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目前,我國的幼兒雙語教學正處于起步階段,幼兒雙語師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缺陷。作為培養幼兒師資的高等幼兒師范學校,面對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必須根據這種需求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課程設置,以適應我國幼兒園雙語教學改革對人才知識結構、能力要求的需求。通過采取各種不同的培養模式,以求盡快盡好的培養出高素質的幼兒園雙語教師。
關鍵詞:幼兒園雙語教學 雙語師資 培養模式 實施策略
一、采用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1、采用分層教學,實現幼兒師范學校幼兒雙語教學實踐培訓課程的有效教學。幼兒師范院校生源的多元化使得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高等幼兒師范院校的幼兒雙語教學實踐培訓課程(簡稱雙語課)中,實施分層教學應是當務之急。分層教學方法要求針對不同知識水平,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要進行因材施教。一個班級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情況明顯時就應該進行分班教學。比如分成A班,B班,C班等等。前人己經作了大量的有關分層教學的研究??偟膩碚f,實施分層教學時要特別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準確分析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要進行分層教學,首先要熟悉班級學生的雙語課學習實際情況,如英語基礎水平。此為“因材”。幼兒師范院校的學生入學成績,入學后的摸底統考成績,還有教師課堂的考察成績都可以為“分層”提供科學的判斷依據。第二,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標準不僅限于學生的英語成績,也可根據學生的各個層面的不同情況和問題進行劃分。學生的發展特點,不同的興趣愛好,甚至于其缺點都可以成為將其分成不同班級或小組的劃分標準。所分層次班級可以不限于A、B兩級,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將其分層進行的更加細致。當然這一定會給教師的教學管理工作帶來相當大挑戰。第三,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癥“治療”,即“因材施教”。教學中實施分層其用意是為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便于因材施教。對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具體的情況分析,找出其不足,如可將具體某項能力水平較低的設為一個班,在教學時對進行適當傾斜的專項訓練,或進行強化訓練。2、靈活選用教材,實現雙語教材的有效使用和建設。當前,幼兒師范學校雙語課教材選用中存在了諸多的問題。當然,幼兒師范學校在教材選用上歷來都是靈活多樣的,這也正是幼兒師范教育靈活性的體現。幼兒師范雙語教材的有效使用和建設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第一,從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實際需要出發,選取實用的,具有幼兒師范特點的新型教材。教材的內容應從學生的工作生活實際需要出發,注重其實用性。為學生畢業之后走向社會及工作崗位所需提供幫助。教材內容應淡化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的分量,而要加強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如英語的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鍛煉高等幼專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第二,精選教學內容,體現“夠用為度”的原則。幼兒師范學校雙語課教學的出發點是“實用為主,夠用為度”。這就要求在教材的選擇上下功夫。這就決定了幼兒師范學校在雙語課教學中要精選教學內容,教授經濟夠用的內容,實現幼兒師范學校雙語課的有效教學。第三,采用科學合理的教材。幼兒師范雙語課有效教學內容要根據語言學和教學的基本規律,遵循教學法則和語言規則??茖W合理的教材具體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內容新穎、編寫科學、形式優美的教材;其次,應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呈現立體感;再次,具有一定的廣泛性,盡可能多地在選材上涉及現代生活、文化、科技等內容,與日益發展的現實世界緊密相聯;最后,教材內容應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這是由學生的英語水平所決定的,具有較強的模擬性和實踐性的教材,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二、引入有效教學的觀念,實現高等幼專雙語有效教學模式
教學的改革首先是要改革教學方法,這是教學改革中很為重要的一步。首先是要轉變教學觀念。有效教學方法首先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尤其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因此,有研究者認為,在教學中,教師的職責現在己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因此就有“外語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的經典說法。仔細考察學生的實際需要,根據需要推動和鼓勵學生學習,進而實現其有效學習效果。
1、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保障課堂有效教學效果的實現。只有當學習的主體真正參與進來,即學生自己真正主動地開始學習時,才能真正達到其有效的雙語課學習效果。因為“外語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即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以此增強其學習英語的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導師”,有了興趣,能力也會逐步得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課堂有效教學效果的真正實現。2、采用雙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提高高等幼專英語教師的有效教學能力。雙語課教學取得成效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教師必備的教學能力。在師范院校雙語課教學中執行者是教師,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其直接關系著學生雙語課學習的發展與進步。雙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既包括向學生傳授和培養知識和技能的能力,也包括較強的組織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3、提高雙語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特別是在高等幼兒師范學校雙語有效教學方面的深入研究,實現對高等幼兒師范學校雙語有效教學的指導。我國目前高等幼兒師范院校的雙語教師普遍以教學任務為主,科研意識淡薄。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其科研的能力和精力相對有限。鑒于我國目前幼專院校雙語課教學研究的現狀如此,使得我國的高等幼專英語、雙語實際教學缺乏必要的,科學的理論指導。而我國目前幼專院校公共雙語課教學仍處于發展中的“摸索”期。幼專教師們可以一邊教學,一邊研究教學理論。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的同步發展中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志遠.兒童英語教學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 余珍有.應該讓幼兒學英語[J].學前教育研究,2002,(3).
[3] 郭衛東.論雙語教育的功能[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4,(3).
[4] 張婷.論學前兒童的雙語教育[J].濟南大學學報,2002,12(6).
[5]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基[2001]17號)[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