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田忌賽馬的故事幾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其含義是以己之長克他人之短。創業成功者相比較身邊的人似乎總要超前一步,這當中許多人就利用了田忌賽馬的道理?,F實中的創業者可以運用田忌賽馬原理進行創業的方式很多,在城鄉轉換、區域貿易、國際貿易、技術創新、邊緣科學等多方面都能看到田忌賽馬的身影。
關鍵詞:田忌賽馬;創業;邊緣
田忌賽馬的故事幾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其故事的根本含義是要告訴人們在競爭中要盡可能的以自己的長處克他人的短處。這個故事對現代創業的競爭意義也許更深一些。在現代創業中許多創業者成功了,也有許多創業者出現失敗了,分析創業者的成功之路會發現,成功的創業者存在著許多共性的東西,例如:善于抓住時機、充分利用周邊的資源、有一技之長、人際關系豐富、有領導能力等等,總之創業成功者相比較身邊的人似乎總要超前一步,這當中許多人就是利用了田忌賽馬的道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從實例中探討田忌賽馬在創業中的表現
對于創業者而言,學習田忌賽馬的精髓所在,就是要在選擇創業項目的時候注意尋找比自己弱的競爭者,或者說在一個創業項目中的眾多創業者前面,看看自己是否比別人有優勢。實際創業中很難真的出現像田忌賽馬故事中兩個競爭對手打擂臺一樣的現象。往往都是以隱形的形式出現賽馬現象。下面用兩個實例來闡述一下田忌賽馬在創業中的表現。
實例一:前幾天偶然碰到一個以前認識的一個下崗的朋友小林,一起聊天感觸頗深。下崗職工這個群體是歷史的產物,當今這個群體的人大多都是50歲以上的年齡,當年產生的這個群體,現如今其中有少量的個體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創業中取得了成功。但是,這個群體中的大多數成員由于沒有學歷、所掌握的技術比較單一等諸多因素,其個人收入目前在城市里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主要是這個群體由于歷史的原因,在競爭中處于相對弱勢的原因造成的。小林剛下崗那幾年,在青島市區創業連續失敗,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經人介紹在青島郊區承包了20畝地。他利用這20畝地建了一個“農家樂”小農場,第一年他養了20頭小豬,還種了玉米、蔬菜等農作物。之后,他邀請在青島市區的親朋好友利用周末時間到他的“農家樂”吃喝游玩,主推烤小豬宴,兼顧玉米、蔬菜采摘等活動。據他說,烤小豬源自烤乳豬,但是,又不是烤乳豬,烤小豬是將他自己養的小豬活殺現烤,小豬長到多大就烤多大的豬,不受飼養時間的限制,但是,小豬不用人工飼料喂養,只用玉米和自己種植的蔬菜喂養,20頭小豬不到兩個月就烤完了,一頭賣一千多元,獲利接近一半,嘗到了甜頭,他逐漸加大了飼養小豬的數量,加上玉米、蔬菜等農作物的采摘和住宿,他當年獲利就超過20萬元。目前,他常年存欄的小豬在300多頭,每年獲利都在幾十萬元以上。
實例二:小楊原來是一所國家海洋研究所魚類實驗室的一名勤雜工,主要工作是為科研人員進行養殖實驗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被人呼來喚去什么都干。但是,小楊勤奮好學,人際關系也不錯,所以,實驗室的不少科技人員也把小楊當成了自己的助手,因此,小楊也學到了不少養魚技術。上世紀九十年代,小楊從單位辭職,他利用自己學到的養魚技術養殖魚苗向漁民出售。由于,小楊學到的養魚技術都是國家級實驗室里的高端技術,雖然他只是學了些皮毛,但是比普通漁民的養魚技術高了不知多少倍,所以,小楊的魚苗非常暢銷,規模也不斷壯大,現在小楊的水產品養殖場已有固定資產上千萬。
從上述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出小林和小楊都是在創業中不自覺的運用到了田忌賽馬的方法。小林創業初期,由于自己是下崗職工,在學歷、資源、技術等方面與城市里的其他創業者相比都處于劣勢,相當于拿自己的下馬與城市其他創業者的上馬或中馬比賽,因此,創業處處失利。而他轉戰農村后,由于有著豐富的城市資源,而在學歷、管理和知識方面的優勢又比當地農民高出一截,相當于拿自己的上馬與農民的中馬和下馬比賽,因此,創業后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小楊在研究所里是最底層的工人,很難有出頭之日,與眾多的科研人員比較,他再努力也很難成為上馬,所以辭職可能是他較好的選擇,但是,他又不是盲目的辭職,而是在學習了較為先進的技術以后辭職,然后,去與普通的漁民進行競爭,想當于在局部競爭中變為上馬,因此在創業初期就取得了比較成功的成績。上述案例告訴人們在實際創業中遇到的田忌賽馬現象往往不是像故事一樣的顯性競爭,而更多的是隱性的局部競爭。
二、田忌賽馬在創業的應用
當下許多年輕人在創業過程中不注意分析自己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就開始創業,這也是年輕人創業容易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運營田忌賽馬進行創業分析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在局部競爭中要使得創業者自己成為上馬而不是下馬,下面就一些常見的田忌賽馬在創業的應用進行歸類。
