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行業企業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對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多要求。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基于企業項目導向的課程設計,要進一步提升人才供需契合度,實現企業用人標準和學校人才培養標準的無縫對接,對提高學生就業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意義重大。基于此,文章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UI設計》課程設置現狀進行了分析,主要探索了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UI設計》課程改革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UI設計;課程改革
高職院校一體化課程改革背景下,在人才培育領域,學校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向教學研一體化方向轉變。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UI設計》課程改革作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基礎,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筋骨,緊密結合市場經濟,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激發了其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UI設計》課程設置現狀
高職UI設計課程知識結構存在問題。學校的高職UI設計課程只講了關于UI設計的知識,而沒有考慮與之相關的計算機知識。UI界面設計課程主要設計的就是計算機軟件的界面,主體內容是計算機軟件,它就無法脫離計算機。高職藝術設計專業《UI設計》課程知識體系應該與計算機緊密聯系形成網狀結構,而不是單獨存在的分散結構。部分高職院校在設置《UI設計》課程時,不關注與之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導致課程體系之間相互脫節,《UI設計》課程體系混亂,影響學生《UI設計》課程知識的吸收。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UI設計》課程改革路徑
(一)完善課程大綱設置
首先,完善課程理論體系,縮減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的差異。高校可以將情感化設計理論作為指導依據,使課程理論體系更加符合高校教育和業界的理論基準。充分將情感化設計理念融入到《UI設計》理論教學與實踐結合,使學生既能立足于用戶需求,又能將界面設計和交互設計實現為產品。掌握情感化設計理論并能夠產出設計,滿足行業對人才能力范圍的基本需求。其次,基于行業需求完善課程實踐環節。學校可以將與交互設計、用戶研究等密切相關的實踐環節(如情緒般設計、情景觀察、用戶行為流程分析等)合理設置在教學體系中,讓學生充分掌握最為核心的研究與實踐方法,使課程改革與行業需求做到無縫對接。
(二)創新教學手段
高職院校《UI設計》課程改革的實現需要創新《UI設計》課程教學方式,學校可以從豐富方法、引入競賽、舉辦展覽這三方面突破創新。首先,高職院校《UI設計》課程教學可以與互聯網媒體、微信、信息化教學系統等聯合展開,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頭腦風暴等形式豐富教學手段,從而激發學生對《UI設計》課程學習的熱情和創作靈感。其次,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舉辦相關展覽活動進行《UI設計》課程教學方式創新。UI的設計展覽能夠幫助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在UI設計展覽中可以啟發學生的設計思路,提醒學生操作細節,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后,高職院校可以引入UI設計競賽的機制,讓學生獲得實際操作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高職院校還可以將設計競賽內容引入到《UI設計》課程中,以此將實踐性與UI的設計展覽能夠幫助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
(三)完善評價機制
評價是對整個課程教學活動過程與結果的考量,為后續課程設計優化提供了信息依據。完善的評價機制應建立多元化參與主體、綜合化考核項目,要求客觀反映師生教學實際,并通過一系列數據反映出來。基于企業項目導向的UI界面設計課程考核,不僅僅是針對學生,包括知識水平、能力素質等,同時亦針對教師,包括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關鍵要素。首先,教師應認真觀察學生完成企業項目的表現情況,并深入分析其背后折射出的學生綜合素質水平,在肯定其成長的基礎上,指出其中不足之處,激勵他們為之不斷奮進,同時認真聽取學生意見或建議,提高教學服務與需求的契合度。其次,學生分組上臺用PPT展示最終成果,然后組與組直接進行互評,讓學生也參與評價。最后,院校也應組織企業介入學生考核,以更加客觀、專業的角度審視項目完成情況,借此無限接近市場經濟發展需求,為企業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支持。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UI設計》課程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各高職院校要加強對藝術專業《UI設計》課程的改革,深度解析課程改革價值和要點,結合UI界面設計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課程改革實踐建議,促進高職院校藝術專業《UI設計》課程改革目標的早日達成。
【參考文獻】
[1]譚恒松.淺談《軟件UI設計》課程多元化學習共同體的構建[J].福建電腦,2015,31(12):63+92.
[2]王志芬.視覺UI設計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教學探討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13):100-101.
[3]張劍.藝術專業UI設計課程現狀與改進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4(1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