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機遇,使各企業間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各企業財務管理也呈多元化的態勢發展,其中納稅籌劃是一種能為企業節約納稅成本,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的手段,也能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或者股東財富的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同時,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中顯得越來越重要,也逐漸受到企業和投資管理者的重視。文章對納稅籌劃的本質和定義進行了分析總結,并強調了納稅籌劃的必要性,然后對納稅籌劃對財務管理的具體影響進行了討論,最后針對企業財務管理中納稅籌劃提出了可行的建議,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盈利。
【關鍵詞】市場經濟 稅收制度 多層次化
一、納稅籌劃的本質和定義
一種財務管理行為其實就可看作為納稅籌劃,其擁有稅務這一特征。許多人對納稅籌劃的定義并沒有清晰的認識,所以很少會去仔細定義納稅籌劃的財務性質,從而忽略了其對所有財務管理行為的影響,同時也作用于合規、合理、有效的納稅籌劃的建立。所以,文章從以下幾個常見錯誤來對納稅籌劃的本質和定義進行深度分析:
(一)納稅籌劃直接作用于稅負支出,稅負支出與企業獲利是反作用
每個企業的最終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許多企業將降低稅負支出作為納稅籌劃的直接目標,所以稅負支出越小對企業越有利,可是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具有挑戰性,會在現實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與所制定的經營活動計劃發生矛盾和沖突。稅負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經營行為的結果,另外,一個企業稅負支出的多少也可以間接體現出一個企業經營的規模,所以要適當干預稅負支出。由于企業擴大其經營規模是其增加利潤的主要手段,所以任何一個企業管理者是不愿意去限制企業經營規模的,而限制稅負支出也就等于限制了該企業的生產規模,故而影響了企業盈利的能力。
對于企業來說,經營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是盈利,其所有資金和成本的支出都是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所以,需要讓企業管理人員進一步加深對納稅籌劃的了解,納稅籌劃和財務管理都有共同的目的,即讓企業運營得到利潤最大化。
(二)從納稅籌劃的內容可以體現納稅籌劃實質
納稅籌劃的主體主要是企業所需涉稅的項目中的稅負支出,也是表現企業價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財務管理的對象也是企業實現價值的內容,所以納稅籌劃和財務管理有著統一的對象。在納稅籌劃的本質上來看,稅負成本伴隨整個企業價值活動,主要分為財務管理上的集資、運行等方面[1]。從上可知稅負成本一直伴隨著財務管理,與企業價值運動同在。所以,若是拋開財務管理,納稅籌劃活動是不能單獨運行的。
二、納稅籌劃的必要性
市場經濟是競爭的經濟,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為了能夠在競爭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必須采取各種手段來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企業納稅籌劃是指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站在企業全局性的立場上,為達到稅后利益最大化的既定目標,減少企業稅收負擔,提高企業凈收益并通過對企業經營、投資、籌資等經濟行為的事先分析、策劃和準備,以盡可能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及其他可以選擇的政策,從而實現稅后利益最大化的一種財務規劃管理行為。
三、企業納稅籌劃的特點
(一)一體化
目前我國企業發展隊伍不斷壯大,出現了大量的集團和公司。在各集團內部,母公司作為企業總部,有權代表集團整體對外行使外交權,而對內行使管理權,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實現集團資源優勢一體化和管理協同效應。同時為了保證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和企業稅后利益最大化,母公司和子公司需要保持高度集中的一體化。
(二)多層次化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都有較大的資產規模,具有資本鏈較長、管理跨度較寬、地域分布廣的特點,這就導致企業管理具有多個層次的特點,即分為集團總公司、所屬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下屬成員單位。其中集團稅收籌劃是一種以子公司的下屬成員單位為基礎的多層次納稅籌劃體系。
四、納稅籌劃對財務管理的具體影響
(一)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決策的基礎
