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觀我國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會發現仍然存在師資力量薄弱、重視程度不足、學生興趣低等問題,只有在發現這些問題的同時,有針對性的進行突破,提升師資力量,加大投入,全面推進教學工作的發展,才能切實的實現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發展及完善。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
高中信息課程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培養基本的信息技術能力,奠定扎實的信息技術基礎而準備的。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信息技術的要求日益提高,對于教學工作也相應的提出了要求,原本的信息技術教學狀態急需被打破,這也是推動信息技術教學順應時代發展而改革的契機所在。本文即針對當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展開討論,以期為日后教學工作的發展做出思考。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興趣相對薄弱
事實上,作為一門操作性課程以及與當今時代緊密結合的課程而言,計算機本身應當是受到歡迎的,然而在當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表現出來的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可以發現,是受到了教學內容、組織形式等的限制,逐漸將學生的興趣打消。在課程設置上,高中階段計算機內容涉及到基礎的辦公軟件運用,這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去甚遠,學生還沒有考慮到未來的運用方面,會感到內容相對枯燥。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也逐漸淪為了“教師主機操控演示——學生觀摩——學生自己操作”這樣的流程,節節課如此,缺乏創新,學生也逐漸失去了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
(二)師資水平相對薄弱
在當前高中教學中組織的信息技術教學,存在著師資水平薄弱的問題。在教師方面,很多學校對于計算機教師要求并不高,即使是一些專業院校畢業的教師,也存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知識脫節,對于課堂的把握并不準確。在很多時候,高中學校由于對計算機重視程度不足,教師還要承擔起計算機教室維護、檢修等責任,對于課堂教學的關注度被極大的分散了。在教學資源的投入中,更是存在計算機硬件設施老化等問題,甚至于一些資源相對匱乏、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地區的學校難以建設滿足學生需求的計算機教室,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學生很難真正的投入到計算機的學習中。
二、信息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教學的思考
(一)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信息化化時代,對于計算機課程的發展,首先就要有堅實的教師隊伍作為后盾,提升計算機教師的整體素質。在當前教學中,要完善高中計算機教師的篩選及隊伍建設,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在進行篩選的時候,關注到教師本身的綜合素質及能力,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計算機能力,更要有良好的溝通交流、心理觀察、管理設計等的能力的教師,將這部分教師進行著重培養建設學校自身的計算機教師隊伍。在對教師的管理中,加強對計算機教師在校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組織,以及對教師隊伍整體的培訓,引導計算機教師與時俱進的發生成長,為教學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在提升計算機教師綜合素質的基礎之上,提升教師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有所成長,在實踐中總結和發展,對于自己所學知識進行突破及發展。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是教學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二)積極創新課堂教學組織形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組織形式,信息技術課程是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最為緊密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密結合當前的信息技術運用,以及新課標精神的指導,為日后教學工作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尋找到教學的進一步突破,增加課堂的探究性與趣味性。在教學組織上,教師可以嘗試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將教學內容量化為教學任務,給予學生關注及發展。另一方面,在當前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轉變知識講解時的給予形式,如開設以遠程教育為基礎的第二課堂,為學生錄制微課,幫助學生學習等,這些都是可以幫助教學發展的重要環節,此時需要關注到課堂本身的發展,積極進行創新。在課堂教學中,增加師生的交流,在交流中實現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傳遞以及對知識的全面教育及發展。豐富的形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推進教學的發展。
(三)加強對基礎設施的維護
在當前高中計算機教學中,要加強對計算機基礎設施的維護。學校組織聘請專業的計算機維護團隊,加強對日常計算機的維護,確保教學的正常運轉以及計算機教室的安全。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漸增加對計算機基礎設備的建設,逐漸增加投入,不斷對計算機教室的落后設備進行更新,符合當前的信息化發展的階段,這也是當前教學發展的有力保障,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全面推進教學工作的發展及完善,為學生的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信息時代大背景下,計算機設備更新速度快,稍有不慎就有所落后,關注到硬件、軟件的更新,全面推動教學工作的正常發展,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能夠對當前教學工作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四)結合網絡微課開展教學
在實際教育中,通過引入網絡微課可以豐富當前的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對于word和ppt文檔編輯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簡短的視頻或者動畫微課進行展示,這樣學生可以在視頻中看到更加細節的內容,可以獲得比教師課堂演示更加號的效果,在圍繞相關知識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微課可以顯著提升講解效果。對于一些課堂中無法演示的內容,也可以使用網絡微課來進行展示,讓學生自主了解相關內容。例如,在講解電腦病毒相關內容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中下載電腦中毒后的電腦狀況,讓學生觀看相關的視頻,這樣可以加深對于網絡病毒的了解,可以提升網絡安全意識。
在信息時代大背景下,信息技術發展更新速度快,社會大發展之下對于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之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既影響著當前教學工作的發展,也影響著學生未來更為持久的成長,需要得到關注,及時更新發展,增進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全面推進教學工作的發展及完善,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的契合及發展,適應新課標及時更新自身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孫洪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及策略[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9(6):132-133.
[2]劉普艷.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及解決策略芻議[J].新課程導學,2016,11(5):35-36.
作者簡介:黃琪琳,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