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姣
摘要:為更加完善幼兒體育教學系統的建立,促進幼兒體育教學的科學發展,采取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幼兒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基本方法,特色內容和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幼兒體育教學以基本動作技能為主要內容;以游戲教學法為基本方法;以保育教育為特色重要內容;影響幼兒體育教學的因素有園方理念、師資條件、場地器材和家庭環境。
關鍵詞:幼兒體育;幼兒體育教學;影響因素
前言:
1996年6月1日國家教委出臺的《幼兒園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應當實施保育與教育相結合原則,對幼兒進行各方面的教育,身體,心理,道德和審美發展,促進其和諧發展。“體”位于幼兒綜合發展教育的重要位置。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和其他領域學習和發展的基礎是身體健康,情緒愉快,體質強壯,動作協調,生活習慣良好和基本生活能力。目前,我國對嬰幼兒體育教學的研究很少,關于中小學的體育教學的研究較多。幼兒體育有著不同于中小學體育的特點,這取決于孩子身體和心理發育的特點。幼兒體育是幼兒全面發展與和諧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基礎。通過分析幼兒體育教學的特征和影響因素,為幼兒體育教學科學的、可持續的開展提供理論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幼兒體育教學的特征和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研究過程中,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的需要,在中國知網進行文獻收集、檢索工作。以“幼兒體育”并含“幼兒體育教學”為主題詞進行檢索,時間跨度為1980.05-2018.04進行檢索,共檢索相關文獻資料為461篇。重點閱讀有關幼兒體育教學的相關資料,為研究的開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2.2邏輯分析法
本研究通過對大量文獻進行合理而廣泛閱讀所獲得的數據和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和總結,得出相關結論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二、結果與分析
2.1幼兒體育教學的特征
2.1.1以基本動作技能為主要內容
動作發展是我們人體的神經和肌肉系統控制和改變我們動作變化的能力[1]。兒童活動發展的直接前提是兒童各種動作的發展。李紅、何磊研究中提到:兒童早期動作的發展是認知發展的外在表現,同時早期動作的發展也將促進兒童認知發展[2]。唐怡在研究幼兒教師體育活動中對幼兒基本動作指導的研究中提到了賁煥發的研究,指出動作發展本身是兒童早期心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其早期心理發展的主要建構力量[3]。幼兒的基本動作是兒童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幼兒體育教育的發展要以發展基礎運動為主要目標。
2.1.2以游戲教學法為基本方法
在幼兒的學前教育、體育教育中,體育游戲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角色。體育活動的游戲化是幼童從事體育活動時的快樂來源??紤]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身體情況差異,采取游戲的方式進行幼兒體育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幼兒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與綜合素質、培養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熱情。游戲化教學法的運用最為廣泛且深受幼童喜歡。游戲法可以分為情景游戲法、競賽游戲法。幼兒園學前教育針對的是3-6歲年幼的孩子,此發展階段的核心是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意識。因此,對于幼兒園的老師來說,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非常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巧妙地設計活動,關注游戲過程,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增加競賽內容和方法的難度。需要強調的是,在鼓勵幼兒參加比賽時,教師必須對幼兒足夠寬容,并堅信“幼兒在反復比賽中得到足夠的訓練機會,逐漸成熟”,及“以賽帶練”。幼兒會逐漸積累獲勝經驗,并在與對手的比賽中形成良好的心態。
2.1.3以保育教育為特色重要內容
2001年,教育部提出“保護幼兒的生命,促進幼兒健康是幼兒園工作的第一位”,可見,當孩子們開展體育活動時,開展健康教育和保育教育非常重要。在成長階段中只有學前教育階段的體育活動中存在保育教育,在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體育教學不存在保育教育,因此在幼兒體育教學中滲透保育教育是具有特色的且十分重要的內容。在參加體育活動前要保證幼兒充足的睡眠、提供豐富的營養、檢查幼兒的穿著是否適合運動;在參加體育活動時要隨時注意觀察幼兒的出汗量,及時穿衣脫衣,隨時觀察幼兒的臉色,合理安排運動量,及時調整活動內容;參加完體育活動后,要提醒幼兒洗手、喝水。根據氣候、季節等客觀條件的變化,合理地設置運動量,在秋冬季節由于氣溫低,在體育教學時應適當增加運動活動量,在夏季時,在體育教學時應適當減少運動活動量,以免活動量過大導致幼兒產生疲勞甚至中暑昏厥。
