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雪香
摘 要 肢體語言在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課堂上肢體語言大致有眼神和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身體姿態、肢體接觸等,合理地運用它們,具有不凡的教學意義。眼神和面部表情是重要而又便捷的傳遞信息、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肢體語言。
關鍵詞 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肢體語言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242-01
我們平常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大多只注重說話及黑板等教學用具、教學媒體的運用,似乎不太重視教學中的肢體語言。其實肢體語言在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課堂上肢體語言大致有眼神和面部表情、手勢動作、身體姿態、肢體接觸等,合理地運用它們,具有不凡的教學意義。眼神和面部表情是重要而又便捷的傳遞信息、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肢體語言。
一、運用肢體語言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我多年從事低年級數學教學,由于學生年齡的特點,直觀的易接受,而在理解抽象的數量關系時常常會遇到困難。這時我就運用肢體語言中的手勢語言,即用手、腕、臂的活動來表達信息。例如:低年級學習求和問題。教師利用肢體語言,用夸張的手勢動作,兩只手分別比劃出兩部分,再做合起來的動作,即把兩只手從兩端向上會攏,意為求和,并邊比劃邊說:“把這部分和這一部分合起來,就是它們的總數了。合起來就是加起來,所以求和問題用加法解答。”學生從這個過程中理解了求和用加法的含義。再例如求剩余問題,則教師用兩只手比劃出一個整體。再比劃出從整體中去掉一部分,同時說:“求剩下的部分。”并比劃出剩下的部分。強調“去掉”是什么意思,學生理解是減去。同時也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用手比劃出這個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減法的意義。教師通過手勢動作把抽象的數量關系直觀化了,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
二、巧妙運用肢體語言調控課堂氛圍
面含微笑、用親切的目光掃視教師的每一個角落,會解除課堂的壓抑,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學習;面容舒展,用期待的目光注視每一個學生的眼睛,會使他們感受到來自師長的重視和鼓勵,有助于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如當學生有精彩表現時,教師展開雙手作鼓掌狀,誘導學生共同贊許,這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給學生以熱情的鼓勵;當學生七嘴八舌地混雜著回答問題時,教師為了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要求學生個別回答,便可舉起右手前臂,向學生示意,學生便會自覺地停止自由發言,轉而有序地舉手答問;當教師要求全體學生停止討論,保持課堂安靜時,可雙手前伸,作下按動作,學生便會心領神會地安靜下來。尤其當師生間相處較久、彼此熟悉,手勢語的作用更明顯:如有的伸出食指,豎立于口唇中部,學生便立刻明白要保持安靜;有的緊握拳頭在肩膀前用力晃兩下,學生便明白是在加油鼓勁。諸如此類的默契配合,增強了師生間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且又形象刺激學生視覺,給學生生動的印象,比口頭語言傳遞的信息更有效。總之,教師眉宇的暗暗舒蹙,頭部的輕輕點搖,嘴唇的微微張翕,都能給學生傳遞許多信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地把心中的真摯和誠懇、信任和鼓勵、贊美和肯定用眼神和面部表情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同時也注意用它們調控課堂,將一些不利學習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引導課堂向健康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教師巧用肢體語言,會在數學課上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運用肢體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學習興趣是學生愛好并力求認識和掌握數學知識的帶有情感的傾向。它是一種喜好的情緒,愉快的情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的直接因素。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有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而枯燥的數字使數學教學顯得有幾分呆板,教師用一些生動、逼真的表情和動作將數字和符號表達出來,就加強了數學課的生動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師在教學“1—10各數的認識”時,可以編一套身體數字操,每次開課前都讓學生跳跳,不僅活動了身體,也給認識數字增加無窮的樂趣。再如:學習10以內數的分解組成。教師運用肢體語言設計“用手指湊十”的游戲。游戲是這樣進行的:教師伸出一個手指頭,學生伸出九個手指頭,湊成十。以此類推。可以是教師對學生的。也可以是學生對學生的。用這個充滿趣味性的訓練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主動學習。而人的思維活動也正是在情感的積極狀態下,才能得以活躍,創造性的思維才得以產生。
四、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課堂自我評價
語言鼓勵,常以微笑、注視、點頭、肯定的手勢等身體語言進行鼓勵,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善于運用鼓勵的方法可以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數學課上巧用鼓勵,使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大大增強了教學效果。例如:在課堂上,當學生有精彩發言時,教師翹起大拇指,并不斷的點頭稱贊。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當發現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有的孩子一直緘默不言時,教師走過去,用手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肩,用期待的眼神看著他,鼓勵這樣的學生說。因為教師給學生積極期望,學生和教師相處的心理氣氛就會比較融洽,學生的心理就會健康地發展,產生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有人總結了這樣一句話:流利的口語加上“身”情并茂的肢體語言,等于口語表達的新境界,這話很有道理。確實,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肢體語言是輔助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彩屏,教師應充分利用它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詮釋自己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完成時代賦予教師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