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歆玫 李瑤瑤
摘 要: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思政”)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把思政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然而,高校思政教師和專業教師兩大教育主體存在各自為營的現象,這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實效不盡如人意。在這兩大陣營中,輔導員和青年專業教師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且具有年齡相仿、觀念相近、剛柔并進等協同合作的契合點。思政教育的協同耕作模式是指以班級為基礎,將每個班級視為一塊“責任田”,將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的組合比作“能動犁”,通過注入引擎和助推的雙向作用力、全面挖掘“犁田渠道”、構建溫暖港灣等,提高“能動犁”的工作能力和成效,從而探索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種有效、能動的新方法。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青年專業教師;協同;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當前我國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就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以及為誰培養等問題明確了方向,認為應當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各自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形成協同效應。
近年來,高校思政教育的兩大主體,即思政教師和專業教師,長期處于分離,甚至對立的局面,重“學術”還是重“德育”的天平偏倚不均,嚴重減弱我國高校思政工作的成效。
思政教師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隊伍。由于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思政課程教師以及輔導員的配備比例已遠不及規定標準。例如,輔導員在實際承擔的工作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和責任,工作內容多、頭緒復雜,考核機制不科學,成果無形化等,這些問題都在不斷地消磨和打擊輔導員群體,使得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猶如“沙上建塔”,育人有心,而其力不足。
另外,專業教師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承擔著傳播知識、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但是,由于專業教師的考核體系不科學、重科研輕教學等問題,特別是在青年專業教師群體中,這種偏重的現象更為突出,這使得專業教師隊伍在建設的過程之中,不斷偏離“教書”和“育人”并駕齊驅的軌道,對學生價值規范、道德素養、思想觀念等缺乏正確引導,呈現出治學有余而育人不足的局面。
1.在思政教育領域,輔導員和青年專業教師各具獨特優勢
(1)輔導員隊伍。相對于思政課教師,輔導員更加貼近學生。這使得輔導員在開展思政工作的時候更加生活化,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從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進行引導。并且,輔導員群體普遍呈現年輕化特點,這能為輔導員隊伍不斷地注入新鮮的血液,順應千變萬化的時代更迭,創新思政教育途徑,使得輔導員的思政工作更加多樣化和新穎化。
(2)青年專業教師隊伍。在專業教師中,青年教師對思政工作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其與學生之間的年齡差距較小,觀念較為相近,這使得青年專業教師和學生們之間的互動更加密切,大大提高了青年專業教師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同時,由于青年教師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其所承擔的教學和科研任務相對較多,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年專業教師和學生們之間的接觸機會,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思政教育工作。
2.輔導員和青年專業教師協同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年齡相仿、觀念相近。輔導員隊伍和青年教師專業隊伍普遍存在年輕化的特點,兩大主體的年齡較為相近,因此在觀念上和理念上存在較多的共同點和認同點,這使得兩大主體在思政教育協同模式中能夠較快、較好地結合、互動,切實發揮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協同效應。
(2)剛柔并進。輔導員是傳統思政教育模式中的典型主體,其對學生的思政教育的模式通常呈現出直接性、剛性、灌輸性、單一性和外顯性。然而,青年專業教師隊伍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間接性、柔性、滲透性、多樣性和潛隱性等特征。因此,在充分發揮兩支隊伍優勢力量的基礎上,通過兩大主體的良性互動和配合,能夠避免當前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各掃門前雪”的資源內耗,實現優勢互補、系統優化。
(3)貫徹全員和全過程育人的精神。輔導員和青年專業教師協同合作,有利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中提出的全員和全過程育人的講話精神,使專業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各自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形成協同效應,同時有利于推動“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
思政教育的協同耕作模式是指,以班級為基礎,將每個班級視為一塊責任田,將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的組合比作“能動犁”,通過注入引擎和助推的雙向作用力、全面挖掘犁田渠道、構建溫暖港灣等方面,提高“能動犁”的工作能力和成果,從而探索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種有效、能動模式。
1.發揮引擎作用,夯實立德樹人的基礎性工程
