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平
【摘 要】 語文教育在小學教育體系中處于基礎地位,是其他學科進行自主學習、素質培養、知識儲備的工具。隨著多媒體技術深入日常生活,以計算機為承載工具的多媒體也融入教育系統中。小學語文作為關鍵性學科,理應成為多媒體教學應用的關鍵一環。本文從實踐角度,結合實際應用效果,對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多媒體教學 實踐結果 教學手段
引 言
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法,是利用多媒體設施進行教學活動設計,通過形象化、具體化的呈現將課堂知識轉變成易于理解的形式。在小學語文的多媒體教學應用中,小學生可以通過視像化的課件學習到課程目標內容,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完成教育目的。
一、擴大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促進小學語文課堂多樣性發展
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體現在即是增長知識的有效手段,又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工具[1]。對于小學生來講,語文學科能夠幫助提高自學能力,正確理解與吸收課本知識,在教師不在場情況下完成學習過程。多媒體教學設施能夠利用圖片、聲音、視頻等增強課堂內容感染力,更能吸引目前年齡段的小學生。實踐證明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起到正面作用:
(一)通過情境教育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在圖文并茂的形勢下激發學生想象力
我國私塾教育的鼻祖、提出因材施教等重要觀念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具有抽象化的思維方式,具有發散性、內涵性、趣味性等等涉及思想領悟的多種特性。多媒體設施能夠利用聲像資料,將語言表達的內容進行具象化處理,不僅進一步削減語文教學的難度,更能抓住學生興趣點,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由靜變動、由一維語言到多維視頻,降低教材難點教學難度
語文是需要一定的領悟力與感受力。小學生在接觸語文時,由于大多處于零基礎階段,很難對一些語言表達形成正確的理解思維[2]。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圖像等方式將語言與學生連接起來,更好的通過由靜變動、由一維語言到多維視頻的過程,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自主意識。
(三)增加語文課堂的內涵層次,提高教學速度與質量
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從聲、光、色等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知識傳遞,由傳統的靜態記憶刺激變成動態記憶獲取,增大單位時間內知識傳播的容量。同時因為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直接展現,無需教課過程中進行板書,無形之中減少教師課堂準備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二、避開多媒體教學劣勢,揚長避短進行策略化多媒體運用
多媒體教學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論。在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成長方面,多媒體教學擁有莫大優勢。但由于多媒體技術的快速實用,利用不好則會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熟悉多媒體教學方式,揚長避短,利用好多媒體手段推動教育目的的實現。
(一)盡量避免大幅度實用多媒體教學,造成學生思維受阻,產生依賴
多媒體技術雖然突破黑板教學等傳統教學方式單一枯燥的弊端,但究其根本也只是進行教學的輔助工具[3]。不能本末倒置,忽略教學效果,貪圖高效便捷快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使用多媒體課件,許多學校出現整節課只放課件,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互學模式不復存在,學生思維限制在課件展示的內容中。整個過程機械化、生硬化,更不能形成良性互動,因材施教進行教學活動。
(二)盡量避免忽略與語言之間的對應關系,幫助小學生語言使用能力的增長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語言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語文教材的聽說讀寫,逐步建立起對語言的整體感知,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將語文應用能力不斷提升。多媒體教學應注重與語言文字的互動,以學習語言為目的,不能越俎代庖用課件代替講述、用圖片代替文字。在《九寨溝》課文的講解中,如果直接通過圖片展現會損失掉學生對于九寨溝的想象,這對于隱形情感培養、想象力培養造成莫大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多媒體教學會造成教學質量下降。
(三)盡量避免喧賓奪主,形式大過內容,影響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在進行教育實踐中要注意形式與內容的關系,不能喧賓奪主,丟了西瓜撿芝麻。藝術美感固然重要,但一心追求美感,忽略教學目標,更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多樣的呈現方式吸引學生興趣,但過度使用就會分散認知事物的注意力,造成精力分散、效果淺顯,不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可行性構建。
三、堅持適度原則,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
(一)內容與手段相互照應
手段服從于內容,多媒體輔助手段服從于小學語文教育目的[4]。不能本末倒置,忽略教學效果,貪圖高效便捷快速。拿古詩教學來說,傳統教學方式呈現單一,單憑語言媒介很難將中國古詩中的言、象、意之間的關系準確表達,而多媒體則能將詩句轉變成畫面,通過畫面語言表達意境。小學生能夠被吸引,且不斷聯想開去,提高想象力與創造力。但一定要把握重點難點,將教學目的作為主要目的。
(二)注重多媒體教材的有序性
多媒體教學應注重與語言文字的互動,以學習語言為目的,不能越俎代庖用課件代替講述、用圖片代替文字。例如在《爬山虎的腳》這段的教學設計中,可以先對課文進行初步閱讀,然后利用爬山虎成長視頻作為輔助,通過具體觀看爬山虎成長變化來理解課文描述。這樣不僅加深學生與課本的情感聯系,更能激發繼續了解繼續學習的興趣。
(三)時間分配要合理
多媒體教學手段要注重時間安排,是因為過于頻繁的多媒體教學會分散學生注意力,產生思維惰性。必須控制好數量和幅度,在合理優化的分配下將教學推向成功。要注意形式與內容的關系,不能喧賓奪主,丟了西瓜撿芝麻。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的多媒體教學應用中,小學生可以通過視像化的課件學習到課程目標內容,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完成教育目的。多媒體設施的應用一方面會減輕學生理解難度,另一方面又會使學生產生心理依賴。在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實踐中,要注重揚長避短、取舍有度。
【參考文獻】
[1] 杜春香.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實踐與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5(4).
[2] 朱小春.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實踐及思考[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10):69-69.
[3] 楊寶舉.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4):121-12
[4] 謝萌芬.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思考[J].軟件:電子版,2015(10):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