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劍
摘 要:我國的社會在不斷進步,體育事業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產業,這里逐漸凸顯的一個現象就是我國的足球水平還是不高,需要發展青少年隊伍來作為后備力量。農村學校在我國占有很大的比例,本文主要闡述了農村中小學校開展校園足球的必要性以及時代意義,以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學校 校園足球 必要性 發展意義
擁有世界第一運動美稱的足球運動,在全球的體育界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國家的足球發展后備力量中,青少年是很具有培養價值的群體。但是開展足球運動不單單局限于發達的大中城市,在農村學校開展與普及足球運動,也非常有必要,同樣是我國取得足球進步的基礎。開展校園足球運動,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村的學校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展,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
一、我國廣大農村學校校園足球的開展狀況
1.農村地區的體育運動場地缺乏,設施陳舊。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教學,最基礎的條件就是要有足球場地。然而,當前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學校,存在的普遍現象就是缺乏體育運動場地,尤其是足球場地,有的農村全縣大大小小幾十所中小學校,但是有足球場的只有3所學校或者更少。足球場地的匱乏,讓校園足球教學的開展遇到了瓶頸,這是一個凸顯的問題。對于有足球場地的農村學校,很多也是由學校周邊的農田改建而成,缺乏足球訓練的專業設施,學生的運動裝備與運動器械嚴重不足。
2.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的足球教練。在我國農村中小學,受到經濟、文化水平多種因素的制約,教師的工資水平普遍較低,本身體育教師就很少。很多的小學體育教師都是身兼數職,他們在教授體育課程的同時,還是小學語文或者數學老師,這樣就無法保證足球教學的專業性。足球教學很多是基礎性的理論教學,付諸實踐的非常少,而且足球課程的開設也比較隨意,沒有系統專業的指導。
3.沒有得到學校與家長的重視。除了受到經濟發展的制約,農村校園足球的推廣受限,還來源于很多農村學校的忽視,學生家長對足球的支持力低。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一般都是處于從屬的地位。尤其是足球運動,是一項對身體對抗性具有很高要求的運動,學生家長顧慮的是,自己孩子如果去參加足球訓練、足球比賽會受傷,影響學習。學校不重視,家長不贊同,讓校園足球在農村學校難以順利開展。
二、在農村學校開展校園足球的重要意義
1.踢足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國家足球戰略儲備人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具備一個好的身體,才能去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精神抖擻地去學習文化知識。但是根據最新的學生體質健康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態不容樂觀。尤其是一些農村地區的中小學,為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吸引生源,文化課程設置比例過多,對于體育課程不夠重視,導致很多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出下降趨勢。
相比其他的體育運動項目,農村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不需要購買昂貴的體育運動器材,開展起來具備很大的便利性。校園足球在運動的過程中,需要不時地變換動作,比如跳躍、加速跑、變向跑與急停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受到各種動作運動的刺激,增強學生身體的柔韌度、靈敏度與耐力,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學生在踢足球的過程中,通過循序漸進地掌握足球的運動技能,還能提高他們的參與熱情,把足球作為一項終身的體育項目來練習,這將會產生更加深遠的意義,為國家的足球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后備力量。
2.踢足球可以發揮情感紐帶作用,加深師生、親子的感情。足球運動是一項需要多人合作的運動項目,在農村地區,由于很多學生離學校比較遠,放學后就被家長匆匆接回家去,學生與老師之間只是在文化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才跟教師有接觸。開展校園足球運動,足球就可以充當紐帶作用,架起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成為感情溝通的使者。
如果是在放學期間組織的校園足球項目,家長還可以參與進去,跟自己的孩子與教師一起來踢足球。這樣教師、學生、家長在相同的游戲規則下,根據一個游戲規則來互動,會加深師生、親子的感情。而孩子們如果經常跟老師、家長一起參加足球比賽,也會讓他們體會到來自教師與家長的關愛,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被尊重,真正地體會到團結、友愛、互助的精神。筆者建議,農村中小學可以通過開展師生親子足球賽的活動形式,來組織學校的家長會,這應該是一種不錯的溝通方式。
3.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校園足球運動是班集體活動的重要組成環節,選拔球員與進行小組式的互助訓練的時候,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班級團隊的文化。班級是學校的一個分支,學生在參與足球比賽的時候,需要發揮班級團隊的凝聚能力,才能與其他的對手對抗。校園足球的運動過程,經常會發生隊員之間的肢體碰撞,產生一些突發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注意默契配合本方隊員,還要跟對方隊員做好溝通,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團隊協作、配合的習慣,同時還能幫助他們逐漸學會謙讓,懂得寬容,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推動素質教育順利實施。
總 結
綜上所述,在農村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具有深遠的時代意義,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豐富農村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為國家足球戰略儲備人才。目前在農村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受到了一些制約,因此,農村中小學的體育教師要開大對足球運動的宣傳力度,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爭取讓孩子們在廣闊的足球領域發揮才能,展翅翱翔。
參考文獻:
[1] 劉昭.開展校園足球活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5).
[2] 李人可.“足球進校園”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內驅力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8).
[3] 馮瑞,王榮.新機遇下校園足球發展策略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6,(3).
[4] 劉世宏,陳海.發展校園足球現存主要問題及改進策略[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