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霏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得到快速發展,當前,中小企業逐漸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提供了無數的就業崗位,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因此中小企業的誕生與發展具有非凡的意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新形勢下中小企業過快的發展使得其經濟實力的增長與其內部制度的管理更新出現錯位,大多數中小企業只是追求公司的短期經濟效益,卻沒有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提高長期經濟效益中的作用。本文將從中小企業及財務管理的相關概念出發,分析所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研究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中小企業
1.概念
中小企業通常指規模較小或處于創業或成長階段的企業。與行業大型公司相比,它們是人員規模,資產規模和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經濟單位。
2.中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中小企業可以緩解就業壓力
大多數中小企業技術起點較低,投資成本較低。創設相對簡單。同時,它可以吸收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這有利于促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
(2)中小企業振興地方經濟,協調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域,中小企業已主導地方經濟,尤其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小企業群。所以我們要鼎力促進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以促成鄉鎮公司經濟的開發,從而推進中西部共同發展,實現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區的協調發展。
(3)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力軍
中小企業不僅促進了公司間的競爭,而且促進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在市場流動中會采取自由競爭的模式來自由發展。他們之間不僅是相互之間的競爭,還會與市場經濟體制中存在的壟斷公司進行競爭。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
1.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
財務管理是公司發展的核心力量,對提升公司發展水平和方向都具有領導和輔佐作用,財務的根本工作是:做好有關財務工作的控制、核算、收支計劃,剖析和考核的工作機制,按照法律籌集資金,協調各方財務關系,有效利用資金,協調公司經濟關系的各個方面,最終實現公司經濟效益最大化。
2.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利潤最大化是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中小企業無法像上市公司具有清晰的價值指示器,只有在被收購時才能將其價值用貨幣體現出來,但這種方式在一般的財務程序中無法觀測,假如定位“公司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對日常財務管理沒有實質性作用。因此,中小企業把“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
二、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有限
融資方式有多種,而其中的首選是企業的自有資金,其次是銀行的信貸。但是,中小企業自身資本實力不足,自有資金缺乏。其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而且難以吸引其投資與借款,即便銀行同意批準其貸款,也會由于風險較大而增加貸款的利率,進而增加了其融資的成本。同時,受我國傳統經濟體制和國家政策的影響,非國有性質的中小企業在融資時也受到區別對待。
(二)資金基礎薄弱,投資能力弱
中小企業資金薄弱的主要原因是融資渠道單一,薄弱的資金基礎使得此類企業在開展投資時,更加重視投資回報,對于自身規模的擴大并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最后,在實際開展投資時,中小企業的盲目性比較大,無法對其投資的方向準確的進行把握。同時,中小企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的加工企業,相對于知識密集型企業而言,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利潤本身就很低,產業層次低,科技含量少。
(三)財務控制薄弱,組織機構不健全
在制度建設方面,中小企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完善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控制程序不規范,仍處于簡單的開放型的管理模式之中。當前許多財務管理模式都屬于靜態的,這種模式缺乏企業發展所必須的動態性。財務組織機構不健全,權責過于集中,導致各項財會工作的開展缺乏有效的依據,并且未能明確財務人員的職責與財務部門的權限等,由此也導致了該項工作的開展過于混亂。
(四)管理模式較落后,管理人員經驗匱乏
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勢必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權集中在少數高層管理者手中,尤其是家族式企業,企業的發展對個人高度依賴。同時,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普遍比較缺乏現代化管理經驗,他們的思想中并沒有對企業管理形成系統的體系,看重企業短期的收益和利潤,忽視企業負債對長期資金流入的影響,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步發展,導致企業退出市場。
三、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所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拓寬中小企業籌融資渠道,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首先,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適當降低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限制條件,增加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數量。其次,政府和相關部門還可以在一些方面給予中小企業支持,鼓勵而不是打擊他們在金融市場融資。例如,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并免除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提供專項資金等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提高中小企業的投資能力,明確財務目標
融資渠道單一和資金基礎薄弱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對其財務管理的質量產生的影響非常大。由于此類企業的規模偏小,難以應對出現的市場風險,需要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重點投資一些風險低且期限短的項目,以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并促使其融資渠道不斷拓展,最終實現融資能力的增強。
(三)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控制
解決中小企業籌資融資難的重要途徑是提高中小企業的自身素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設立明確分工的財務管理崗位,同時管理者要加強關注企業經濟賬目的核算,防止經濟賬目的錯算、漏算,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以達到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目的。
(四)改變傳統經營管理思想,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財務管理有屬于其自己的方法,通過各種類型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掌握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給企業帶來先進的發展方式。企業的財務管理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而管理者決定了企業的存活壽命和存貨方式,所以只有提高了管理者的能力,改變他們落后的思想方式,才能改變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和經營方法,才能增強他們的市場競爭力,才能使這個企業在行業中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嚴志剛.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若干思考[J].財會學習.2016(09)
[2]孫曉燕.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17(28)
[3]曹靜.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國企研究.2017(24)
[4]扈萌萌.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策略探究[J].中國高新區.2018(04)
[5]王德軍,曹鴻飛.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經濟.2018(03)
[6]周毅誠.探究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8(06)
[7]謝紅.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