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寧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市場經濟聯系性日益的增強,我國人民的社會水平和消費水平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顯著性的提高,良好服務能夠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眾多的行業領域都在不斷的更新換代,水工地質的情況也在不斷的向前發展進步,水工地質與地球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聯,面對著污染化、高耗能等工業,在當前的發展趨勢下,會危及到我國甚至整個世界的環境。針對當前的水工地質工作,我國應該創新出更為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式。本篇論文以“探究當代水工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為題,對現階段的水工地質環境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系統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當代水工地質;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4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09-0205-02
水工地質的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關鍵性的意義和作用。就目前的水工地質工作的現實情況來講,水工地質的工作已經直接的對我國的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負面影響,使我國的生態環境、能源、地質、地貌造成了惡劣的,甚至是毀滅性的災害。對我國的社會發展、經濟的發展都產生了連帶的影響。
1 水工地質工作的現狀問題分析
水工地質的工作有其自身的發展特征,傳統的發展主要是供給的類型,而在新時期的大背景的發展下,傳統的供給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以及經濟的發展趨勢。因此水工地質的工作應該不斷的跟隨時代的腳步,更新新的發展理念,要具有前瞻性的推測出未來水工地質工作的發展趨勢,以當今社會的發展作為根本的立足點,從而服務人民,滿足人民日常的生活的需求,滿足社會工業化的發展需求。
水工地質的工作涉及到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新社會潮流下的水工地質工作又增添了新的帶有時代色彩的內容。現階段水工地質的工作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礦產資源的采集與保護、新能源的研發、地質勘探的工作[1]。這些工作的內容使得水工地質工作形成了質的改變,也由于涉及到環境等方面的原因,在未來的發展中受到了國家和人民大眾的廣泛重視。
水工地質的工作服務的主體對象發生了變化,由原本的服務于政府轉變成了服務大眾。
水工地質工作經過了較為久遠的發展歷程,發展的體制和研究的內容也逐漸的具有了一定的規模,工作人員的素質呈現著整體提升的趨勢,各個部門的結構也在不斷的優化,職責分工明確,服務的質量也在逐漸的提高。但受到諸多的不利因素的影響,現階段的水工地質工作仍存在許多的問題,例如:項目資金的統籌、長遠發展的計劃與措施、研究以及發展的方面不明確、水工地質的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從另外的一個角度說,我國的水工地質的工作還有待于提升。
2 水工地質的未來發展趨勢
2.1 深化內部的改革,實現內部結構的完善
就目前我國水工地質的發展情況來看,水工地質的工作面對著資源環境的發展已經出現了發展瓶頸的趨勢,當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促進水工地質行業的深化改革,最大程度上的規避水工地質工作的方式,使水工地質的工作能夠有效的與當前的市場發展更好的結合,從而實現改革的進一步的深化和水工地質工作的進一步的發展,促進整體工作效率的提升。
2.2 更新新的發展理念,為水工地質的工作提供發展的平臺
更新新的發展理念是水工地質工作的必然趨勢,在傳統的發展理念中增添新的發展思想內容。促使基礎的理念模式能夠與新的發展的觀念更好的相結合,使其掙脫以往的束縛,進而實現新的突破性進展。但當前階段我國的水工地質工作仍舊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例如:政府的干涉手段造成了水工實際的發展進度較慢,無法滿足當下的實際的社會需要,且管理的手段缺乏合理性,使水工地質工作的發展空間受到了限制。在與現代的市場經濟進行融合之后,水工地質的工作的發展空間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擴展,服務的質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服務的范圍也逐漸的擴大,促進了新的水工地質工作的結構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2.3 學習先進的技術,促進生產效率的提升
社會每天在朝著新的方向發展改變,在科技化、信息化的發展時代,各個行業領域的合作也在不斷的加強。網絡、計算機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為水工地質的工作提供了發展上的幫助,且近幾年對水工地質的工作要求越來越嚴格,對相關方面的數據要求也原來越精確,例如:地質的測量數據、地質的勘探、環境等。新的遠程遙感技術在水工地質的工作過程中受到了重用。因此在當前的時代發展的背景下,相關的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并且嚴格的要求和管理水工地質的工作,進而有效的提升水工地質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3 特殊性質的土層結構
特殊性質的土層結構是由淤泥土、鹽漬土、紅粘土、膨脹土、黃土、凍土等主要的土質類別構成的。如表1所示。
4 工程地質勘測的基礎理論和施工的技術手段
工程的建設是以工程地質學作為主要的理論依據,采用勘察的手段對工程建筑與地質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和采集,從而進一步的了解地質工作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近幾年,工程地質的勘測手段被逐漸的普及,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比如:遙感技術的應用,在繪制工程地質地圖時能夠將詳細具體化的地質描繪出來;大口徑以及小口徑他的金剛石的運用等。
5 水工地質的研究方向
5.1 崩滑的地質的災害和非線性的評價理論研究
依據現有的系統工程和信息的工程理論作為研究的主要依據,對地質的結構內容、結構的特征以及繁雜的信息資源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與此同時,還要考慮到地質體的信號特征,采用信息工程的基礎理論對復雜性的信息進行分析解決,之后將傳統的手段與方法與新的額處理方式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實現災害性的地質信息的及時預警系統機制。
5.2 新的地質災害的評價體系與新的治理理論
針對復合型的材料的結構模型與崩滑地質災害的環節以及力學的關系特征進行全過程的研究模擬手段,對治理工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模擬以及成像技術。
5.3 精密的工程地質解析系統
精密的地質工程的解析系統的組成部分:三維的地質數據庫管理系統、二位或者三維的地質資料的分析解決,還有人機一體化的圖形分析、高精準度的分析成像技術,高精準度的預測分析技術。
5.4 災害的評價模式與3S技術
3S的技術手段在我國還處于初級的使用和研究階段,這種方式較適用于對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的管理和研究。GIS是3S的地理信息系統的核心技術,他主要使用在環境災害、環境的空間、工程地質信息的系統等關鍵性的地質工程領域[2]。總之,伴隨著工程建筑事業的不斷的發展與進步,我國在工程地質的研究上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涉及到的領域也呈現著逐漸擴大的趨勢。
6 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的水工地質工作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針對出現的相關的問題必須要及時的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和措施,將出出現問題造成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與此同時在水工地質工作在不斷的完善的過程中,要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針對出現的問題運用現代化的解決問題的機制進行科學合理化的解決。并且確立當前水工地質的工作任務,適應未來市場與環境的發展步伐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最大程度上的保證水工地質工作的順利開展,在追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時,也要實現社會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孝宗,李爽.論當代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J].河南科技,2013,(5):176.
[2]劉愛昌.探究當代水工環地質現狀及發展趨勢[J].低碳世界,2014,(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