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路
摘 要:研究“最好”的通用教材與教法,可以更全面、廣泛、徹底的幫助學習音樂的人們。本文著重介紹一種旋律聽寫技術在視唱練耳中的全面擴展應用,以及由此編輯的視唱教材的一些特點,試圖解決一些常年困擾視唱練耳學科的一些難題。
關鍵詞:視唱教材 旋律聽寫技術 應用
視唱練耳是音樂入門必學的一種音樂認知技能。筆者多年擔任視唱練耳教師執教期間,發現了一個問題——在中國音樂學院所學習的“視唱練耳”內容,以較難的法國視唱為主,由于難度較高,學生們普遍不能適應,于是開始研究這個問題。
一、視唱教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法國的地域比較狹小,交通資訊發達,并且具有良好的音樂傳統,特別是宗教音樂滲透到市民的日常生活當中?!靶瞧谌铡北环Q為“禮拜天”,就是西方人到教堂禮拜唱贊美詩的日子,而他們所唱的贊美詩多數都是今天所運用的合唱與視唱教材。法國人有這樣的音樂傳統,因此他們所編的視唱教材非常簡化,進度很快,而且經常出現一些前面沒有學過的變化音。但是,對于中國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這套教材,尤其是擴招以后問題更加嚴重。
由于以上原因,筆者嘗試轉用上海音樂學院所編寫的《單聲部視唱教程》(主要是上冊)。該教程較適合當時“擴招”前的學生情況,其優點如下:
1.它有我們所熟悉的民族調式。
2.它為每一個調和調式所準備的視唱曲目的數量較多,而且難度的遞進比較符合當時中國學生的現狀,尤其是地方的學生。
3.它基本不會出現前面沒有學過的變化音。
基于以上三點,上海音樂學院的這部教材較適合“擴招”前的學生情況,在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幾年之后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隨著“擴招”的開始,生源的素質有所下降,學生學習這套教程到一定程度又有力不從心的現象。其中總結出一個最根本性的原因,該教材上冊有幾百頁,但當翻到第2、3頁的時候,就出現5、6度跳進。對于一個剛能把C大調音階唱準,三四度音程勉強把握的學生,又產生了很大的難度。這時我想,怎樣才能讓我們相當數量的學生能唱好以上這兩套教材呢?
筆者把法國的《視唱教程》與上海音樂學院《單聲部視唱教程》編寫技術總結為:“調與調式的級進體系”,就是說先從不升不降的C大調開始,之后是a小調(……),一升一降、兩升兩降,并且它們都是嚴格按照拍號與節奏型遞進的次序進行編寫的。但是,由于他們編寫教程時所面對的學生素質比今天地方的學生素質高的多,因而他們沒有細致到音程級進的這個層面,所以現在的學生,也不能很好適應。因此筆者嘗試用“調式音程級進體系”編寫新的教程,來幫助學生學好以上兩套教程。
二、調式音程級進體系的主要特點
以下簡要介紹一下這本教材的具體設置情況——本書與現今存在的國內外大部分視唱教程相比有三大特點:
1.“一課一度”,循序漸進:本書內容嚴格按照調、調式,調式內音程由近到遠、并按照節拍、節奏的難易程度由潛入深,由易入難的順序編寫而成。尤其是“一課一度”的編排特色,使教學與學習更加明確和有針對性。在技術上,為可持續性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基本不會出現到了一定難度后“力不從心”的現象。
2.專項的技術準備,及有針對性的改編曲:在每一課新的音與音程出現時,都編配有針對新音與音程的專門練習曲目以及構成練習。例如,C大調的5度練習,先由教師指定5度音程,讓學生排音階來構唱。如學生可以熟練構唱任意音之間形成的5度之后,再編排象《哈農》那樣的專項練習,之后再配以節奏型,編寫象車爾尼OP.599、OP.899專門練習曲,學生能熟練演唱后,進行下一步“頓唱練習”——,之后再配以《哈農》和《車爾尼》,之后進行直接構唱、短句構唱,都完成之后,再進入樂曲的練習。所有樂曲都以C大調5度為主,但絕不超過5度。后面的視唱曲目內的技術內容在練習曲目與構唱中全部完成。從而為更好的完成視唱曲目打下牢固的技術基礎。
3.“技”、“藝”結合:本書視唱曲目的選擇除要符合音程體系的要求外,還要考慮到藝術性與教學趣味性的要求,及西洋大小調式與民族調式的全面練習,所以本書所有視唱曲目(除自編外),全部來源于法國視唱教程1A、1B、2A、2B帶伴奏版及《帶伴奏視唱曲160首》(周溫玉、蔣衛民編,在本書中簡稱“上單”)5本書中。如果教師手中有1A、1B、2A、2B帶伴奏版及《帶伴奏視唱曲160首》(上單),那么所有曲目就都有伴奏,可大大增加教學的藝術性和趣味性。
三、對于編寫視唱練耳通用教材的設想
首先,是“通用”這個詞。通用的漢語解釋是:“可以在各處使用,公共使用,普遍使用。”那么通用教材就可以解釋為,可以在各種環境與條件下,(或者是盡量廣泛的范圍內),各種不同情況的人都能使用的一種教材。(或者是絕大多數人)它有別于專用教材。
一部教材要具備哪些重要的原則才能成為一本最好的通用教材。筆者認為編寫教材需遵循“圓滿次第”與六個最好的原則。
“圓滿次第”的含義為沒有缺陷、漏洞,使人滿意,完美無缺的次序。落實在教材中為,沒有缺陷、漏洞,使人滿意,完美無缺的教學步驟,例如:以某種方法為前提,掌握一個音程需要六個步驟,要把六個步驟都寫上才能稱為“圓滿次第”,至于學生需要用到幾個步驟,那要根據實際情況而確定,但作為教材,要完圓滿無缺的都寫上,否則教材的通用性將大打折扣。
