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林
【摘 要】近幾年,我國BIM技術發展迅速,但東西部地區發展很不均衡還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分析了國內東西部地區BIM技術發展現狀,總結了影響BIM技術不均衡發展存在的主要因素。為政府推動BIM技術在國內的發展提供一定參考意義。
【關鍵詞】BIM(建筑信息模型);建筑業;影響因素
一、引言
我國建筑業規模巨大行業發展迅速,但建筑行業作為我國的經濟支柱型企業,存在著產業集中度不高,信息化水平較低等問題。近些年BIM技術的出現,為實現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精細化管理與信息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目前我國BIM技術已經逐漸應用、滲透到設計、施工、運維等階段,但發展卻呈現出東西部不均衡的特點。相較于西部重慶四川等地區,東部上海、香港、廣州等地方BIM技術的應用要更加成熟,這不利于BIM技術在我國的大力推廣。
二、我國東西部地區BIM技術發展現狀對比
(一)在科研方面
早在2009年,香港便成立了香港BIM學會。2010年,香港的BIM技術應用目前已經完成從概念到實用的轉變,處于全面推廣的最初階段。香港房屋署自2006年起,已率先試用建筑信息模型;為了成功地推行BIM,自行訂立BIM應用標準、用戶指南、組建資料庫等設計指引和參考。這些資料有效地為模型建立、管理檔案,以及用戶之間的溝通創造了良好的環境。2009年11月,香港房屋署發布了BIM應用標準。香港房屋署提出,在2014年到2015年該項技術將覆蓋香港房屋署所有項目。
2007年,臺灣大學與Autodesk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重點研究建筑信息模型(BIM)及動態工程模型設計。2009年,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成立了“工程信息仿真與管理研究中心”,并與淡江大學工程法律研究發展中心合作出版了《工程項目應用建筑信息模型之契約模板》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系也于2011年成立了工程資訊整合與模擬(BIM)研究中心[1]。
Ding和Jin[2]等人研究提出,以前關于BIM在中國的運動、實踐和實施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廣東和上海等東部地區。而在這些欠發達地區(例如重慶、四川等),對調查BIM實施的研究還不夠充分。
(二)在實際應用方面
香港房屋署自2006年起,已率先試用建筑信息模型。為了成功地推行BIM,香港房屋署自行訂立BIM標準、用戶指南、組建資料庫等設計指南和標準。2009年11月,香港房屋署發布了BIM應用標準。廣州地鐵2014年通過上海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與之合作的企業級BIM咨詢項目,打造了廣州地鐵的企業級BIM標準,此標準還將升級成廣東省BIM標準,目前正在申報過程中。上海迪士尼有70%的建筑依靠BIM進行電腦設計、文件編制和分析,通過在整套系列項目中應用BIM,設計和施工時間相近的項目之間形成了一定的協同作用。
據中國BIM應用價值研究報告(2015)[3]指出,上海有32%的項目中應用BIM技術,領先于全國各地,華北地區(28%)和華南地區(26%)緊隨其后;北京地區有20%的項目采用了BIM技術,預測在未來幾年將出現應用率的迅速提高。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2017年二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4],2017年二季度,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中,全國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的工程項目共計616個,平均每個省市19個BIM項目。其中上海、福建、廣東3省(市)應用BIM技術工程項目較多。重慶作為內陸唯一的的直轄市,在2017年第二季度,沒有任何BIM參與建設項目。
目前BIM主要是在我國在香港、臺灣有大范圍應用[5],其次是上海、廣東、北京等東部沿海一帶等核心城市,西部重慶、四川等地BIM發展進度相對較慢。重慶、四川作為中國內陸建筑市場蓬勃發展的最大都市城市,在實施BIM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
三、國內BIM發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總而言之,BIM技術在我國的整體發展比較迅速,特別是近兩年,相關部門機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BIM發展的政策,但是BIM技術在二、三線城市的發展狀況卻不容樂觀。影響BIM技術在我國的發展不均衡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區域環境因素
BIM技術最早在英國、美國發展較快,我國從02年開始,才逐漸發展起來。在東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首先是香港、臺灣以及沿海經濟帶等地區,有更好的地理位置和對外開放的經濟環境,能更快地接收新技術并參與BIM項目實踐。而西部地區受到地理位置限制,發展步伐稍晚一些。
(二)政策因素
我國各地區對BIM技術的推廣重視程度不一,部分地區對建筑業BIM技術的推廣應用重視不夠,未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我國16年有1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已出臺了推進BIM技術應用的相關政策文件,其中有10個都是在東部地區,只有云南和湖南是內陸城市。
(三)技術因素
BIM技術應用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逐漸積累和推進的過程,各地區BIM技術水平總會有高低差異。東部地區在BIM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抓住了先機,因此有更高的技術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四)經濟因素
在我國區域經濟不平衡的背景下,東西部經濟發展差異大,這導致房地產經濟的差異性,各地區對BIM技術的重視程度不一,發展程度與經濟背景也不盡相同,這是BIM技術發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
(五)科研教育因素
BIM技術的推廣效果很大一部分取決于高校教育與培訓推廣是否到位,現在很多高校都還缺乏BIM先關的專業性課程,這不利于BIM技術的普及。
四、總結
國內BIM的應用市場還很廣闊,但受到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導致BIM在我國發展不均衡,這不利于BIM在國內的進一步推廣。并且其影響因素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也在隨之而改變,BIM在我國的應用推廣以及影響因素仍然是BIM研究和實踐的核心問題。國家應該考慮到我國的基本國情,從整體上把握BIM技術的發展規律,做到有區別地逐漸推進。同時,各地方政府需要綜合考慮到地區具體因素,制定適合本地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這能更好推進BIM技術的普及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占省,趙雪峰,周君,蘆東.BIM技術概論.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6
[2]Jin R, Hancock C, Tang L, et al. An empirical study of BIM-implementation-based perceptions among Chinese practitioner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17, 33(5).
[3]StephenA.Jones,HarveyM.Bernstein.中國BIM應用價值研究報告-2015 [R].上海:歐特克有限公司,201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2017年二季度全國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R]. 北京:, 2017.
[5] 李國榮, 薛立, 金益民. BIM在中國的發展困境及對策探討[J]. 科學技術創新, 2016(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