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音樂教育是相對一種特殊的教育,有著與其他教育學科不同的教育意義,對初中生來說所起到的功能也很特殊。本文以初中音樂鑒賞課為研究對象,對音樂審美體驗的特征以及加強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提出了強化初中生審美體驗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進一步更好的為初中音樂鑒賞課教學提供指導。
關鍵詞:初中音樂鑒賞;審美體驗;教學研究
音樂被稱為是一種美的藝術,越來越受到教育界專家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初中音樂教學中,音樂鑒賞課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音樂鑒賞課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標則是學生更好的獲得審美體驗。一節音樂鑒賞課質量的高低完全取決于審美體驗的獲得程度,因此,審美體驗在初中音樂鑒賞課上的地位則不同凡響,其重要性必須得到高度的重視,唯對此有了十分明確的認識,才能將音樂鑒賞教學工作中的審美體驗教學做到最佳,達到真正的教學效果。
一、音樂審美體驗的特征
不同的藝術形式往往會給大家帶來不同的審美享受。音樂藝術作為一種重要的、特別的藝術形式,同樣會給大家展示一種別具一格的審美體驗,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可以分為以下三種特征;
(一)聽覺
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人們是通過聽覺來理解和感受它其中的情感顯露,為真正的感受音樂的美,實現初中音樂鑒賞課中審美體驗的教學目的,在課堂上老師首先應該賦予學生們一雙可以真正感受音樂的耳朵。使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對音樂的認真聽賞上,將音樂中的情感與心靈完全融合在一起。只有在內外聽覺上步調完全一致,才能真正實現音樂的審美體驗,感受到音樂中美的真諦。
(二)非語義性
非語義性是音樂審美體驗不同于其他形式藝術審美體驗的特別之處,音樂審美體驗中無語言因素的直接介入,它是采取別樣的音響材料通過一定的旋律和節奏來向聽眾展示不同的音樂情感。由此看來,我們在音樂鑒賞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必要告訴學生們所聽音樂中的內涵及情感。
(三)主觀差異性
音樂審美是建立在聽覺基礎上的,它實質上是一種個人心理活動,正是這一特點的影響,每個人對于同一音樂,接受到以及反饋出來的情感效果也不一樣,審美體驗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說,音樂審美存在一定的主觀差異性。
二、初中音樂鑒賞課強化審美體驗的必要性
(一)初中音樂教學目標要求
音樂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則是感受與欣賞,它在整個音樂教學活動起著基礎性的決定作用,是有效提高初中生音樂審美能力的良好方式。為強化初中生審美體驗,新課程標準中已高度重視,并將其作為音樂教學目標。
(二)提高音樂審美體驗已作為注重音樂鑒賞課的重要任務
若在音樂課上,學生只是直觀的感受聽覺上的聲音,沒有夾帶情感上的升華,這與我們的音樂審美體驗的教學目標遠遠不夠,要實現音樂鑒賞課的真正教學價值,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審美體驗,作為教育者應該考慮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聲音與心靈產生共鳴,最終將音樂本身的情感融入在聽者的情感中,形成二者的完美結合。
(三)有利于學生心靈的良好發展
中學階段對于每個人來說至關重要,在這黃金階段,人生中的日常行為習慣和觀念就萌生而來。在生理和心理度變化特別大的時期,初中生的意識、思維以及想象力也在日益發生著提升和改變。通過音樂鑒賞課的開設,可以讓學生們體會美的東西,從而理解美,進一步的純凈的心靈受到潛移默化的美的感受,這無疑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三、初中音樂鑒賞課加強審美體驗教學的策略
調查研究表明,到目前為止,我國在初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存在著普遍的問題,那么如何能切實有效的改善這些問題的負面影響,使學生們在音樂鑒賞課上最大程度的感受到美的存在,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審美體驗。
(一)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情景的創設對學生情感的激發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合理的通過語言啟發來營造一種與音樂教學作品中情感相類似的情景,有助于學生們很好的掌握作品的內涵。
(二)運用計算機技術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各行各業已廣泛使用,通過多媒體技術在音樂鑒賞課堂上的引入,有動畫圖片的映襯下,聽覺和視覺同時受到沖擊的作用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加快理解音樂美的體驗,使音樂的理解和對美的領悟更加深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審美體驗是初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的教學任務,也是教學目標。針對目前的教學現狀,提出了強化審美體驗的教學策略以及方法,通過合理的言語啟發來營造一種與音樂教學作品中情感相類似的情景;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來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們在視覺和聽覺均受沖擊的作用下,激發學生的興趣,自發的運用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進而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提升他們對作品本身美的體驗,最終實現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馮巍巍著.走進音樂課堂[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李慧麗.新課標北京下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審美體驗研究 [D]. 山東師范大學,201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