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 要】 在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當中,人體工程學是其中最為基礎的理論課程,所展現的內容非常的復雜,而且具有“難教難學”的重要特點。因此本文以“藝術設計專業人體工程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視角進行研究,從人體工程學的教學現狀入手,進而發現相應的問題,最終通過改革措施予以解決,為后期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關鍵詞】 藝術設計專業 人體工程學 改革與實踐
一、人體工程學課程的主要特點
人體工程學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當中最為重要的基礎課程,不僅能夠使得所設計的產品具有文化的內涵,同時也能夠使之更具功能性的特點。作為這樣的一門獨具技術性的學科體系,國際工效學會(IEA)也將這一學科定義為:對人進行研究的時候,將人融入到環境當中進行解析,并且通過生理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融合,進而對“人——機器——環境系統”這三者的關系進行研究,并探討其在家庭當中、生活環境當中怎樣去獲得更為優化的問題。通過以上的相關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人體工程學的研究以及所能夠運用到的領域都非常的光,進而歸屬于一種較為復雜的邊緣學科。
二、人體工程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人體工程學在藝術設計專業當中屬于一種“難教”和“難學”的特殊學科體系。近些年來,我國針對于人體工程學學科的發展非常的迅速,而且在課程教材的編寫上也日益豐富起來,但是在整個教材當中真正稱得上是精品教材的卻并不多見。而且在教材內容當中所表現出來的理論大多晦澀難懂,導致教育教學者常常會因此陷入一種照本宣科的不良困境。學生也會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常常對這些理論知識后期的用途產生一定的質疑。對于本課程而言,傳統的考評方式依舊以考試為主,學生在獲取這一學科學分的時候也大多以死記硬背為主,進而導致對這門學科的學習難以深入,無法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人體工程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相關策略
3.1 對人體工程學課程的主體要有明確的定位
傳統的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是整個課程當中的主體所在,大多采用一種“填鴨式”的教育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難以促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工作的時候沒有競爭力。然而,在現代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則是整個課程教學當中的主體部分,但是教師依舊不能夠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轉換進行吸收,也不能夠代替學生進行學習。而學生有效的對知識進行學習的主動性才是其真正進行內化最為重要的作用所在。因此,在對人體工程學課程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充分發揮學生所獨有的主體性特點,進而對教師同樣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3.2 人體工程學課程內容應當予以優化和更新
對于人體工程學課程而言,其發展主要是來自于運用,也可以說凡是在生活當中有關于人運用的方面都可以將其歸類于人體工程學這一問題。在藝術設計專業當中,所容納的范圍相對較廣,以黃精藝術設計課程專業為例,應當注重對人體測量學方面的知識進行關注,并且要結合環境心理學以及環境行為學方面的知識。除此之外,還應當對生理學、心理學、人體解剖學以及測量學等內容運用到產品設計當中。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這也就需要教師對所掌握的知識范圍進行不斷的增大,并將所掌握的知識進行融合運用,進而促進整個教學的展開。
3.3 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參與教學
在人體工程學的課程教學當中,還應當對實驗環節進行增加,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藝術設計主要會具有相應的藝術性特征,并且對科學性以及功能性進行融合。例如:對人體測量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的時候,可以對人體測量進行實驗,并且對座椅存在的高度、座深以及座寬等尺寸進行相應的設計,進而幫助學生對測量的內容、數據進行分析。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這當中穿插一些例如:錯覺實驗、眼動實驗等等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理解。
3.4 對“設計實踐”予以重視
在對理論知識進行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后期運用于設計的時間方面。對于各不相同的一些模塊理論知識進行學習,最好的檢驗方式就是能夠通過設計作業的一種形式對學習效果予以檢驗。然而,對于一些歸類的家居設計而言,看起來非常的簡單,但是卻融含了相對豐富的一些內容,并且對人所表現出來的使用習慣、動作特征以及相應的尺寸等進行協調,可以有效的達到一種綜合性的運用。因此,可以對教學當中的理論知識進行相應的刪減,并且增加相應的實踐內容。通過一定的設計方案修改與確定來協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論性予以加深,并且在實踐環節當中真正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理論知識,在時間的環節當中進行運用。
【參考文獻】
[1] 淺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體工程學教學改革的思路[J]. 裴曉陽.大舞臺.2011(11).
[2] 動畫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分析[J]. 張謙.大眾文藝.2015(01).
[3] 高職動畫設計教學改革之工作室化教學初探[J]. 朱莎.商.2012(14).
[4] 與時俱進,完善教學——從包裝課程看教學改革[J]. 馮學偉.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9(04).
[5] 漫談雕塑教學改革[J]. 余志強.美術.1988(08).
[6] 關于建筑初步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 方舒,洪濤.教育教學論壇.2018(16).
[7] 以培養創新能力為目標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 趙陸岳.陜西教育(高教).2016(12).
[8] 對中職園林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探討[J]. 李正紅.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