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良
摘要:依據《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配套教師用書強調關于球類教學應以談化單一技術的學練,提倡技術在多變的游戲情境中學習與運用,促使學生會學、會用[1]。特將學生足球教學以游戲方法和練習方法作為教學內容進行處理整合,形成形象類、趣味類游戲方法和技能培養類練習方法,并以實例加以證明,經過處理整合后的游戲方法和練習方法更加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
關鍵詞:三維;學生;足球教學;游戲方法;整合
1、引言
足球教學應以興趣為主導以足球游戲為載體,讓學生通過簡單有趣的足球游戲,學會練習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多接觸靜、動狀態下的球,體現足球的特性。本文以足球教學內容作為設計游戲方法為載體,遵循球類有趣性競爭性的本質,通過空間、距離、方向、落點、路線的變化等因素,設計出豐富多樣的小游戲,以“游戲方法”作為“教學內容”,即“方法”就是“教學內容”,以“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建構單元策略的教學改進行動。[2]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教育為先、用教材教”的教學理念。在以往的足球教學中,學生往往喜歡自己“玩”足球,對技術教學興趣不高,教師往往為了“教會”動作,而忽略了足球運動的本質內涵,使得本應豐富多彩的足球課,變得單調無味,剝奪了享受足球運動的樂趣。因此,如何依據《綱要》足球教學單元的教學策略合理有效的整合設計成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游戲方法,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達到發展足球運動能力的目的,是值得我們不斷探討的話題。
2、形象化的游戲方法有助于突破重難點
形象化的游戲方法更貼近生活,更易于激發學生的體育動機,體育動機由內因和外因兩部分引起。由于學生在初步接觸該項運動時的認知水平尚淺,外部誘因更能激發體育動機,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外部誘因的創設。將傳統的足球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的處理整合,非常形象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比如“直線運球,急停轉身”,我們將它形象地比喻成“貓捉老鼠”,以往在運球過程中學生喜歡大腳踢球,用力推撥球,再去追球。現在有了“貓”的外部誘因,他們知道球不能離身體太遠,容易被“貓”捕捉,于是下意識地輕推、輕撥這一重點自然而然就達成了。當“貓”出現,學生會迅速主動地停球、轉身,此時只要稍微點撥一下,“怎么停得快”、“怎么轉身最合理”引出“腳底拖球轉身”這一教學重點,相信學生會很愉快的學習。形象化游戲教學,約束了學生容易出現的錯誤,樂此不疲地去完成練習達成教學目標。經過合理有效的處理整合,暫時有下面這樣一些形象類游戲方法。
3、趣味性的游戲方法是學習技能建立終身體育鍛煉的催化劑
興趣正是學習技術形成技能的催化劑是最好的老師,游戲是興趣的載體,有趣的游戲方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學習的欲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積極性,從而增強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針對現有足球教學內容中無法進行形象化教學的部分內容,我們應該從趣味性入手,創設多種游戲和競賽。同時淡化技術,簡化規則。比如“趣味比賽”一例:學生的天性就是好強好勝,在我們的足球教學中一味練技術而沒有比賽,容易抹殺他們的興趣,但是沒有技術的比賽,可以說是少部分學生的比賽,大部分的學生成了陪襯,一節課的比賽往往因為踢不了幾腳球而感到沒勁,更別說有進球時的快感。顯然這種教學背離了新時代教育“面向全體”的指導思想。對這些內容進行處理整合。“一球變多球”、“一門變多門”的趣味足球賽就完全改變正規足球比賽少數人在玩的尷尬局面。因為簡化了規則,不發界外球和角球,一旦球出界后,學生會馬上去找球,或者老師拋球,這樣整個場上的學生基本上都在活動,有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拋球來調動部分學生。其二這種比賽形式不受時間限制,拋完教師規定的球后比賽即告一段落,男女生互換,場上踢球的、場下撿球或者是拉拉隊、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分工,比賽不再是少數幾個人的比賽;其三由于場上始終有著2—3球,女生根據情況還可增加球數,所以增加了學生的有球活動,同時給更多的學生創造了進球的機會。進球后的愉悅感對有一部分學生來說在正規比賽的場上是不可能產生的,正因為有了這一次進球后的成功感,足球可能會離他們越來越近,也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身。終身體育就是從我們課堂中每一個練習開始。此類游戲方法是基于足球的運、傳球和各種踢球技術的教學內容、技術含量高,適合學生中高段學生。我們在制定游戲方法和競賽的規則中,力求淡化技術,簡化規則,面向全體學生。
4、實戰性的運用教學是技能培養的有效途徑
足球運動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綜合性運動項目,因此我們不能忽略技能的練習,更不能忽視它的作用。技術動作的定型,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才能做到迅速、精確、流暢和嫻熟地運用與比賽。在足球比賽中,我們欣賞到的都是一系列的單個技術動作合理組合運用的一個過程。在我們的教學中更應遵循足球實戰對抗的特點,讓學生在模擬比賽中體會技術的學習是基礎,技術的運用才是學習真正培養技能的目的。如正腳背踢球的練習方法,從運球、假動作到射門一氣呵成這就是綜合技能的培養。再比如足球的無對抗練習到有對抗的練習這也是技能的培養,因為有了技能才能做到流暢和嫻熟的運球過人,才能迅速、精確地射門。所以我們在安排技能培養類的教學內容時,最好將所學的技術綜合在一起,采用的教學方法可以結合趣味類的游戲方法,還可以創設主題情景,使每一個學生通過足球技能的培養,享受成功的喜悅,有助于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以上教學內容基本都經過綜合處理整合,運用所學的單個足球技術動作,整合成組合練習方法。適合于中高段學生。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利用學生喜歡“玩”的心理特征,多將游戲和竟賽方法貫穿整個練習方法中,使學生做到“學中玩,玩中學”,主動、自覺積極地參與到足球技能的學習中去。
5、以《綱要》為指導形成形成足球特色教學
以《綱要》“技術、體能、運用”三個維度為指導,對現有的足球教學內容進行處理、整合、使它成為集全體性、主動性、實效性、可接受性、教育性、趣味性、安全性為一體的學生足球教學內容,形成形象類、趣味類游戲方法和技能培養類練習方法三個類型的足球教學,是對足球教學的新認識、新嘗試、新突破。
參考文獻:
[1]余立峰.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2]余立峰.基于方法是教學內容的教學改進行動[J].中國學校體育,2017,(12):36-37.
[3]董玉泉.體育教學案例[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