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麗
摘要: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 前言中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等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其中閱讀是現代人所必需的一種重要能力。也成為促進學生“智”發展的重要舉措。新課標明確要求初中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但目前影響其一生成長的課外閱讀卻突顯出許多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分析初中生課外閱讀現狀,探索有效的閱讀途徑,喚起初中生意識到課外閱讀的必要性。
關鍵詞:初中生;課外閱讀;現狀;對策
一、初中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高爾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但有沒有閱讀的習慣,喜歡讀什么書,常常預示著學生們的發展前景,所以我們應該關注中學生的課外閱讀,但令人擔憂的是當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
(一)、大部分初中生對待課外閱讀態度不端正。
(1)很多學生把沒有搞好課外閱讀的原因歸于沒有時間和精力。據調查大部分學生課外時間多為看電視、玩電腦或上網,運動等等。而只有及少部分同學把課外時間用來閱讀。這說明中學生對于課外閱讀有認識但無行動。
(2)學生課外閱讀的類型和選取的標準影響閱讀質量。多數初中生按自己的興趣讀書。他們最喜歡的讀物中前三位的是傳奇故事、科幻小說、笑話幽默。大部分的同學選擇看當代和現代的文學作品,對外國文學接觸較少,《讀者》、《作文》基本上屬于消閑輕松一類;明顯地看出學生在選擇讀物時是漫無目的的,缺少必要的指導。目前中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態度很盲目,興趣不高,在課堂學習與課外閱讀之間會選后者,而在課外閱讀與休閑娛樂之間又會選后者。
(二)、教師缺少對課外閱讀的正確引導。
許多語文教師都能認識到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的幫助,但受應試制度的影響,他們又不得不把工作重心放在應對考試上來,一切為了中考,所以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幾乎沒有指導。
(三)、家長對于課外閱讀缺少正確的理解。
許多家長在對于課外閱讀存在理解上的誤區,許多家長認為這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分散孩子的精力;對孩子的學習并沒有什么益處,把課外閱讀看作是“閑事”。
二、改進初中生課外閱讀現狀的對策
(一)激發調動初中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提高對課外閱讀的熱愛和興趣,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渴望。讓學生明白課外閱讀與課內學習是相輔相成的,課外閱讀不僅不影響學生的語文及其它學科的學習,還可以開拓視野,豐富知識,活躍思維,陶冶性情。從而改變不少學生認為課外時間讀文學或名著太枯燥乏味,況且看了也記不住。他們把課余時間大多花在看電視、玩電子游戲上。把消遣娛樂作為課外閱讀的目的的現狀。要注重運用多種方法,激發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教師的正確引導具有一定的意義,教師要考慮到學生各具個性,各自閱讀興趣的不同,不向學生具體推薦規定書目,可以羅列一張清單,根據興趣愛好分別推薦,科普類、人物傳記類等。使學生感到讀書不是繁重的學習任務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二)創建良好的課外閱讀制度。
創建良好的課外閱讀制度。要在制度上鼓勵初中生多讀書、多學習。應在制度上激發初中生讀書的熱情。不一定非要硬性規定每學期每位學生要讀幾本什么樣的書,給他們增加心理壓力,甚至影響正常的學習。可以逐步建立一些制度,比如活動制度,定期舉辦“學生讀書節”、讀書筆記評比、讀書經驗交流會等。還可以使閱讀之后的創作和反思制度化,讓學生將閱讀升華,促進學習,提高學業水平,再將這些與班級的獎勵掛鉤,讓學生閱讀、學習的動力更強,積極性更高。因此,必須注意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創建一種自主、積極的良好制度。
(三)展開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
(1)召開課余時間讀書匯報交流會。讓學生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自己近期課余時間的讀物介紹給同學,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如果復述或背誦書中精彩的片斷,那效果就更顯著了。
(2)舉辦課余時間讀書筆記會展。每兩周舉行一次課余時間讀書筆記會展,請同學們認真評比,以舉手表決的形式評選出最佳讀書筆記3篇,并且讓有心得體會的同學介紹經驗并與同學交流,從而帶動其他同學共同提高。
(3)舉行課外閱讀朗讀、演講比賽。在這種活動中,讓學生以各種形式進行朗讀、辯論。,比誰讀得多、快、準,最后以答題的方式考查。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參與、競爭的意識,更有效地訓練了閱讀能力同時促進了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
總結: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中學生創建良好的閱讀制度,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其欣賞水平,為其將來的成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
[2]《中外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