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四海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層醫(yī)院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急性期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對其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觀察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的方式進行臨床治療,對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加上針刺治療的形式對其進行治療,分別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比較。結果 經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程度全部都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針刺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能夠取得顯著的療效,能夠減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情況,在臨床治療領域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關鍵詞】基層醫(yī)院;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臨床治療分析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1..01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物質生活的滿足導致了人們患病概率的提升,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增加,提升了人類的死亡率,高血壓的影響,不僅嚴重威脅了人們生活的健康,還會給親人和朋友造成一定的煩惱,若是患者出現(xiàn)腦出血,則會產生嚴重的并發(fā)癥,所以基層醫(yī)院需要強化治療患者高血壓腦出血的手段,從而保證及時對患者進行救治,以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患者60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對其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26~90歲,平均年齡為(40.12±7.23)歲,所有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患者都經過CT檢查確診病情,患者中共包含基底節(jié)出血患者22例,丘腦出血患者15例,鬧葉出血患者13例,腦干出血患者4例,小腦出血患者3例,腦室出血患者3例,其出血量均小于30 mL。經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治療的方法,首先保證患者的呼吸道呼吸通暢,在讓患者枕著冰袋的情況下,進行合理的脫水處理,以減小患者的血壓,進而給患者吸氧,需要對患者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進行合理工藝,對患者的酸堿度進行中和,還需要對電解質和水平衡進行控制,此外,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激性潰瘍和感染情況進行監(jiān)控,對患者的血糖和血壓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如上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還需要采用消過毒的28號1寸毫針刺入患者的皮下組織,對患者的患側曲鬢穴進行透刺,針刺入的深度以0.8寸為宜,速度為每分鐘200r,針在患者體內停留的時間應該以30 min為最佳,且在留針的過程中需要對針進行兩次捻動,保證每次捻動五分鐘[1]。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療效的總有效率為9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兩組患者經過治療之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都有明顯好轉,但是實驗組患者的好轉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如表2。
3 討 論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也不斷增加,運動的減少和生活習慣的不規(guī)律,導致人們患有高血壓腦出血急性期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其疾病具有高死亡、高殘疾、高發(fā)病等癥狀特征,由于這類疾病的病理復雜,對患者的神經損傷比較大,所以在常規(guī)醫(yī)院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針刺對患者進行輔助治療,不僅能夠患者患者的痛苦,還能夠獲得顯著的治療效果,其對患者神經功能減損程度的修復程度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差異明顯,具有一定的統(tǒng)計學意義,在臨床治療領域具有十分積極的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彭 波,王 波,付玲玲.基層醫(yī)院采用鉆顱碎吸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觀察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07:171-172.
[2] 葉知珞,涂漢華,謝明德,羅敏德,梁偉梅,梁嬰珍,何 埃,陳 剛,吳賓城.基層醫(yī)院高血壓腦出血微創(chuàng)化、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治療方案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9:281-282.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