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立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逐漸受到重視。歷史作為初中教育教學的重要課程之一,為確保初中歷史教學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應對初中就歷史教學進行改革。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思路
一、創新教學理念,將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
(一)摒棄傳統觀念,提升學生綜合水平。在新課標中強調,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相關科目知識的教學與輔導,同時也需要在課堂中利用創新教學理念代替傳統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達到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也是如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結合課程與學生的特點與學習能力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自身綜合能力與學科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時,歷史教師可提前要求學生在課程開始前去網上搜集有關第一課《繁榮一時的隋朝》中關于隋朝繁榮時期的有關知識內容以及名人事跡等,而歷史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做些有關隋朝相關知識的提問,通過學生的回答對學生的搜集情況與具體歷史了解水平進行初步了解,而教師則根據學生們的表現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確保每一組中間都有成績優秀和成績較差的學生,而教師可利用答題競賽的方式為學生進行預熱,并對隋朝歷史進行講述,學生聽教師講解的同時也能夠對隋朝發生的事件等牢記,教師在講解結束后可對學生進行提問,并根據其中發生的名人事跡選擇一個最為具有代表性的作為此次課程情景設置題目,請每組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與表達能力,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目的。
(二)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提升學生主體地位。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初中歷史教師大部分都占據課堂主導地位,通過利用傳統講解式教學將歷史內容以灌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則需要被動地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內容,不僅使課堂氣氛變得索然無味,同時也使學生失去思考的機會,因此,在新課改教學中,初中歷史應當改變傳統理念,通過提升自身知識層面真正領悟到“教”與“學”的真正含義,并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自己從旁起到輔助作用,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去學習。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第18課《三國鼎立》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前自行了解有關三國鼎立時期的重要事件,以及我國名著《三國》一書內容,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三國時期所發生的事情,并能夠在課堂之上與教師形成良好互動,使教師的教學壓力減輕的同時,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并使其主動參與到課程其中。
二、創新教學方法,利用科學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興趣
(一)微課教學法加入課堂教學。現如今我國各個初中院校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自身教學水平以及同等教學學校市場的綜合競爭力,不斷要求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具有創新性、科學性與時代性的教學方法,通過利用多種教學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教師能夠做到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知識水平。而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由于歷史內容本身與學生的聯系較少,歷史事件與學生之間存在較遠距離,因此,單純依靠語言和課件無法使學生對歷史課程內容充分理解,因此,教師可采用微課教學法進行教學,將生動、直觀的微視頻加入到課程當中,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鴉片戰爭》時,雖然課本中有林則徐燒毀鴉片的圖片,但枯燥乏味的文字內容仍舊無法使學生對該段歷史的背景進行了解,因此教師可在課堂開始時利用微課作為課程導入,將影片《鴉片戰爭》中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片段進行剪輯并播放,而學生不僅能夠被微課所吸引,同時也能通過對影片的觀看以及影片聲效產生的作用產生共鳴,而教師在播放微視頻后再對鴉片戰爭的背景進行介紹,使學生充分了解虎門銷煙的必要性,并對此段歷史感同身受,進而達到教學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使用的微視頻時長不能超過8-10分鐘,以免學生的興趣全都陷入視頻中無法回到課堂中,適得其反。
(二)利用分組教學法全面提升學生能力。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利用微課教學法、教案導入法、情境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教學時,同時也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由于初中學生都屬于獨立個體,由于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能力等均有不同,因此教師為了能夠全面提升學生整體學習能力,則需要采用分組教學法來進行教學。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3課《燦爛的宋元文化》時,教師可根據之前在課程教學中對學生教學時的觀察與了解,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通過競賽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在開展教學時,教師要求學生對之前學習的第11課與第12課進行復習,并對該課內容進行預習,學生可通過預先學習了解課程內容,而教師則通過競賽的方式對學生提問,使學生在積極參與競賽的同時不斷調動自身思維能力與知識內容,快速將自身已學習的知識整合,并做出正確答案,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為后續課程的開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對初中歷史教學課程理念及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不僅能夠有效使初中歷史教學嚴格按照新課改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有效提升學生全面素質,為培養綜合性人才貢獻。由此可見,在新課改下進行教學創新是及其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陳雪霞.新課標下初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