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體育課程是一項基本課程,素質教育對于高等體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嚴重影響了高等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本文在分析當前高校體育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 體育 教學改革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218-02
1.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針對性不強,學校對于體育教學重視度不足,體育教學目標不明確,大多數高校體育生的體育教學與非專業體育生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比較雷同,沒有突出專業性和針對性。學生對于體育學習興趣也不高,體育課成為很多學生嬉戲玩鬧的休閑時光,體育教學難以取得成效。
高校體育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整體上來看,高校體育師資隊伍水平還有待提升。體育教師水平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對于體育專業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能力上,這些因素共同導致高校體育教學缺乏成效,學生體育學習興致不高,體育教學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
此外,高校在體育教學形式上也比較單一,很多高校體育教學主要以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相關體育活動為主,對于專業知識和技巧的訓練不足,學生難以在體育鍛煉中掌握精準的體育運動技巧,難以實現體育競技能力的提升。學校在開展相關體育競賽方面也欠缺組織,活動缺乏吸引力,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2.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2.1重視體育教學改革,創新體育教學思路
目前高校對于體育的重視度要不斷提升,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和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性。各高校要積極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抓住全社會重視體育、參與健身、追求健康的歷史機遇,不斷探索新時期高等院校體育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以更加良好的精神風貌迎接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和體育工作變革。高校體育教師可以以說課、研討、交流討論等形式,就《學校體育學》和《體育教學論》的課程資源建設、教材編寫、教學方法的應用等具體問題進行廣泛深入探討,為進一步強化《學校體育學》《體育教學論》課程建設水平,不斷提高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全民健康”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2.2重視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升體育教學質量
高校人才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健康的身體,良好的體育文化素養,是高校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適應未來職業的前提和基本保障,而高校體育教師的體育素養高低直接影響體育課的質量和學校體育工作的水平,通過開展體育教師培訓影響和帶動整體體育教師素質的提升很有必要。在學校各級領導和各部門共同努力下,高校可加強學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培養,通過開展教師專業技能培訓活動,讓教師們交流推廣優秀的體育教學經驗,實現體育教學技能的提升。
通過培訓,使參訓體育教師基本掌握相關體育項目科學訓練理論與實踐教學方法,掌握現代體育訓練的基本方法與手段,更新執教理念,完善知識結構,學習、掌握裁判規則,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相關體育項目教學與課程執教能力,掌握體育相關競賽(聯賽)設計、體育競賽規則等的工作能力。
2.3創新體育教學形式,積極組織開展體育賽事
為進一步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切實提高高等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和體育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斷提升,推進高等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改革,為大力實施“學生體魄強健工程”提供師資保障,高校在體育教學改革中可以更多的組織開展相關的體育賽事。高校要不斷采取措施促進體育教學工作的蓬勃發展,推進體育教學改革,校內校際體育運動積極開展,學生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各高校要繼續加大體育教學改革創新,強化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鍛煉,深入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積極組織舉辦足球聯賽、籃球聯賽、兵乓球賽、瑜伽活動、冬季長跑接力賽、校園體能達人賽等豐富多彩的校園賽事,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在各級各類體育賽事中鼓勵學生創造佳績,通過創新改革促進高校學生體育技能和素養的不斷提升。
3.結論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時代對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須重視體育教學改革創新,認識到自身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不斷提升體育教學成效,提升學生綜合體育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廣華.“國際專業認證”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理論分析[J/OL].現代交際: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010.C.20170928.0040.024.html.
[2]黃喜燕.從陽光體育運動視角下探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教學模式的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3):4+25.
[3]朱永紅.中外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分析以及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創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9):195
-196.
作者簡介:
伍凌君(1983年10月-),男,湖南永州人,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