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一位語文教師而言,一個設計精妙的板書不等同于就有了一堂大放光彩的語文課,但是一堂優秀的語文課難免不能沒有一個出色的板書來對其課堂內容進行高度的概括。思考一個優秀的板書設計,我認為應該呈現出以下幾種美感:完整美、對稱和諧美、形式造型美、字體的俊秀美。
關鍵詞:語文教學;板書設計;美感
板書是一門藝術,但是它并不是游離于教學之外的孤立藝術,它應該體現文章思路,教學思路以及學生的學習思路。換言之,精美、考究的板書應該是課堂教學的“集成塊”。王松泉先生說:“板書是反映課文內容的鏡子,展示作品場面的屏幕;是教師教學引人入勝的導游圖,學生學習中掌握真諦的顯微鏡;是開啟學生思路的鑰匙,進入知識寶庫的大門;是每堂課的眼睛,讀寫結合的橋梁……”,這話雖是比喻,但卻生動地揭示了語文板書的深刻價值。作為一位語文教師,掌握了板書設計的技巧,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藝術,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怎樣展現出板書設計的美感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淺顯之見。
一、板書設計的完整美
完整的板書設計能夠有效地顯示文章內容,突出文章的重難點,體現出文章的脈絡與構思體系,從而對課文起著“牽一發而動全身”之用,對學生則有“窺一斑而知全豹”之感。一個板書設計的“完整性”精妙在于它將零散的文本內容條理化、清晰化、幫助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結構以及主旨的理解。
比如說對文言小說《狼》的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將《狼》所有教學內容進行了集合,主次分明,讀、析、講、練見諸一“板”,知識和能力前呼后應,聯成一體,給學生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同時,其中對作品的構思與主題的關系也進行很有條理性地表現,達到理清“綱目”,發掘“文脈”的目的,充分展示板書設計內容的完整美。
二、板書設計的對稱和諧美
一個優秀的板書設計表現出對稱和諧、布局合理的優點,往往是通過簡潔精煉的詞語,分明的形象線條以及醒目的圖形等等來揭示出文本中的教學中的重難點,并且表現出了對稱和諧之美。
比如對《塞翁失馬》的板書設計,其中運用了環行線條和箭頭表現了失馬、得馬、折髀之間的福禍相依的辯證關系:失馬為禍,得馬為福;有馬折髀,為禍;折髀而不參戰,得以保全;福禍轉化,清楚了然。
又比如教學《牛郎之女》一文時,我會選擇這樣的板書設計,對稱和諧,排列有序、條理清楚,有一條知識鏈條,貫穿連帶所有講授的內容,展示作者的思路。這樣的板書設計由一個個精煉的詞語組成短句,體現課文的立意構思,謀篇布局,從而充分體現出板書設計的對稱和諧之美,并且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牛郎織女
民間故事
1、哥嫂虐待牛郎受苦 兄弟分家老牛作伴
2、天上人間各有痛苦 牛郎織女結成夫妻
3、男耕女織生活自由 你勤我儉日子美滿
4、王母娘娘活拆鴛鴦 一年一度鵲橋相會
三、板書設計形式的造型美
板書形式的造型美,不僅強化學生的直觀的形象的認識,還可以使學生聯想到教學內容,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思維、豐富想象,鼓勵創新。設計時要突出教材特點,板書語言力求做到確切、精當、簡明,有畫龍點睛之妙。
如教學《競選州長》一文時,我會會選擇這樣的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明顯地揭示出“我”參加競選州長、受到種種攻擊、被迫退出競選三個部分的情節發展過程。從遭到愈演愈烈的“莫須有”的攻擊來看,逐漸升級,竟至“十惡不赦”,只好放棄競選。前后對比,顯示了本文夸張的語言特點和強烈的諷刺意味。
再如教學《變色龍》時,我又會選擇這樣的板書設計:
這則板書設計清楚明白,狗的地位隨著狗主的變化而變化,警官奧楚蔑洛夫態度的變化以狗的地位為轉移。他自身也是一條狗,其走狗本性躍然紙上。這個板書設計直觀形象,一波三折,警官六變,是一個妙趣橫生的警官心態變化的心電圖,真叫學生終生難忘。板書設計形式的造型美,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充分展現出教師的獨具匠心的思考、教師自身的涵養和藝術水平。
四、板書設計字體的俊秀美
一位語文老師擁有工整俊秀的字跡,美觀大方,符合規范,這能使學生無形中受到一種美的熏陶。當老師那美的板書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時候,會讓學生自覺地端正學習態度。老師端莊有力的字體,起到以身示范,熏陶感染的作用,從而會激起學生仿效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板書是一門藝術, 是教師藝術匠心的體現, 是閃爍著教師個性魅力的“創造產品”。于學生來說,它便于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提高學習效益,便于記好課堂筆記,利于復習鞏固,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于教師來說,它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增強課堂效果。同時,藝術的板書設計也使語文課堂處處充滿美,語文教師要學會用心設計好板書,為學生呈現出一幅幅“匠心之作”。
參考文獻:
[1]陳菊先.語文教育學.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第3次印刷.
[2]程翔.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語文出版社,2000年1月第3次印刷.
[3]李慶平.中學語文板書精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1次印刷
作者簡介:蔡甜田,1995年3月8日出生,女,漢族,江蘇高郵人,現就讀于揚州大學文學院2017級學科教學(語文)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