(1)依托黨建工作,建設學習型組織。要引導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隊伍不斷強化自身的思政學習,樹立正確的思政觀念;不斷豐富思政學習的方式,貼近、關心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工作和生活的實際情況;堅持理論學習的常態化、建立科學的考核和評優體系,保障思政學習的實際效果;充分利用新媒體、自媒體的時代手段,建立思政教育的新平臺,提升思政教育成果。
(2)以榜樣的力量,提高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隊伍的思政水平。要進一步完善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的考核考評體系,樹立“教書”和“育人”德藝雙全的優秀典范,以削弱傳統青年教師中僅看重科研而輕視德育的異化問題,以及輔導員工作中常常會因為成果無形化而無法得到肯定的不得志問題。
2.發揮助推作用,加速職業成長的發展性工程
(1)輔助高校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明確發展方向、制訂職業規劃。積極把握和滿足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隊伍的現實訴求;重視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加大培養力度,拓展培養渠道,為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不斷強化思政水平提供有力的職業發展支持;制訂和實施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教學、科研、思政引導等方面的專業規劃,齊頭并進,百花齊放;挖掘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的發展潛力,構建有利于他們脫穎而出的聘任機制。
(2)構建高校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思政評估體系。構建科學、全面、有效的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的思政教育評估體系;對于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的自身思政水平、思政教育工作量、思政教育效果等各個方面進行考評;將思政評估的結果體現于青年專業教師崗位晉升、工資津貼、評獎評優等方面。
3.發揮渠道作用,挖掘青年教師和輔導員思政協同育人的體系性工程
(1)第一課堂的思政性。第一課堂是高校教書育人的主陣地。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團隊應當充分運用好第一課堂,共同討論和探索如何發揮第一課堂的思政性。輔導員應當發揮其對班級同學的了解優勢,針對班級同學的特點、愛好等,為青年專業教師豐富和深化第一課堂思政性提供寶貴意見。二者應當圍繞“為何要學好專業知識”“如何正確運用專業知識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摸索出第一課堂專業教學和思政教育并駕齊驅的授課模式。
(2)第二課堂的德育性。第二課堂包括專業實習、田野調研、暑期社會實踐等內容。在傳統工作分配中,專業教師主要負責組織和帶領開展專業實習、田野調查的部分,輔導員則主要負責暑期社會實踐的開展和落實。因此,應當進一步探索第二課堂中,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之間互相配合、協同的問題,使得第二課堂不僅僅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更能夠體現對學生德育的教育,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以及服務社會的能力。
(3)共同管理班級和公寓。在班級和公寓的管理中,不僅僅要依靠輔導員的管理,更需要發揮發揮青年專業教師的優勢。可以采取聘任青年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或“寢室之友”等方式,就課堂考勤、獎助學金評定、班級活動組織、寢室衛生檢查、心理輔導等方面,使得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之間能夠分工負責、協同配合、雙管齊下,不僅能夠解決輔導員現實工作中存在的任務重、角色多等問題,而且能夠發揮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共同管理的協同效應,事半功倍。
4.發揮港灣作用,解決后顧之憂的保障性工程
(1)通過心理疏導來緩解輔導員和青年專業教師的心理壓力。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普遍存在工作經驗少、工作任務繁重、生活壓力大等問題,對于結婚、買房、子女升學、贍養老人、醫療保障等問題存在較大的開銷,這使得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群體普遍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要定期、多途徑地對其進行有效、及時的心理疏導和干預,以釋放和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
(2)豐富文體活動,增進交流。通過組織羽毛球、籃球、朗誦、大合唱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的業余生活,活躍工作和生活氛圍,同時能夠增加青年專業教師和輔導員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營造校園“家”的溫暖環境,以解決不必要的后顧之憂。
[1]吳 晶,胡 浩.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12-09.
[2]張 瑩.管理協同理論下的高校輔導員與專業教師思政教育聯動[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
[3]鐘 玉.發揮青年教師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
[4]鄧 暉,顏維琦.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上海探索構建全員、全課程的大思政教育體系[N].光明日報,2016-12-12.
[5]王麗芹.以黨建工作推動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0).
[6]李軒復,寧秋婭.新媒體視閾下高校青年教師思政工作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5):60-61.
[7]嚴金發.把握特點規律 強化活化高校青年教師思政工作[J].中國高等教育,2014(7):48-49.
[8]寧秋婭.把握時代特點 創新青年教師網絡思政工作[J].中國高等教育,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