1、農村與城市創業的轉換
我在以前寫的創業文章中多次提到農村創業將會是創業者的下一個天堂,基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眼下農村的精英們都到大城市里競爭去了,剩下的農民存在諸多方面的劣勢。因此,相對于有著掌握著現代文化、現代管理知識的城市創業者而言,目前和今后一段時間里農村是一個創業天堂。但是,隨著人們認識的普遍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不斷地有農民工和農村入城的大學生返回到農村進行創業。因此,對于想到農村進行創業的城市人而言,如果不趕緊行動,可能在農村這個創業天堂里能當上馬的機會越來越少。
城市因為發展迅速,城市里的創業和就業機會要比農村多,因此,對于農村的精英來說如果他們進城還是精英,因此,他們在城市里的多數競爭中還是上馬或中馬,而對于一般的農民而言,他們身體健壯,能夠吃苦耐勞,使他們在城市里體力勞動的行業中有著競爭優勢,他們當中頭腦靈活有一定管理經驗的人就成為了小工頭、小業主等。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對創業者而言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創業,靈活運營田忌賽馬的計策,讓自己在競爭中始終處于局部的優勢才是關鍵。
2、跨區域、跨國境中的田忌賽馬
飲食業的跨區域、跨過境創業最能體現田忌賽馬的精神,以家喻戶曉的蘭州拉面為例,那些在蘭州以外做蘭州拉面的師傅們回到蘭州做拉面可能都賣不出去,但是這不影響他們在蘭州以外稱王。香港餃子大王是地道的北方青島人,北方人子和南方人比做餃子是典型的上馬欺負下馬。在美國吃一頓魚香肉絲怎么比也不如到四川地道,但是這不會影響在美國賣魚香肉絲的銷量。明白了跨區域、跨過境中田忌賽馬的道理,那么就應當懂得在跨區域、跨國境貿易中創業成功可能性更高。而且,跨區域、跨國境中的運用田忌賽馬創業的機會也很多,以飲食也為例,開一家56個民族特色餐廳,每個民族取一道特色菜,就有56道菜;再比如開一家多國飲食城引入幾十個國家的特色餐廳等等,很顯然這些特色菜、特色餐廳在一個新的地區一定是獨一份,想當與進行一場沒有競爭對手的賽馬比賽,怎么比都是第一名。
3、技術與創新
在相同的行業中懂技術的創業者比不懂技術的創業者要高出一截,如果是掌握了新技術新知識則在創業競爭中容易領先成為上馬,如果是掌握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則是在競爭中成為上馬中的上馬,另外,國家對于高新企業在補貼政策和稅收方面都有傾斜,這就使得高新企業在競爭中更容易脫穎而出。創新也是創業者容易成為上馬的捷徑,創新就意味著開發出新的領域,田忌賽馬的核心就是要做局部形成絕對的優勢,而創新則是形成一種新領域,而且是這個新領域的第一,由此可見創新絕對是在制造上馬參與競爭。這里的創新不僅僅是指技術的創新,而是泛指的創新,它還包括概念的創新、知識的創新、管理的創新、學習的創新、網絡技術的創新等等多種創新,這些創新都有可能使創業者在局部的競爭中成為上馬,所以,每個創業者都應當注意對創新的研究,特別是網絡技術的創新,因為,網絡本身就是一種新技術,它帶來了新的人際關系、新的銷售渠道等等,在此技術上的創新可能會使創業更容易成為上馬。
4、邊緣科學與邊緣化
邊緣科學泛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學科形成新學科,邊緣化則是指人在群體中有主流變為了非主流或者一直處于非主流當中。邊緣科學一般被當成褒義詞來使用,邊緣化一把當成貶義詞使用,這兩個詞看起來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既然都有邊緣這個詞作為核心詞,他們之間就有必然的聯系。如果我們把邊緣科學看成是邊緣化的升華,那么就意味著邊緣化不在是壞事,可能會物極必反,成為好事。前述實例一中的小林實際生活中等于被邊緣化了兩次,第一次下崗,意味著在工人這個群體中走到了邊緣,第二次在城市里創業不斷失敗,意味著在城市創業者這個群體走向邊緣。但是小林帶著工人的經歷、城市創業者的經驗走向了農村進行創業,相當于用三個學科形成了新的學科,徹底實現了邊緣化的升華。所以,對創業者而言,可怕的不是被邊緣化,而是,當你走向邊緣的時候不能走出邊緣,向著另一個新的領域走去。
田忌賽馬的故事表層含義是一個計謀,孫臏利用計謀讓田忌在整體的競爭中戰勝了齊威王。那么,如果假設田忌的三匹馬都是下馬,齊威王的三匹馬都是上馬,比賽結果如何?很顯然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田忌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戰勝齊威王。由此可見本文談的田忌賽馬是延伸意義上的田忌賽馬。如果田忌的三匹馬真的都是下馬,齊威王的三匹馬都是上馬,那么田忌就不應當和齊威王比,而是找比自己弱的比。這才是本文所要談的精髓,對于創業者而言任何一種理論都要學會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在創業中利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360百科.田忌賽馬 https://baike.so.com/doc/5396867- 5634127.html
作者簡介:胡小平,教授,從事管理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