學方式。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節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情境展開教學,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蒲公英的孩子、豌豆的孩子以及蒼耳的孩子,在這個表演情境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相應的服裝和道具,然后指導學生按照文章之中每種植物的出場順序,對不同植物的播種方法做出演示,從而讓學生在親身表演的過程中,了解大自然傳播種子和繁衍后代的方法,并體會自然造物而生生不息的神奇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幫助學生保護自然、愛好自然的美好品德意識,這無疑是角色表演情境教學價值的一種體現。
四、語言描繪情境,感知語文魅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是教師最有利的教學工具,而利用語言去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也是最為悠久和傳統的方法,可以說在教學之中,沒有語言就沒有情境,語言是情境教學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之中,教師不要舍近求遠,要明確情境歸根結底就在教學語言上,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能夠用自身的語言去創設情境,無疑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體現。如在學習《題西林壁》這首蘇軾的詩詞時,教師就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到詩歌中的意境中去,如蘇軾與朋友約共登廬山,并且在登山之前曾經放話,此次登山只為游玩,絕不會寫下一首詩歌,但是在沿途的過程中,由于廬山實在是太美了,他不經意間就寫下了很多詩歌,而當他要出山時,他忽然覺得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廬山,廬山的瑰麗在于從不同的角度觀看各有不同,而行走于山中的一路,自己都無法真正的認識廬山的全貌,正正是因為自身身處于其中,這既是一種哲力,同時也是一種看待事物的心胸。這樣的語言帶有強烈的故事感,學生容易被教師的語言所吸引,從而進入到詩歌的意境之中,體會詩歌的哲理,這就是語言描繪情境的一種體現。
情景教學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家教學中的應用,極大的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而除上述筆者提及的集中情境教學模式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的情境教學方式還有很多,為此今后教師有必要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從而為學生的語文學習進步能力成長做出保障。
參考文獻:
[1]馬艷.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