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麗萍 陳敏
摘 要: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了高校輔導員9個方面的工作職責,進一步做好輔導員角色定位,優化輔導員職責,才能使輔導員隊伍走上職業化、專業化的道路。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職責;優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43號)指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豐富了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形成了包括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危機事件應對、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等9個方面的工作內容體系。目前,雖然我國高校輔導員的地位與待遇有所提升,但是其卻肩負著過多的工作量,這嚴重影響著輔導員隊伍的工作質量。因此,優化輔導員工作職責,提高輔導員隊伍整體素質,這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1.輔導員受到多方領導,工作繁重
由于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重要作用,輔導員被譽為高校校園穩定的“定海神針”。輔導員工作涉及學生的方方面面,凡是與學生工作相關的部門都對輔導員進行“名正言順”的領導,因此,他們面臨多重領導,如學院的領導、招生就業處、團委、教務處、學生處、后勤處等,各部門下達工作任務時一般情況是根據該部門的性質和慣例,部門與部門之間缺少綜合考量,導致輔導員工作扎推。輔導員一方面受到多部門領導,另一方面還需要承擔輔導員本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承擔各個模塊的工作,如學生獎懲、黨建、就業、資助等,繁重的日常工作以及各部門的工作安排,客觀上加重了輔導員的工作負擔,導致輔導員疲于應付,使輔導員很難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本職工作中。
2.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充當“保姆”“警衛員”,輔導員工作職責需要優化
大學生活使學生與父母相離,學生的面臨新的生活環境和集體,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輔導員不僅需要幫助學生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情,還要教授學生獨立生活的技能,成為學生的“保姆”“警衛員”“消防員”“護士”,學校也將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一旦學生發生突發情況,無論何時何地,輔導員都會作為“滅火消防員”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輔導員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成為學生“保姆”“警衛員”“消防員”“護士”等,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指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當大學生遇到困惑,不知所措時,輔導員要提供幫助,最終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學校不應該把凡是關系學生的都交給輔導員,應當明確輔導員的角色和定位。
3.極少數輔導員存在消極狀態,對工作敷衍了事
面對煩瑣的輔導員工作和有限的晉升渠道,極少數輔導員失去工作的熱情,處于消極狀態、敷衍了事,這些行為又對其他輔導員帶來錯誤的示范,由個人責任缺失擴大成為一個團隊的責任缺失,導致學生工作質量下降。
1.明確本職,做好定位
高校輔導員肩負著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努力做好大學生政治思想的引領者、成長成才的助力者、健康安全的守護者。這就要求輔導員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理論素養,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輔導員不僅要有“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大仁”,更要有“事無巨細、甘于俯首”的“大愛”。認真研究工作,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以及學生成長規律,關心關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好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輔導員對學生心理問題應當早發現早應對,提升對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能力。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通過多種渠道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由“保姆型”輔導員轉為“生存教練”
輔導員最重要的不是成為學生的“管家”“保姆”,輔導員不僅需要幫助學生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瑣事,還要教授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實現學生自主管理,使學生走向社會的時候能夠具有生存的技能,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格。如今社會競爭十分激烈,學生只有勇于面對困難,自主管理,才能在社會中生存。輔導員應做學生的“生存教練”,將一些生存的技能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敢于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從“警衛員型”輔導員轉型為“心靈導師”
學校一般注重學生的安全教育,希望學生在學校期間不出現任何意外。“警衛員型”的輔導員每天24小時擔心和保衛學生的安全。“警衛員型”輔導員的管理方法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其應該轉變成為學生的心靈導師,對學生進行安全、社會生活等綜合素質培訓和教育,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社會生活技巧,讓學生成為一名社會成員。輔導員對學生的培訓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使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給學生心靈的啟迪,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安全問題。
4.加強修養,完善自身
輔導員應該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和實踐,不斷地用知識武裝頭腦,提高自身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輔導員唯有秉持正確、科學的理論路線,并以科學合理的方式來指導青年學生,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輔導員需要規范自身行為,遵守輔導員職業道德,加強工作責任心,做到為人師表。輔導員還應與時俱進,加強自身思想政治修養。只有堅定自身的政治素養,才能科學應對社會思潮。總之,輔導員要努力創新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帶動學生的創新,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不斷結合。習總書記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育人先育己,輔導員要在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加強知識的積累,只有這樣,才能勝任新時期的思想政治任務。
在信息爆炸的數據時代,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他們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也是高校教師隊伍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主導者。輔導員傳統教育功能沒有改變,同時為了滿足新時期教育的要求,輔導員還必須在深化傳統教育功能上做出相應的轉變,明確本職,做好定位,從“保姆型”輔導員轉為“生存教練”,從“警衛員型”轉型為學生的“心靈導師”,不斷加強修養,以不斷適應發展著的實際。
[1]張大衛.改進和加強輔導員工作模式的幾點思考——以西藏民族學院為例[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
[2]金麗媛.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的職責思考與自我完善[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9):196.
[3]丁云寶.高校輔導員工作規范化研究[J].世紀橋,2011(5):135-136.
[4]王建梅.對高校輔導員工作職責的再思考[J].青年文學家,2010(16).
[5]周 瑩.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與學生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8(6):137.
[6]章 潔.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責重構探究[J].教育觀察,2017(5).
[7]王 信.高校輔導員工作職責研究述要和思考[J].太原大學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