納稅籌劃是一種企業科學規劃和合理統籌稅收的計劃,其最終目的是利潤最大化。財務決策是針對財務計劃和方案淘汰篩選的過程。納稅籌劃能夠決定淘汰的標準,同時影響財務的決策過程。實施納稅籌劃約束的財務決策的必要條件是要確保納稅籌劃的有效性[2]。若財務決策不再依賴于納稅籌劃,則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將難以通過納稅籌劃完成,最終財務決策和納稅籌劃都將流于形式,而沒有得到實質上的成就。
(二)納稅籌劃行為使我國稅收制度更加完善
從全世界范圍來說,西方歐洲國家的稅收制度較為發達,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起步較晚、發展較慢,同樣稅收制度起步也相對較晚。發達國家的納稅籌劃以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目的,處于世界的納稅籌劃實踐的前端。我國的稅收制度處于不斷的發展中,也有很多的難題亟待解決,仍然有不成熟的部分反復存在。中國的稅收制度建立在實踐之上,以大帶小,也正是由于各企業對納稅籌劃活動不斷地深入研究,才使稅收制度得以完善,從而推動了納稅籌劃更加的精益求精,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進步過程。
(三)納稅籌劃對財務中的現金流量產生影響
納稅籌劃對財務管理的直接對象即企業中流動的現金產生影響。根據我國稅法的規定,為了減少企業當年或當月的利潤,企業可以自主選擇固定資產的折舊方式或減少固定資產折舊周期,又或者可以降低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企業也可以選擇推遲納稅時間,等到某一時段政府出臺相關優惠的稅收政策再補交延遲的那部分稅收。此外,政府還會根據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發展情況、各行業不同特點推行一些免稅、退稅的政策,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企業現金流減少的損失。此外,財務管理還受到存貨以及其他無形資產的影響,其處理方法的改變也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
(四)納稅籌劃行為將影響企業的收益分配
利潤分配是指企業中各股東最后得到利潤分紅的過程。每一個單位、子公司或者個人都會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收益分配標準。每個主體的利潤分配籌劃的標準是依據各部門對母公司的貢獻差異而制定的,也要受到納稅籌劃的影響。納稅籌劃的規范和范圍有很大的差距空間,這是因為經營不同業務的公司或者主體涉及的稅種差異較大,又或者不同的稅種所關聯的相關法律法規也不盡相同。所以在對稅后利潤進行處理時,需要特別注意納稅籌劃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五)納稅籌劃可以實現企業財務目標
不同的稅收在計入成本時,會計處理方式也有不同的方法,所以對最后的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產生有差異的影響。例如在銷售活動中,流轉稅的金額大小會因為稅務籌劃而減少,同時產品的毛利率會上升,而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之一就是毛利率。企業的經營能力同時也受稅務籌劃的影響,納稅籌劃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及時的、快速的回收資金,從增加企業的經營水平。企業的稅金還具有強制性,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以現金方式支付,而采取納稅籌劃的企業可以通過改變企業的現金量來增加企業的償債能力。
五、針對企業財務管理中納稅籌劃的建議
(一)樹立企業全員進行納稅籌劃的意識
不管是對納稅當事人還是對從事與納稅籌劃相關事項的工作人員,企業的工作人員都應該自覺樹立對企業經濟管理進行納稅籌劃的意識。只有企業工作人員將自己的納稅意識結合到工作之中,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納稅籌劃工作中的各種細小問題,并得到改進納稅的重要措施。
(二)注意納稅籌劃中事前事后的結合
由于納稅工作具有“靈活性”這一特點,伴隨我國稅法制度的不斷發展和更新,納稅籌劃工作的內容和開展方式需要隨著實際及時的發生一定的改變。所以,企業可以采取對納稅籌劃事前的準備工作和事后的總結工作來降低因企業經濟經營效益和企業利潤而受到意外事件等一切不可抗力因素帶來的波動,以此來幫助企業可以安穩度過企業重組的波動期。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納稅籌劃是一種可以幫助企業減輕稅收負擔,進而增加稅后利潤的戰略性籌劃行為。同時納稅籌劃是各公司財務管理政策中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當今競爭愈加公平和激烈的市場經濟中,企業提高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使企業稅收負擔達到最小化,降低不必要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和企業盈利。
參考文獻
[1]李春曉.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蘭州商學院,2010.
[2]馬黎.納稅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集成化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2007.
作者簡介:李蓉(1975-),女,四川成都人,本科,會計師,從事財務會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