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嚴濤
摘 要 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發展面臨沖擊與機遇并存的情況,為更好地推動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發展,文章對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在時效性不強、評論不深入、同質化問題突出三方面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依托現代技術增強時效性、創新欄目形式以及拓寬服務功能三項發展對策。
關鍵詞 新媒體;電視新聞評論;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7-0021-02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是電視新聞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是經過前期對新聞信息的調查整理,加以評論的方式展現給觀眾,聚焦的新聞多事社會重大新聞、熱點新聞,通過電視新聞欄目可以清晰讓群眾認識新聞背后的客觀事實,同時給人們以積極正確的社會認知和行為的引導。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是電視新聞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提高自身發展能力的一種創新形式,這種方式在一段時間內確實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是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各類網絡信息載體廣泛出現在人們生活中,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就具有了傳播速度快、效率快、形式多樣等優勢,而電視新聞評論欄目雖然是經過了創新發展,但依然局限于傳統電視新聞的時間、載體、管理等限制,出現了與群眾需求不相匹配的問題,一些評論報道不及時、評論缺乏深度、評論形式單一等劣勢開始被新媒體技術的對比無限擴大。因此,電視新聞評論欄目需要融合新媒體技術,再次進行創新發展。
1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存在的問題
1.1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時效性不強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取新聞的方式更加多樣,既可以通過電腦,也可以通過手機,利用各類網絡載體就可以第一時間獲得各類新聞信息,相對于新媒體技術的新聞傳播,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在時效性方面就會不足。這一方面是因為電視新聞評論欄目本身從制作到發布過程的系統性所決定的,因為電視新聞評論欄目需要對事件了解清楚以后再進行加工整理,并配以合適的評論,經過審核后進行發布。這在沒有網絡媒體時代下的新聞環境下,人們通過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獲得的信息還是處于新聞前言的,但是有了新媒體技術,人們在已經獲得信息的前提下,在進行新聞評論,如何深度、形式等方面沒有深加工,群眾就會不感興趣,認為是過時評論。另一方面,電視新聞評論欄目與新媒體融合度不夠,新媒體技術在搜索新聞信息、解讀新聞事實等方面具有先天的收集資源優勢,而且在推送新聞評論等方面也具有廣泛的移動載體,這些都是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增強時效性可融入的優勢,但是目前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再融合的深度、形式等方面還不足,制約了時效性的發揮。
1.2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評論不深入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優勢在于具有相比新媒體新聞更專業的人才隊伍、機構設置、制度保障等,新聞評論往往更客觀,具有社會引導價值。這也是新媒體新聞短時間發展尚不具備的優勢。但是,隨著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發展,在新媒體新聞的沖擊下,原本具有一定評論優勢的欄目變得相對保守,缺乏了評論特色,針對新聞評論,往往花費了大量時間、資金用于欄目策劃制作上,但對于新聞評論本身關注相對不足,有的為了趕時間、趕進度,經常邀請一些所謂的評論專家對稿講評,新聞評論缺乏深度,形成了“快餐式”的新聞評論,影響了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品質。有的則是在評論新聞時,過多的把篇幅放在了敘事上,前因后果闡述的詳細,但評論時間卻被擠壓,評論展不開,深入不夠,難以起到撥開云霧見真相的效果,也難以達到引導社會正能量的目的。電視新聞欄目評論不深入,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受限于趕時間、趕進度,在評論前期材料收集整理時沒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在不確保信息完整性的情況下,評論挖掘素材不足,角度審視不全面,邀請專家對新聞缺少足夠的認識,或者真正的專家沒有邀請到等原因,造成了評論深度的不足;二是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創新動力不足,融合新媒體技術的實踐發展不足,沒有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在評論時拘泥于傳統的語言文字描述,缺少現代信息技術的直觀動態支撐,影響了評論的深度效果。
