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教師,應該樹立現代教育觀念,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按照教育教學規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學校是教師教書育人的場所,是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通過學校正常的教學活動構建起師生關系的橋梁。教師的學識和個人品德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滲透、融合到學生學習生活中,讓他們學到了理論知識,同時對于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教書;育人;教師
一、 寓教于樂,讓學生學會學習
教師是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員。他們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認知知識的主要載體,教師要樹立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從“高高在上”轉變為“師道尊嚴”,讓學生體會到老師也是學習者,真正實現師生平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強化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善于運用各種學習渠道吸收和應用知識,并將其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自覺地總結教育教學規律,指導學生正確的開展有效的課堂和課后學習,既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又為學生以后獨立自主的學習打下基礎。
而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師教學面臨許多新的課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獲取各種知識,讓學生從浩如煙海的知識中學到有用的知識,是當前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和面對的難題。鼓勵教師學習并熟練地掌握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使課堂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教育環境和學習資源,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寓教于學習之中,充分發揮他們聰明才智學會學習。
二、 寓教于樂,讓學生學會生活
現今大多數學生從小就在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長大,他們自尊心強,逆反心理強,教師應理解和尊重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觀察了解學生,從他們日常的行為及心理變化中掌握他們的問題困難,及時主動地去幫助他們,針對不同的學生的優缺點和性格,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和他們交流,教師真心實意地談話,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給學生留下親切感和良好的印象。在與學生溝通時要做一個有心人,不要等待問題出現了再采取補救措施,心平氣和地與他們進行溝通,詳細詢問具體情況,這樣學生容易接受,使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個人魅力對于學生個人成長影響深遠。對所有的學生堅持做到“尊重”不是簡單的一句空話,尊重學生的人格、能力和感情,需要教師身體力行,敢于實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染學生,做到對每一個學生負責,讓他們在學校集體的環境下快樂地成長,快樂地生活。
三、 寓教于樂,讓學生會學思考
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教會學生如何思考是教師平時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學生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不同的學生學習結果千差萬別,教師必須從“授人與魚”向“授人與漁”的思維轉變。學會思考學習問題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只有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課本知識的學習才能夠收到比較好的效果。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關注不同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發展的狀態,潛意識的教會學生課前和課后去思考和探究,發現學習樂趣,從中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
做人比學習更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生活上的差異時常讓學生產生各種矛盾和誤會,教師要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處事方式,以靈活多樣的思維方式來對待不同的學生。遇到困難,教育學生不能夠依賴和等待,更不能意氣用事,要從多角度進行冷靜的思考判斷,反思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導學生正確的處理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之成為一種習慣。
四、 寓教于樂,讓學生學會感恩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總要求。學生走向社會之后個人素質要得到全面的提升,感恩意識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感恩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身正是范,正確引導。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能看到或聽到一些感恩意識淡漠和缺失的新聞,即使在大學生身上,這一現象也時有發生。對面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現狀,作為教師責任重大。在學生感恩教育中,教師要培養他們正確的感恩觀和合適的感恩方式。在日常的教學中,適時的引入一些感恩的事例,讓學生吸收中國傳統的優良美德,養成寬闊的胸懷和寬容的心態,將感恩意識付諸行動。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不易,懂得理解和尊重父母的汗水和努力。將美德教育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之中,引導大學生對自身角色的定位和成長歷程進行思考,使他們懂得感恩,增強感恩意識,完善自己的人格,能夠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會學感恩。
作為傳播科學知識和教育思想的工作者,教師應該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履行好教師教育職責,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刻苦鉆研科學知識、積極參加科研和社會實踐,此外教師需要不斷提升個人道德情操的修養,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寓教于樂,教書育人,讓學生的個人素質獲得全面的發展,同時也要以教師自身的言談舉止和個人魅力,來感染和培養學生,為社會主義培養更多合格接班人。
作者簡介:姚咪咪,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鄖西縣城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