2.2影響幼兒體育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
2.2.1園方理念
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直接決定了幼兒體育活動在該園是否存在、是否受到重視?!队變簣@工作規程》中規定幼兒園實行園長負責制,園領導若重視幼兒體育教育工作,那么將促進該園幼兒體育活動的發展,豐富幼兒體育活動項目,使幼兒體育教學效果越辦越好。園領導若重視幼兒智育的發展,不愿花時間、精力和金錢在幼兒體育活動上,那么將直接影響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和教學效果。
2.2.2師資
師資的匱乏必然影響幼兒體育教學的效果。一方面,幼兒園教師人員流動率大,缺乏幼兒教師,專業幼兒體育老師更是稀少。另一方面,幼兒園教師的水平良莠不齊,不僅缺乏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兒童體育老師,而且目前的嬰幼兒體育教師缺乏相應的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和幼兒體育專業能力的儲備。其次,對幼兒體育教師進行教育培訓的平臺尚未建立,對幼兒體育教育的學習評價仍停留在模糊和初級的階段,沒有建立全面的、系統的學習評價體系標準。
2.2.3場地器材
影響幼兒體育教學效果的物質條件主要有:場地的限制和器材的限制。因經費的限制和教學理念的不同,在硬件設施方面,幼兒園的室外運動場和室內活動區域差異很大,戶外運動裝備的種類和數量也各不相同,場地的大小、器材的種類和數量直接影響老師制定幼兒體育活動教案、影響教學效果。
2.2.4家庭環境
影響幼兒體育教學效果的家庭環境主要有:家長的體育態度、家長的體育素養和家庭的經濟情況。家庭是個體最初的社會化場所,又是影響子女最基本的文化環境和生活空間,而處于家庭中的主導者家長又扮演著主導地位,每個人都是通過學習行為規范、價值觀念以及社會化來進行社會化的[8]。同樣,人的體育社會化也受父母的直接影響,家長若喜歡體育,平時經常鍛煉身體參加各類體育活動,那幼兒一般也會喜歡體育,喜歡進行體育鍛煉;家長若不喜歡體育,甚至覺得學體育可有可無,那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也不會高。父母的體育素養是影響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一個主要因素,父母的體育經歷、運動行為、體育情緒等都是影響幼童參加體育運動的主要因素。家庭的經濟情況對幼兒參加體育活動和購買運動器材具有重要影響,有些幼兒可能比較喜歡某項體育運動,比如籃球,但由于家長不愿意給孩子報籃球班、購買籃球、籃球服和籃球鞋,導致幼兒對籃球的喜愛不敢表達出來或者慢慢地失去對籃球的興趣。父母的體育態度對幼兒是否喜歡參加體育運動有影響,父母對體育項目的愛好程度和家庭經濟情況對幼兒選擇體育運動項目有很大影響。
三、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直接決定了幼兒體育活動在該園是否存在、是否受到重視。師資的匱乏必然影響幼兒體育教學的效果。影響幼兒體育教學效果的物質條件主要有:場地的限制和器材的限制。影響幼兒體育教學效果的家庭環境主要有:家長的體育態度、家長的體育素養和家庭經濟情況。
3.2建議
幼兒園明確體育教育理念,制定相應的體育管理制定,規劃體育活動,發展多樣性的體育教學方式,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建立和完善幼兒教師運動技能培養體系,加快幼兒職業體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幼兒園增加對幼兒體育經費的投入,擴大幼兒體育活動場地,增加幼兒體育活動器械,增設幼兒體育活動課程。政府和幼兒園加強對幼兒體育的宣傳力度,倡導“全面健身”、“終身體育”的理念,培養父母重視幼兒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朱家雄.國際視野下的學前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32-42.
[2]唐怡.幼兒教師體育活動中對幼兒基本動作指導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3]賁煥發.3-10歲兒童投擲動作發展特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4]張英霞.情境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7(07):287.
[5]徐則民.以競賽游戲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J].幼兒教育,2014:54-55.
[6]黃可麗.淺談幼兒園體育活動中運動量合適度的掌控及保育護理工作[J].新課程(小學), 2012:87-88.
[7]費戰斗.論幼兒園教育中體育的地位[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31):81-84.
[8]陳珍子.家長體育素養對幼兒體育活動的影響研究[D].長江大學,2015.
[9]牧奇.安吉游戲對幼兒教育的啟示[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7(3):112-113.
[10]丁玉如.幼兒體育行為的綜合表現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