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要】目的 探討支持性心理護理在臨床上對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所起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80例,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常規護理加心理支持,采用量表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統計學評價。結果 出院后1個月來院復查時再次進行問卷調查,兩組患者GQOLI-74 評分比較,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理支持護理能提高兩組患者慢性淺表性胃炎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改變其抑郁和敵對等情緒,對慢性淺表性胃炎人的治療能起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慢性淺表性胃炎;心理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9..02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胃腸疾病綜合征,作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之一,隨著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近年來其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慢性淺表性胃炎其主要臨床特征表現為早飽、惡心、胃痛、胃脹、上腹飽滿、嘔吐等,輕者長期自感不適,重者明顯影響日常生活[1]。由于慢性胃炎的治療所需費用高、治療周期長,且臨床根治率低,這易于造成患者心理負擔的加重,因此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將對該病的治療起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文選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問卷調查和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心理支持組在慢性胃炎護理干預上取得理想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80例,男47例,女33例,年齡20~56歲。所有病例均符合目前國內提供的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診斷標準:①具有早飽、暖氣、胃痛胃脹、惡心、嘔吐等上腹癥狀超過4周;②纖維胃鏡檢查發現胃貓膜充血、水腫、貓膜斑點糜爛或出血;③x線、B超、實驗室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排除胃鏡檢查有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內腫瘤患者、合并有肝膽胰腺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所有研究對象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采用柴胡桂枝湯加減治療;對照組40例,采用有效西藥治療,兩組間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護理干預方法
兩組均進行全程跟蹤護理,對照組30例給予常規護理和常規治療;觀察組30例除常規護理和治療外,還給予心理支持護理干預。支持性心理護理包括:①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建立健康合理的信念,同時,幫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礙、積極配合治療。②病人互助護理:組織患者之間交流談心,相互傾訴治療體會和存在的困難,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③家庭支持性護理:爭取家屬的支持與配合,指導家屬多積極鼓勵支持患者,在各方面對患者給予精神支持,幫助患者度過難關。
1.3 評價方法
采用GQOLI-74量表[3]對兩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物質生活、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4個指標共20個因子。兩組患者均在入院第1~2天行問卷調查,陳述問卷意義和利弊。評價方法:住院期間和出院時及以后分別對兩組患者行GQOLI-74問卷調查,比較干預前后的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軟件SPSS 18.0進行x2檢驗、t檢驗,所有數據用x±s表示,P<0.05表示統計學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GQOLI-74 評分比較結果
兩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來院復查時再次進行GQOLI-74問卷調查,比較干預前后的評分。見表1。
3 討 論
作為與病人接觸較為密切的護理人員,不僅需要了解病人的這些心理變化,而且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及不同經濟收入的病人較為關心的問題要予以耐心、細致的解釋說明,使得病人對醫護人員有信任和依賴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更好地配合治療,因此護理人員對他們的心理支持和干預是必要和必須的。
綜上所述,護理工作是慢性胃炎防治三大環節即登記、治療和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部份。“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本研究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可能與我們注重疾病治療的同時,配合采用的綜合心理護理措施有關。
參考文獻
[1] 劉衛紅.慢性淺表性胃炎中醫證型與胃私膜保護因子的相關性分析[J].北京中醫,2012,26(1):21.
[2]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2002:151.
[3] 唐艷萍,姚宏昌.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心身綜合治療的研究.中華消化雜志,2013,22(4):249.
本文編輯: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