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研究將從民辦高校大學生戀愛、婚姻現狀;戀愛、婚姻觀念;性觀念;以及高校婚戀教育現狀;婚戀教育內容;開展方式;教育成果,進行調查分析,探索高校婚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實施方法,并給予相應的解決措施,以解決大學生因婚戀問題引發的消極事件,并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完善提供更多的參考。
關鍵詞:民辦高校;大學生;戀愛觀;婚姻觀;教育
一、本研究的必要性
在大學階段學生一方面心理、生理的成熟,促使他們去尋找異性朋友,展開一段戀愛關系;另一方面,學校、家長也不再像初、高中階段對于學生談戀愛完全反對,社會輿論更是營造出大學時期的愛情是很美好,很單純的氛圍。種種原因使得大學階段學生談戀愛的現象十分普遍。
二、本研究的意義
2005年《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21號)不再限制在校大學生結婚,2017年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提出要把婚戀教育納入高校教育體系。
大學生因婚戀問題已經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但高校的婚戀教育進行的并不足夠迅速和全面,雖然已經開始把婚戀教育引入課堂,高校教師從閉口不談關于大學生的婚戀,到現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以及對輔導員老師的具體要求中,都明確有關于大學生的婚戀教育內容。婚戀教育刻不容緩,對于婚戀教育的研究同樣也不容怠慢。
三、國內外大學生的戀愛婚姻教育研究現狀
(一)國外婚戀教育現狀
1.國外的婚戀教育時間長、有連續性
以美國為例,從小學開始對學生就進行生育、兩性差異方面的教育,初中之后開始教授生育過程、性成熟等知識,高中階段加入婚姻、家庭、同性戀等相關的知識。大學時期,凡綜合性大學的社會學系都會開設有性教育課程。
2.國外婚戀教育研究的全面性
國外對于大學生婚戀教育的研究從學生的戀愛觀、擇偶觀、婚姻觀以及性觀念四個方面入手,并分析學生個人、家庭以及社會因素對大學生婚戀觀念所產生的影響。
3.國外婚戀教育形式的多樣化
大量婚戀相關的繪本以及開發出的有關游戲都體現在了國外的婚戀教育過程當中,并且可以作為課下的補充。
(二)國內關于大學生戀愛婚姻教育研究現狀
國內對于高校學生的戀愛婚姻教育研究于80年代開始起步,雖然起步較晚,但是成果還是比較豐富的,從80年代初期少部分學者關注于此問題,例如樊富珉的《當前大學生戀愛問題淺析》;90年代的專題研究,到現在大學生的婚戀教育進入了全面研究階段,從單純的婚戀研究到婚姻、道德、法律、性教育等各個方面。研究方法也從最基本的調查問卷發展到量表分析。
四、大學生婚戀教育概述
《現代漢語大辭典》中對婚戀的定義是“婚姻與戀愛”。婚戀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實質是男女兩性間的一種社會關系。筆者認為婚戀觀是個體對愛情、婚姻的見解和觀點。
五、調查結果及分析
本次調查范圍為鄭州龍子湖校區的民辦高校,調查形式為網絡問卷的方式,調查共回收214份有效問卷。
基本上絕大對數被調查的大學生對戀愛表現出順其自然和贊同的態度,和當下的整個環境和筆者預期是相符的。
從調查結果來看,表示從來沒談過戀愛的學生是61,占調查人數的28.5%,剩下的學生表示或正在戀愛或曾有過戀愛經歷,其中更是有4名學生表示已經與對方訂婚。
這種普遍的戀愛現象和對戀愛的接受度,正是提醒高校教育工作者開展婚戀觀教育的信號,如果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還對大學生婚戀話題置之不理,或有意回避的話,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雖然學生不會對網絡交友抱有直接期待,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排斥,近15%的被調查者通過網絡的方式與異性交友。
所以在實際進行婚戀觀教育時,網絡交往是不能回避的話題,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尤其是現在網絡上進行情感詐騙以騙取財物的數量劇增的情況下,更是需要提醒學生理智對待網戀。
根據調查結果可知,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說,性觀念已經比較開放,但如何對學生進行性教育,進行性行為哪方面的教育都是現在的高校教育者需要思考的課題。
在這兩個問題中,選擇“可以理解但不會輕易嘗試”占半數以上,這個不會輕易嘗試的度在何處,學生是如何進行判斷和選擇的?以及選擇“有些介意但能理解”也占半數之多,介意的是什么?在這其中是否有不合理的信念,或者其他沒有預料到的想法存在,這既是筆者在以后需要調查了解的重點,也是高校教育者在教育上需要去與學生探討和引導的地方。
在調查學生婚戀觀形成主要來源中,根據數據顯示,民辦大學學生缺少系統、全面的婚戀觀教育,“朋友”、“父母”、“影視作品”的影響分別占了被調查者婚戀觀念形成的前三位,學校教育僅占28.5%,表明學校在婚戀觀教育方面還有很多空間和值得探討的地方。
學校大多數婚戀觀教育以班會形式開展,以筆者所在的鄭州工商學院為例,曾有輔導員因為給學生ppt形式講解婚戀觀而成為“網紅”,證明學生是喜愛此方式、且關注此話題的,但具體如何開展,還是看開展者的綜合素養,無統一模板,無規范標準,也沒有系統化,是高校婚戀教育的短板。
六、大學生戀愛婚姻教育對策
(一)分層次開展婚戀觀教育
民辦高校可以針對專、本科不同層次,不同年級開展不同主題的婚戀觀教育,因婚戀觀概念豐富,每次針對一個概念給學生開展婚戀觀的教育活動,不求多,能把一個觀點講到學生內心,就是起到了作用。
(二)有系統的開展婚戀觀教育
以筆者所在的鄭州工商學校為例,學校從只限定班會主題到慢慢開始規范所有輔導員的班會內容,并從學校層面提供班會大綱。且要求不同系部輔導員結合自身系部情況,集體備課。可以保證班會質量且更全面更系統的開展婚戀主題的班會。
(三)婚戀觀教育形式的多樣化
根據本次調查數據顯示,近半數學生通過班會接受過婚戀觀教育。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應該思考利用多媒體的方式開展婚戀觀教育,一方面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積極的婚戀觀;另一方面需要提供一個及早發現有婚戀困惑學生的平臺,能主動預防問題惡化。
(四)結合特殊時期開展婚戀觀教育活動
例如每年的11月11日光棍節、2月14日情人節等特殊節日,為學生安排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在這些特殊的時期,學生對于婚戀話題關注度提高,順應學生興趣開展專題活動。
婚戀觀教育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絕非一個小小的校園可以完成的任務,這需要全社會,全體民辦高校教育者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翠蓮.當代大學生婚戀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
[2]暢遠鵬.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7.
[3]楊南麗.從大學生婚戀觀現狀,看高校婚戀觀教育——以對云南大學生婚戀觀調查與分析為例[J].昆明大學學報,2007(01):66-69+79.
[4]徐東蕓,張萬山,魯芳.河北省部分高校大學生婚戀觀狀況調查及對策[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03).
作者簡介:劉潔(1987—),女,漢族,河北涿州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項目: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課題《民辦高校大學生的戀愛婚姻教育研究》(HMXL-20170059)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