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 李佳睿
摘要:在網絡時代,大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網絡搜索引擎迅速獲取所查找的信息。面對網絡中良莠不齊的信息,認知尚不成熟的大學生易受其影響。因此,強化網絡思政教育不僅有利于引導和規范大學生正確利用網絡,更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將傳統教育方式和創新教育方式相結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
一、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其特點
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是指利用多媒體傳播技術手段,結合當代大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的思政教育方式。它通過相關網絡建設,在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尋找契機,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生活為中心、以教育為導向,從而實現用正確的網絡信息引領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理念。通過文獻記錄和調查研究所知,網絡思政教育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信息量大、傳播迅速。過去,大量的時事新聞多數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渠道傳播,傳播信息渠道單一,單次傳播信息量較小。而在當代有了網絡作為傳播信息途徑,教育工作者可通過網絡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可以將想傳達的信息即時發送到學生群體中,打破了過去只能面對面、一對一傳遞消息的局限性。只要善于利用,就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溝通方便、預警及時。網絡思政為教育者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溝通手段。因網絡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大學生們喜歡在網上發表一些平時生活中不便發表的言論,思政教育工作者便可通過網絡更全面地了解到學生的思想狀態,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3、教育影響力變大。沒有網絡時,思政教育僅僅靠面對面或一對一打電話,這導致工作影響面極為有限,而利用互聯網,一個使用者可以和另一個使用者或多個使用群體交流,其影響力變得更大。
二、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意見重點指出要加強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建設,運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學生互動社區、主題教育網站、專業學術網站和“兩微一端”建設。目前,國內利用互聯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雖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從總體上來看,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歸納起來,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載體建設相對滯后
目前,國內有很多高校在校園網站上開設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但通過調查發現,近半數以上的大學生表示不知道或沒有瀏覽過相關網頁,這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仍處于滯后狀態。
(二)網絡思政教育缺乏專業型人才
網絡時代,網絡的交互性、平等性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戰。在互聯網上,大學生們要求平等對話,傳統繁文縟節、長篇大論的灌輸式教育已不被學生們所接受,這就要求教育者利用現代化手段,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年輕的大學生思想活躍,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在網上獲取信息,所以教育者在此時處于信息劣勢。另外,許多網絡建設方法都比較復雜,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很難運用自如。
(三)網絡信息良莠不齊,高校缺乏監管措施
網絡信息量巨大,有時存在許多非法信息、錯誤信息、虛假信息。高校一般都有校園貼吧、論壇,學生群體中也有各種qq群、微信群,里面時而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監控,對于辨別能力不成熟、自制能力不強的大學生,時常上網關注此類信息,往往會失去判斷能力,易上當受騙,進而影響身心健康發展。
三、加強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應對措施
鑒于目前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一步加強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強化網絡載體建設,增強網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新形勢下,網絡思政教育者應根據不同載體受關注的程度建構網絡教育平臺,使網絡思政教育達到預期效果。
(1)要及時更新校內網的思政教育專欄內容。讓學生積極學習紅色思想和主流文化,結合當前國內外一些正在發生的積極向上的事件,用紅色思想主動占領網絡的最高陣地。例如黑龍江大學在校內網站上開設了實時更新的時政網頁“黑龍江大學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網站”,網站會根據時事新聞推出新的學習板塊,深受師生歡迎。
(2)順應潮流,建構網絡教育平臺。抓住當前最為流行的線上交流渠道,例如黑龍江大學開通了“黑大青年”、“黑大學工”、“黑大教務”等微信公眾平臺。另外黑大許多輔導員老師也開通了個人微信公眾號,例如“74號文字鋪”的寇掌柜、“珩有話說”的吳珩老師等等,都深受學生喜愛,有很高的瀏覽量和轉載量。筆者也開通了“吉哥工作坊”微信公眾號,真實感受到了學生對新媒體技術的喜愛。運用線上網絡教育方式與學生近距離溝通,使學生能便捷地、實時地了解當前國內外大事記、學習理論知識。增強大學生對社會的關注度,提高大學生對熱點、重點問題的思考能力,進而在相互交流的基礎上,達到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目的。
(二)強化網絡思政教育隊伍建設,提升思政教育者技能
在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高校要想更好地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至關重要的。
(1)加強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確保人員編制的合理性。高校要利用政策選拔和吸引一批思想政治覺悟高、素質好,同時也能熟練地掌握業務技能的青年教育工作者,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點和要求。
(2)強化和確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工作和培訓制度。高校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進行網絡知識的培訓,不斷地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網絡開展工作的能力,并以切實可行的制度保證培訓工作的規范化。
(三)加強高校網絡監控,維護網絡秩序
由于網絡傳播具有覆蓋面大、涉及面廣等特點,所以嚴控網絡安全問題,需社會各方面力量齊抓共管,相互配合。政府層面需進一步完善網絡立法,嚴格遏制不良信息。同時高校層面要努力營造一個健康的校園環境,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及管理辦法,加強對校園網絡安全的管理與監控,有效防御不良信息傳播,保證校園網絡的安全、有序。
四、結語
互聯網高速發展,給思政教育者帶來了很多便捷和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當代思政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較高的理論水平外,還必須轉變傳統觀念,掌握互聯網載體建構技術,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現代化,以便利用大學生感興趣的網絡載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對其的了解度、參與度、接受度。今后,當代教育工作者們將會繼續實踐探索網絡思政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在網絡環境中尋找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辦法。
參考文獻:
[1]覃守云.對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若干問題的探討[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01):8-10
[2]鄒先定.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若干信息論問題[J].科學·經濟·社會,1987(03):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