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摘要:走班制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每種教學方式都存在著其優勢與不足,因此走班制教學也不例外,走班制教學打破了以往的封閉式教學,突破了死板的教學瓶頸,給教學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它讓老師與學生都為此感到眼前一亮,先不說效率如何,至少在長久以來沉悶乏味的老式教學中來看,走班制教學無疑是對時代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一個創新性的挑戰。時代在發展,這種創新更是適應了這種發展,正如同沒有突破就不會有新時代一般。
關鍵詞:走班制合理性;教學方式;效率
引言:
學校教學形式對教學中間過程、教學的結構成果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教育部進行實踐探討了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來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成果,因此就在實踐中產生了走班制教學這種新興的教學形式。一個教學形式的是否合理在于能不能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能不能夠使得資源最大化的利用,使得教師因材施教力盡其用,還能夠降低教學成本的投入,節約成本,降低資源的損耗,提高效率。本文就是著重探討了關于走班制教學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探討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學生角度對走班制合理性分析
1.走班制教學對學生影響概述
學科教師與老師是固定的,這就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選擇適合自己、有利于提高自己能力且自己對其感興趣的課程來學習,因材施教。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上擁有自主性,另一方面使得學生對自主選擇的科目產生興趣,避免在學習中對不感興趣的科目放棄不學,或者力不從心。但這也不絕對代表著就一定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一些長期以來就對學習產生煩惡感的學生來說,或許新的教學方式能夠重新喚回對學習的渴望,但是絕對不可能喚醒一個墮入深淵的無心者。相比傳統教學模式,走班制教學可以使學生們的圈子相對來說較大一些,不單單是像傳統教學里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模式。走班制下你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同學,有更多的人脈關系,能夠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也能各自分享不同的觀點。接觸更廣泛,就會了解越多。而且不同年齡段的人在一起,更能體現出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但是這種模式下也有可能會使得學生與老師交流溝通的機會減少,使得老師對學生學習的不足發現較少,不利于某些學習問題的發現與解決。
2.對學生適應方面分析
學生長久地適應于老式教學方法,新的教學形式會給他們帶來一種新的體驗。走班制下學生不會一直在同一個教室上課,下課之后學生需要轉移教室,這能夠使他們在短時間內轉移思維,有利于大腦放松,以適應對下一門課程的學習。對于新的教學形式學生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畢竟長久的老式學習讓他們形成了一定的習慣。有些學生適應能力較弱,突如其來的教學方式轉變可能會使其猝不及防,因此走班制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而適應能力強的學生就可以抓住走班制教學的特點,在學習中充分掌握主動性,將被動轉化為主動,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二、教師角度對走班制合理性分析
1.走班制對教師影響概述
現代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過于機械化,不會調動課堂氣氛,整節課都是死氣沉沉,學生沒興趣,老師沒熱情,惡性循環,嚴重降低了教學效率。走班制教學中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課程,從而在每節課上能夠展現較大的積極活躍性與學習熱情,準確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與疑惑,能夠順應老師的思路走下去。老師對此心里也必定是越講越起勁,課堂互動環節做好,課堂效率便會大大增加。但如果走班制教學不能夠使得學生選擇喜歡的科目的話,效率也只能大打折扣。因此走班制教學利用得當則巧借東風,利用不當則逆水行舟。這種走班制也不利于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有什么指令的傳達也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不夠及時,同學們沒有固定的學習位置,對于指令的傳達還需要將同學集合到某一地點,才方便傳達消息并解決學生對問題存在的疑惑,這樣對指令及管理的效率就降低了。這種模式下學習基本靠學生自覺,老師督促的時間也就少了很多,沒有自制力的同學在學習上可能就比較被動了。
2.對教師適應方面分析
教師也是多年適應了老式的教學方法,對于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他們甚至對老式的教學方式產生了依賴,突如其來的改變也可能會使他們亂了陣腳。對于教學方式的轉變,他們可能會擔心在課堂上不能充分帶動課堂氣氛,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他們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思考,來適應這種新的教學形式。而新的教學形式,勢必需要改進教學方法,這是一個過程,不能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才能找到較好的教學方法。這也是每個教師需要思考的,但畢竟教師有著教學經驗,對新的形式的適應不是問題。也正是因為存在這一問題,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一契機作為跳板,能夠提高自身素質教學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教學突破。
三、走班制對學校方面合理性分析
1.走班制對學校資源方面影響
對于走班制,在資源管理方面學校無疑要加強管理力度,相比老式的班級管理制度,新的走班制教學則意味著對資源的管理要進行的更嚴密。在衛生方面,沒有原先的班級值日管理制度,可能會使衛生不如老式模式下的整潔,所以學校衛生也是一個需要改進的地方。是否需要投入資金去聘用衛生工作人員,也是校方需要考慮的資金成本問題。
2.走班制對管理方面影響
沒有原先班級體的約束,走班制的管理無疑是項挑戰。對于學生遲到跟曠課問題的處理還需要采取新的規章制度。教學效率亦必須制定制度來提高。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能僅僅依靠學生的自主性來保證教學質量,更要通過獎勵與懲罰機制來督促學生認真學習。
結束語:
關于學生走班制的合理性在于其利弊的衡量。制度沒有絕對的不合理,古往今來各項制度也沒有絕對的完美,發現不足然后去改進,才能使得這項制度充分發揮它的卓越性。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在學習上掌握較大的自主權是走班制的一大優點。增加了管理方面的困難,這是一大挑戰。不斷去彌補走班制的不足,才能使其更加合理,從而成為時代的代表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