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
罕見:一百萬人中僅不到四例
肺泡蛋白沉積癥是一種少見病,據國外的統計數據,發病率為百萬分之三點七,即一百萬人中僅不到四例。該病病因不明,考慮可能和基因缺陷、感染、自身免疫力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肺泡蛋白沉積癥的特點是肺泡內有不可溶性富磷脂蛋白沉積,瘀塞在肺泡和支氣管中,通氣功能受阻,還特別容易發生感染,所以臨床常表現為咳嗽、氣喘,產生黃濃痰,甚至因缺氧發生口唇和手指發紫,吸氧可以緩解部分癥狀,但癥狀嚴重時吸氧效果也很差。
診斷:常于體檢中發現
肺泡蛋白沉積癥的臨床表現差異很大,有的可無任何臨床癥狀,僅在體檢時發現,此類約占1/3。約有1/5的人會以繼發性肺部感染癥狀為首發表現,有咳嗽、發熱、胸部不適等癥狀。體格檢查一般無特殊陽性發現,肺底有時可聞及少量捻發音,雖然呼吸道癥狀與肺部病變受累范圍有關,但臨床體征與胸部X線表現不平衡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臨床診斷常需協同臨床表現、放射學體征及組織病理學和/或肺泡灌洗液細胞液細胞學檢查,方可確診。
治療:對癥治療+洗肺
該病治療除了止咳、化痰、吸氧等對癥支持治療及感染時抗感染治療外,還可以體外注射補充藥物,但這個治療方法只對部分患者有效,對于無效而又癥狀嚴重的患者,目前臨床上有效的治療方式是大容量全肺灌洗,這種治療方式多用于塵肺等職業病的治療,也可用于治療肺泡蛋白沉積癥。
在上述案例中,由于王先生兩側肺蛋白沉積嚴重,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洗肺,考慮到如果手術一次進行,很有可能會加重患者肺水腫,最終決定為患者進行兩次手術,手術間隔一周時間。
在全麻下,醫生為患者蛋白沉積嚴重的雙肺實施全肺肺泡灌洗手術。手術難度較大,這是因為先是一側灌洗,要保持另一側肺功能正常,一旦出現氧飽和度下降無法控制的情況,容易出現危險。術中將雙腔氣管插管準確插入患者左、右主支氣管,雙肺分32次,每次將1升的37度生理鹽水向肺中灌入,然后抽吸出來,吸出來的水呈牛奶狀。經過兩次共3小時的雙側肺部灌洗后,洗出來的液體顏色從牛奶樣變得清亮,患者肺部功能逐漸恢復,呼吸困難明顯緩解。兩次手術完成后,被清洗出的“牛奶”樣液體足足裝了64瓶,每個鹽水瓶500毫升。
防病治病
防病治病
32歲的王先生有咳嗽、氣短等癥狀5年多,嚴重時呼吸困難,來院就診,最終診斷是患上一種叫“肺泡蛋白沉積癥”的罕見病。確定治療方案后,患者在全麻下進行了全肺肺泡灌洗手術,向肺中灌入32 000毫升的37度生理鹽水,竟洗出64瓶牛奶樣的蛋白質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