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設 朱歡歡
摘 要: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革新與優化,家校共建成為當前最適用于培養學生積極且全面發展的教育策略,同時也是廣大院校辦學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在這種形勢下,優化農村初中教育必須要從農村家庭教育入手,即通過切實有效的教育指導活動來更新家長教育觀念,并在深入探索與實踐中總結出增強家校并重教育有效性的途徑,從而促進農村教育模式形成全新的格局。
關鍵詞:農村初中;家校共建;有效性;策略探究
在教育事業越來越被重視的今天,進行教育理念革新、教學思路優化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新趨勢,在這種形勢下,傳統單一的智力教育已經不足以滿足時代發展的趨勢,隨之替代的為人格品質與文化底蘊兼具的現代教育理念,旨在于促使學生能成為具備極高道德修養和人文素養的發展型人才,據此,構建家校并重教育的格局對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切實存在積極意義。基于農村教育環境的特殊性,在農村初中進行家校教育共建的任務顯得格外艱巨,勢必需要教師與家長在共同提升自身教育素養的基礎上為學生帶來更優質的教育形式,以促使他們在切實有效的教育格局中不斷發展自身人文素養。
一、 從家庭方面入手,及時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
大部分農村家庭的教育觀念落后,皆以重智輕德的思想當作精神依托,即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文化水平,忽略了對他們思想情感與道德品質的教育,以至于大家在潛移默化間便形成了負面的德道觀和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著他們的積極發展。且部分農村家庭中還存在過于嚴厲的數落式教育、過于放縱的嬌慣式教育等不良現象,這些都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存在不利影響,并阻礙了學校教育的有效實施。針對以上現狀,學校應及時促進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在有效的指導中讓家長建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以此來促使他們建立起和諧的家庭關系,從而讓學生自覺融入受教育的氛圍中來便可為家校共建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奠定下情感保障。鑒于此,教師可在學校組織的教育指導會中向家長傳輸正確的教育觀念,即拋棄硬性塑造,轉變為以尊重學生個體個性的思想來進行指向性引導,從而讓他們在自身所感興趣的內容中逐漸沉浸且享受在家庭教育中,如此即可有效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又能使教育價值得到顯著提升,切實為家庭教育中的一項可行性任務。長久以來,學生便會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受教育心態,從而為其人格品質的積極發展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 從學校方面入手,改善家校合作的內容形式
傳統學校教育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總是以單一的智力教育為主,且在構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時也總以成績提升為主要目標,這樣不完整的教育模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并制約著他們人格品質的良性發展。鑒于此,學校應轉變教育理念,即利用以人格品質和文化底蘊為載體的育人思想來優化教育內容和形式,并將這一教育方法向家長傳遞,以達到實現家校合作最佳教育的目的。據此,在家庭教育中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學校也應多開展文化教育活動來促進他們的多元發展,并在其中融入具有實際教育意義的內容來潛移默化的改善其道德意識和人文思想,從而使校園教育成效獲得實質性的提升。從教育形式來看,在各種多媒體設備廣泛普及的今天,教師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家校網絡交流平臺,在及時交流與反饋中將問題完整解決;從教育內容來看,教師則可讓家長與學生共同參與到閱讀、演講等活動中來,如此來促使家長與學生文化底蘊的共同提升對提高整體教育成效切實存在積極意義。
三、 從社會方面入手,加強家校共建的認識理解
當前初中學校中開展家校共建教育模式的現象明顯不夠普遍,且農村初中學校對此種教育理念更是抱有不重視的心態,其主要原因便是當前社會對家校合作育人工作的認識不夠全面,且沒有出臺相關政策來保障該制度的順利開展,以至于農村學校在搭建育人平臺時存在困難,更是嚴重阻礙了家校合作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基于這一現狀,教師可從社會方面入手來改善當前農村教育中對家校并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學校可通過開展“親子共成長”的活動來調動全校家庭的育人意識,通過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家庭和諧創建,且在校方與家庭積極溝通的引導下促進學生在體驗式活動中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正確認知,并在其中融入立德樹人教育方針來提高活動價值,從而促使教師和家長都能以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帶給學生積極有效的教育。此外,學校還應積極倡議國家或地方教育提出完善的家校共建法律政策,并在本地實況的基礎上進行制度明細與優化,從而逐步讓家校并重的教育制度形成更具科學性、系統性的完整教育政策。
綜上所述,在教育理念不斷深化改革的今天,構建家校并重的教育格局對促進教育事業進步與發展切實存在積極意義,且在農村初中學校中實施這一教育模式的意義也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農村初中院校可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入手,通過調整教育策略、改善指導方式來提高家校教育的有效性,從而使得學生在更完整、更系統的優質教育中不斷發展自身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左東芳.農村初中家校合作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8.
[2]伍茂華.農村初中家校互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馬建設,朱歡歡,山東省濟寧市,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李閣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