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珊
摘 要:課本劇教學是高職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有效開展高職語文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強化語文的實踐性。語文課本劇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進而加深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和認識,引導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更加深入的理解語文,激活語文課堂,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職語文 課本劇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前言
語文教學中的課本劇是戲劇的一部分,這種戲劇是比較適合學生欣賞和表演的,也是和語文教學聯系非常緊密的特殊劇種。課本劇依據語文教學的需要編寫,以教材的故事情節為基礎,加之舞蹈和音樂等等藝術形式,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此外,課本劇緊密結合課堂中的語文教學,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有益的補充,鞏固學生所學的語文知識,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因此,在高職語文中有效開展課堂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語文課本劇教學的意義
課本劇是將語文教材和戲劇結合最有效的形式,能夠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首先,課本劇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生機與活力。課本劇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本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者,這種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其次,學生在編演課本劇的過程中,可以接觸到不同種類的課本劇,通過辨明真偽,發現假丑惡,進而引導學生趨向真善美,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逐漸受到影響。此外,在具體的編劇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的溝通和配合才能夠真正達到表演的目的,進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合作能力;最后,課本劇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課本劇集藝術和文學于一體,能夠切實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實際的工作中,演員的臺詞和舉止都需要經過反復的演練,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將角色演繹的生動形象,也才能真正達到語文教育的目的。
二、高職語文課本劇教學策略
1.精選文本,激趣引導
課本劇教學能夠發揮教學最優價值在于其劇本的選擇,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精選教學文本。選文必須要文質兼美,要盡可能地多選一些題材和體裁較為豐富的作品。這些作品要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和矛盾沖突,人物需要有鮮明的性格特征。此外,對于一些抒情較強烈的作品而言,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通過吟誦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練習。初步選定文本后,師生可以再結合實際的需要,對選文的篇幅和段落進行拓寬和改編,為課本劇的編排創造盡可能的空間。精選文本后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通過激趣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課本劇學習的積極性。課本劇的形式活潑多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這樣就使得課本劇在實際的教學中實施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在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就產生畏難的情緒。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進行大量的宣傳,將學生創作和演繹的激情點燃,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進行有趣的導入,可以通過故事導入,也可以通過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導入。
2.咬文嚼字,精細品讀
課本劇教學需要師生結合實際的需要進行一定的改編,這就需要師生具備一定的戲劇常識。在實際的課本劇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即通過查字典或者是深閱讀多閱讀的方式學習了解戲劇常識。如,要了解戲劇需要有個性化的語言表達,需要有集中緊張的矛盾沖突,需要高度緊湊的結構,了解戲劇人物的出場以及舞臺的相關說明。這都需要在實際的過程中對劇本進行咬文嚼字,進行精細化的解讀。如,引導學生理清楚戲劇的脈絡,重點研讀戲劇人物的語言,通過語言的研讀,幫助學生全面準確的認識戲劇劇情。
3.發揮想象,巧妙改編
語文教材中的課本劇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同的讀者在讀完相同的戲劇后,由于自身經驗以及對字詞的理解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此時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積極引導學生,而不是要求學生對同一個戲劇有相同的認識。同時,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巧妙的改編。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結合自己的閱歷進行改變,不必要有固定的結局或者是情節,而是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想象,改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戲劇作品,加深對課本劇的理解;其次,要引導學生掌握戲劇的基本要素,不能夠只是憑借自身的想象進行,還需要結合戲劇的要求開展,要突出人物形象和戲劇沖突,使得戲劇更加的吸引人,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融情于句,認真排演
融情于句,就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通過情感的運用幫助學生積極開展排演,使得課本劇教學真正有效。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認識到課本劇的演繹不僅僅是單純的將劇本中的語言照搬在舞臺上,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演繹的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感情,進行認真的排演,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劇本內容;其次,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戲劇不僅僅是語言,更為重要的是要結合相關的動作開展,即手勢語言,這在戲劇的教學中尤為關鍵,不同的手勢語言代表不同的心境和內涵,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品味,這樣在排演的過程中才能夠卻有成效,也才能夠在真正表演的時候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在實際的課本劇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課本劇教學對高職學生發展的重要性,能夠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戲劇沖突和內容。教師要通過精選文本,進行激趣引導。要通過咬文嚼字進行精細化的品讀。要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巧妙的改編。通過融情于句,認真排演,進而提高學生對于課本劇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建軍.語文閱讀教學中編演課本劇的幾點思考[J].決策探索(下),2018(01):76.
[2]李娜莎.高職語文教學中綻放的新奇葩——淺論高職語文教學中的課本劇教學[J].課外語文,2017(33):7-8.
[3]何曉媛.用另一種方式走進語文——課本劇[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12):75-76.
[4]向蓉.關于高職語文課本劇“七步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J].職教通訊,2012(3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