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麗
【摘要】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筆者認為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學生才會用心去學、主動去學,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數學知識水平。本文主要論述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 培養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130-01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發展他們的能力,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睆倪@些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教育改革對于學生興趣的重視。如果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數學教學變成枯燥的解題訓練,顯然是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厭煩和恐懼之情。因此筆者認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一、結合實際學數學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做的數學題許多都是人為地為了解題而解題設計的單純的題目,雖然有些題目的題材來自生活之中,但是其內容已經加入了諸多不切實際的假設,成了賣弄學問的工具。對此,學生只要從出題者的立場考慮,把相應的方法或公式套過來再注意細節稍加改動就行了。這儼然成了學生與出題者的“心理戰”。當然,這種學術精神值得贊揚,但是筆者認為這種學習方式并不適合義務教育階段,其結果只會導致多數學生對數學漸漸失去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量將數學知識以我們現實中常遇到的問題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他們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數學的趣味性。例如,筆者在讓學生做平方差的計算練習時,拿來了重量為96克的松露巧克力,并告訴學生每克價格是1.04元,然后扮演一個忘了帶計算器的斤斤計較的商販,讓學生來買,而且錢款要分毫不差。于是,學生們稍加思索就很快利用平方差的原理算出了96×1.04=99.84(元)。其計算過程為:9.6(十克)×10.4(元)=(10-0.4)×(10+0.4)=102-0.42=100-0.16=99.84(元)。在這個買巧克力的生活情境中,學生們生動而形象地體會到了平方差公式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并且鞏固了相關知識,靈活地掌握了運用方法。由此可見,結合現實生活是非常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手段。
二、開展數學實驗課
筆者認為“實際操作”是提高學生數學興趣,加深和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如果沒有實際動手操作的環節,那么數學知識永遠都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僅靠學生的死記硬背是很難牢固掌握的。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使學生通過手、眼、腦的配合去感知數學知識,則可以大大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能夠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比如,筆者在幾何課上,讓學生訓練證明題。此三角形中∠1為AD與AB的夾角,∠2為AD與AC的夾角,證明過程如下:
作∠BAC的平分線AD,在△BAD和△CAD中,
∵∠B=∠C,
∠1=∠2,
AD=AD
∴△BAD≌△CAD(A.A.S)
∴AB=AC(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于是得到: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簡寫成“角對等邊”)
在證明之后,筆者又安排學生利用量角器將牙簽或筷子等長條形物品擺成兩角相等的三角形,然后測量其兩個邊是否相等。在經過實際動手操作后,學生們證明了剛才的推理,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不僅鞏固了知識,還在使用工具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產生了興趣。所以說,數學教師應當將實驗課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形象地體會數學的生動與樂趣,從而去除對數學抽象和枯燥的印象。
三、增加鼓勵與表揚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語言的激勵對于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當學生在學習和練習中取得一定的進步時,如果教師能夠及時做出表揚,就可以顯著地增強他們的成就感,這種感覺能夠持續地刺激他們興奮起來,久而久之在條件反射的作用下使他們對數學產生強烈的興趣。筆者本人就曾經在教學過程中多次表揚進步的學生,也經常鼓勵遇到學習困難的學生,在經過多次的表揚和鼓勵之后,他們逐漸在精神上對筆者產生了信任,相信筆者能夠帶領他們共同克服困難,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不斷進步??梢姡谶@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受到了表揚和鼓勵,還增進了學生和教師之間在情感方面的互動交流,這一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傊處煵皇墙虒W機器應當多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從而提升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現實問題、增強現實動手能力以及多運用表揚和鼓勵的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創新,探索出更多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方法,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本忠.興趣與動機——初中生數學學習心理及調整探究[J].考試周刊,2017(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