什么是最好的?符合哪些原則才能稱為最好?它們是廣大、圓滿、簡易、直捷、方便、究竟。下面我將通過五線譜與簡譜這兩種記譜法在這六項原則中的具體表現來進一步解讀這六項原則的具體含義。
首先解釋廣大,廣大的中文含義為“范圍很寬,數目很多”。圓滿前面已經解釋過了,這里不再解釋。下面用五線譜與簡譜的特點來解釋這兩個詞在音樂中的應用。首先簡譜用廣大人民都認識的,在日常生活中常能看到的阿拉伯數字1、2、3、4、5、6、7來代表do re mi fa so la si 七個基本音級,所以就注定它應用的范圍非常廣大,而五線譜則采用廣大人民都不熟知,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的五條線加“蝌蚪”形符號,來表示七個基本音級,并有多種譜號,每種譜號中音的位置都不一樣,這就注定了它的使用范圍只能局限在受過較長時間專業練習的人群中。那么在同樣資源投入下,五線譜的使用范圍要比簡譜小的多。簡譜的廣大性要遠優于五線譜,這是簡譜的優勢。下面再來看一下這兩種記譜法的圓滿性。五線譜由于能完善的記錄單,多聲部音樂及鋼琴譜;所以圓滿性非常好。而簡譜只適合記錄單聲部音樂,很難或無法記錄多聲部音樂與鋼琴譜而圓滿性有很大欠缺。我們可以理解為,簡譜犧牲了它的圓滿性而成就了它的廣大性,而五線譜則犧牲了它的廣大性來成就它的圓滿性。
再看簡易與直捷(捷徑的捷),簡易即簡單容易。五線譜由于采用固定調記譜法,使調式的數量即使去掉等音調還有二十四個大小調式。而簡譜由于采用首調記譜法而只用兩個大小調式。所以簡譜的簡易性要遠優于五線譜。下面我們再看它們在直捷性中的表現。直捷可以解釋為直截了當,不繞彎,是什么就叫什么。五線譜采用固定記譜法,a就記成a,升f就記成升f。所以直捷性好,很多樂器,由其是鋼琴,演奏十分方便。而簡譜由于采用首調記譜法,二十四個大小調只用兩個調代替,除c大調與a小調外,其它各調演奏都不方便,由其是鍵盤樂器,需要演奏者轉換,所以簡譜的直捷性不如五線譜,我們可以理解為,五線譜犧牲了它的簡易性而成就了它的直捷性,而簡譜則犧牲了它的直捷性來成就它的簡易性。
再看它的方便與究竟。方便的解釋為:便利,容易。五線譜由于需要專門的五線紙而方便性差,而簡譜則不需要專門的譜紙所以方便性好。究竟解釋為,窮盡,最高境界。五線譜由于能記錄最頻繁復雜的轉調而究竟程度高,而簡譜記錄的頻繁轉調由于看譜費神而無法演唱、演奏,所以究竟程度低。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五線譜犧牲了它的方便而成就了它的究竟,而簡譜則犧牲了它的究竟來成就它的方便。
四、結語
無論是五線譜還是簡譜,都是用犧牲上面六個原則的某個原則而成就另一個原則。而“最好”則要求六個原則同時具備,具備程度越高則越好。所以應該讓我們的教材教法盡量具備或是越來越接近這六則原則,這樣我們的教材教法才會日益完備,不斷提高,直至究竟圓滿。
那么現實生活中是否存在這樣的理想化的事物哪?答案是肯定的,生活中的眾多事物都體現出以上六項原則是事物發展步入成熟完備的必然規律。例如,以前費盡心機而無法救治的病患,現在用極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可以輕松方便治愈?,F代的電子產品價格越來越便宜,性能卻越來越高,使用起來也越來越簡便。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越來越傻瓜化,傻瓜化并非低能化,而是高度自動化與高度智能化的體現。現代電子產品越來越便宜,使它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這是它的廣大性。功能越來越完善,這是它的圓滿性。操作越來越簡單,這是它的簡易性。兼容性越來越好,這是它的直捷性,不用各種制式轉換。越來越“皮實”耐用,這是它的方便性。性能越來越高,這是它的究竟性。所以越好的產品越接近以上六項原則,誰的產品越具備上述六項原則,誰就能在現今異常殘酷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占具優勢。但是為了生產出這樣的產品,研究、設計、制造這些產品的過程卻變得越來越艱巨與復雜,以至于很多實力異常雄厚的國際巨型企業被無情淘汰。下面說一下在教學方面的體現,學習過程越來越輕松愉快,耗時越來越短,而效果越來越好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我們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教師們也都有體會,在以前用十個小時給一個較好學生講解的內容,現在由于教學經驗的增長,只用五個小時,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以給一個較差的學生講解完成,而且可能效果更好。這一切都說明我們的各方面越成熟、越發達,就越接近這六項原則,因為這六項原則就是“最好”這個詞的具體內容。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大智若愚,深入淺出,是高度智慧與高度成熟的體現。具備上述六項原則的各種產品對我們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行為產生了深入而巨大的決定性影響,它們強大的力量足以左右世界,改變人類的未來與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