1.3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同質化問題突出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相比與新媒體新聞載體,自身的創新發展不足問題就會凸顯,特別是一些地方電視新聞評論欄目,依然保守于傳統模式,或者簡單模仿央視、其他地方電視的欄目形式進行復制,這雖然易推廣、易操作,但是電視新聞評論就缺少了新意,群眾在本以習慣于新媒體新聞多元化的表達方式后,再面對一些同質化突出的電視新聞評論欄目,自然就缺少了興趣。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創新發展不足是導致同質化突出的重要問題之一,創新電視新聞欄目需要有緊迫感,特別是面對新媒體新聞快速發展的今天,電視新聞評論欄目更需要大膽創新,積極嘗試,這樣才能避免走入淘汰的尷尬境地。
2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發展對策
2.1 依托現代技術增強電視新聞評論欄目時效性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融合現代信息技術,對增強自身時效性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信息的便捷性,增強電視新聞資源的獲取效率。新媒體環境下,人人都是新聞的制作者、發布者和接受者,對于發現的任何一件小事,人們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拍攝、文字編輯就可以發布到網絡上,形成一個新聞熱點,而電視新聞捕捉到這樣的新聞熱點就需要充分依靠移動新聞載體,建立一線新聞收集渠道,對于一些重點、特點新聞能夠第一時間收集到各類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然后立即進行加工處理,并邀請專家進行分析解讀,這比單純的依靠傳統電視新聞采集渠道要更加高效。二是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專家評論直觀化。目前,一些評論欄目能夠邀請到專家到現場評論,有的為了增強新聞評論時效性,通過電視電話捕捉進行評論,但這些應用相對比較簡單,對于新聞評論,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把無法達到現場的專家評論進行動態直觀化,可以把通話采訪評論的內容以視頻、圖片、網格圖等形式展示給受眾,這樣更能夠增加評論的史詩效果。三是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網絡化。這種網絡化的發展,不是單純的依靠網路,而是為了提高新聞時效性評價,前期對于一些關鍵性的信息通過網絡推送評價,給觀眾以明確的評價信息,而后再深加工以后可以通過電視載體或者聯合載體展示專題新聞評論,這既增強了時效性,也增加了評論連續性。
2.2 創新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形式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創新是推動電視欄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一是拓寬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承接載體。隨著人們對于新媒體技術的習慣應用,電腦、手機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為電視新聞欄目,無法直接把群眾吸引到電視機前,但是可以通過拓展網絡載體,將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傳遞給群眾。要積極推進網絡載體新聞評論欄目官網建立,及時將電視新聞評論內容通過官網展示給群眾。二是創新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展示形式。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形式具有多樣性,從敘事結構、評價角度、展示的層次、應用的道具等方面都可以進行創新,這些內容的創新是增強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吸引力的重要保障。作為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制作組,要充分挖掘適應時代群眾需求品味的形式,特別是新媒體時代群眾對新聞評論更趨向于簡單直接,避免過多的鋪墊式評論,把主要的評論直接通過創新形式展示給受眾,更容易被接受。三是要實現電視新聞的有效互動。電視新聞評論欄目以往具有單一性,人們經常處于被動式的聽取專家評論,對于自己的一些想法無法直接反饋給節目,而融合新媒體技術,可以更容易的實現新聞評論節目與受眾在文字、語音、視頻等方面實現即時互動,增強節目的生動性。
2.3 深挖電視新聞評論欄目的服務功能
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具有官方屬性,在引導社會新聞導向,傳播社會正能量能方面具有新媒體新聞短時間無法獲得的優勢。因此,發揮好官方屬性,增強服務社會的價值,是新媒體時代推動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法之一。一方面電視新聞評論欄目要深挖社會關注熱點問題,通過廣泛收集社會關注的經濟、教育、養老、改革、權利改革、法治等方面的社會需求,及時通過新聞評價的方式給予社會正面解讀,把群眾關心的問題及時擺出來,或者把群眾尚不理解、不支持的政策以更深刻、更全面的角度講出來,以引導群眾認識,形成積極社會輿論。另一方面電視新聞評論欄目要拓展服務項目,解決社會熱點問題是傳統新聞評論欄目的重要服務功能,但卻不是唯一的功能,在新媒體環境下需要拓展服務,以增強熱門對于新聞評論欄目的關注度,可以把趣聞趣事、旅游交友、創業項目、科技創新等服務納入新聞欄目的評論,改變傳統電視新聞欄目評論的嚴肅性,把一些生活鮮活的內容納入服務體系,進行獨特視角的服務型評論,以增強群眾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張巖,王泉,邱紋.電視新聞節目研究——以《新聞1+1》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8(7).
[2]陳欣欣.論“互聯網+”時代電視新聞的突破與發展[J].記者搖籃,2018(3).
[3]陳戈.電視新聞評論類欄目特征及發展趨勢研究[J].新聞傳播,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