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蕾
【摘 要】 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創新教學方法成為了廣大數學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 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本文主要從教學方法的創新方向著手,以期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將現有問題有效解決,幫助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要求
1、教學方法要聯系生活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生活化,從實際生活出發,展開對教學內容的有效講解,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
2、培養學生創造力,激發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摒棄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從教學內容和目標著手,豐富教學形式和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
3、把握特點,因材施教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所面臨的每個對象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個性特點和學習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別。在這種情況下,若想從根本上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就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而是應該根據每個主體的學習能力和特點因材施教。尤其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習,不僅好奇心重,而且對新鮮事物具有很強的探索欲,這就要求教師要采取更多形象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使教學問題形象化,幫助學生掌握和了解。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
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需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從學生興趣出發,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進而將學生的主動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比如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學習能力相當的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
傳統模式下的教學活動之所以無法收獲較好的學習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學課堂氛圍過于枯燥、乏味,學生的主動性無法充分發揮導致的。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視為課堂主體,以學生的需求出發,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提高學習質量。
3、利用多媒體教學來豐富教學形式
在信息化技術廣泛普及的今天,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主要手段。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可以促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充分了解和掌握。比如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簡筆畫、畫像或是視頻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地被激發,從而提高了數學教學課堂的積極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多媒體技術具有諸多優勢,但它不能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只能作為輔助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
【參考文獻】
[1] 徐昌斌.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 小作家選刊,2016(19).
[2] 龔相軍. 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 新課程(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