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峰
摘 要:目的 比較右美托嘧啶和咪達唑侖在小兒心臟術后機械通氣中的鎮靜效果及不良反應。 方法 選擇142例先心病患兒,其中右美托咪啶組74名,咪達唑侖組68名,入監護室后右美托咪啶組0.5μg·kg-1·h-1, 咪達唑侖組0.05mg·kg-1·h-1靜脈泵入,其后根據患兒鎮靜分級(Ramsay分級)對鎮靜藥物劑量進行調整。記錄2組患兒機械通氣時間、到達理想鎮靜深度的時間,維持RamsayⅢ~Ⅴ級的時間占總鎮靜時間的百分比及血壓下降、心動過緩、寒戰、惡心、嘔吐、疼痛、躁動及譫妄發生率。結果兩藥應用過程中到達理想鎮靜深度的時間、鎮靜效率、血壓下降、心動過緩、寒戰、惡心、嘔吐、疼痛的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機械通氣時間、躁動及譫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右美托咪啶與咪達唑侖相比可降低機械通氣時間和躁動及譫妄發生率。
關鍵詞:右美托咪啶 咪達唑侖 機械通氣 效果對比
中圖分類號:R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小兒體外循環心臟手術后需要一定時間的機械通氣治療,期間常規使用的傳統鎮靜劑包括咪達唑侖、丙泊酚等,能達到足夠的鎮靜效果,但是也容易因呼吸抑制,過度鎮靜導致機械通氣時間延長,呼吸機相關肺炎發生率增加[1]。右美托嘧啶是一種新型高選擇性α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具有鎮靜鎮痛抗焦慮作用,且無呼吸抑制作用,在成人心臟外科術后鎮靜已得到廣泛應用[2],但是小兒使用后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比較右美托嘧啶和咪達唑侖在小兒心臟術后機械通氣中的應用效果,為兩藥在臨床上的應用提供依據。
一、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從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來我院就診的10歲以下心臟病患者142例,其中室間隔缺損71例,動脈導管未閉15例,法絡氏四聯征16例,肺動脈瓣膜狹窄28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66例,年齡1-10歲,體重8-38kg。納入標準為:①年齡1-10歲。②心功能ASAI 級。 ③用藥前動脈血壓不低于 80/40mmHg。 ④無凝血功能障礙。 ⑤ 未使用臨床心臟起搏器。 ⑥無肝腎功能障礙 。⑦無心動過緩,心房傳導阻滯者。 ⑧需較長時間機械通氣者。其中使用用右美托咪啶的患兒74名,使用咪達唑侖的患兒68名。
2.鎮靜方法
患兒入監護室后右美托咪啶組給予右美托咪啶(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0.5μg·kg-1·h-1, 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0.05mg·kg-1·h-1靜脈泵入,其后根據患兒鎮靜分級情況對鎮靜藥物劑量進行調整,右美托嘧啶用量0.2-0.7μg·kg-1·h-1, 咪達唑侖用量0.2-0.7mg·kg-1·h-1.。2組患兒均于病情恢復,達到撤除呼吸機指標時停用鎮靜劑,待自主呼吸功能恢復、意識徹底清醒時撤離呼吸機并拔除氣管插管。
3.觀察指標
3.1機械通氣時間、自用藥到達到理想鎮靜深度的時間。連續監測記錄呼吸機參數、心電圖、心率、血壓、呼吸、脈搏、血氧飽和度,并進行血氣分析,記錄兩組患兒鎮靜評分,機械通氣時間、血管活性藥物使用時間、停鎮靜藥至拔管時間、維持RamsayⅢ~Ⅴ級的時間。鎮靜效率計算方法為維持RamsayⅢ~Ⅴ級的時間占總鎮靜時間的百分比。
3.2血壓下降、心動過緩、寒戰、惡心、嘔吐、疼痛、躁動及譫妄發生率。
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鎮靜效果
兩藥使用過程中到達理想鎮靜深度的時間、鎮靜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機械通氣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兩種藥物應用過程中血壓下降、心動過緩、寒戰、惡心、嘔吐、疼痛的發生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躁動及譫妄發生率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右美托咪定的主要特點表現為用量少、半衰期短,并不會抑制呼吸,和其他鎮靜麻醉藥物同時使用,也無配伍禁忌癥,并還能減少一般鎮靜藥物的使用量,尤其是患者重癥監護治療期間,其鎮靜效果較為顯著[3-4]。右美托咪定能在交感神經突觸前膜α2受體中起作用。有報道指出,應用右美托咪啶具止痛、抗焦慮、鎮靜作用,對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的釋放起抑制效果[5]。本研究結果顯示右美托咪啶組與咪達唑侖組相比,能夠顯著縮短機械通氣時間,主要獲益于右美托咪啶沒有呼吸抑制作用,在患兒達到脫機指標停鎮靜劑后自主呼吸功能恢復時間較咪達唑侖組明顯縮短[6]。本研究結果顯示躁動及譫妄發生率右美托咪啶顯著低于咪達唑侖組。提示右美托咪啶為更適合小兒心臟術后的鎮靜用藥。
參考文獻
[1]Sort J. Use of dexmedetomidine for primary sedation in a general intensive care unit.Critical Care NURSE,2010,30:29-38.
[2]Le Bot A,Michelet D,Hilly J,et al.Efficacy of intraoperative dexmedetomidine compared with placebo for surgery in adults:a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studies. Minerva anestesiologica,2015,81:1105-1117.
[3]孫藝娟,羅輝,黃希照,等.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全麻后寒戰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4,,3(12):1976-1978.
[4]Boku A,Hanamoto H,Oyamaguchi A,et al.Effectiveness of dexmedetomidine for emergence agitation in infants undergoing palatoplast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raz J Anesthesiol,2016,66(1):37-43.
[5]Cetin M,birbicer H,Hallioglu O,et al.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 and propofol on cerebral oxygenation during sedation at pediatric cardiac catheterization[J].Ann Card Anaesth,2016,19(1):20-24.
[6]柳磊,杜博英,李濱,等.右美托咪啶與丙泊酚在小兒心臟術后機械通氣中的應用對比研究[J].河北醫藥,2016,38(5):67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