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斌
學生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的幸福,教師需高度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習慣是怎樣形成的呢? 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就必須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抓起, 這是培養習慣的著力點, 也是培養學生的落腳。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們很多教師, 特別是班主任教師, 往往只抓學生學習方面的習慣, 忽視了其他方面行為習慣的培養, 這樣既不利于學生成長, 也不利于學生做人的養成, 更不利于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試想一個學生能夠天天保持被褥疊放整齊,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文明禮貌待人, 他沒有一定的恒心毅力行嗎?而有了恒心和毅力用到學習上去,同樣對學習也是一個促進, 它們之間是相互滲透不可分割的, 片面的強調學習,只能培養學生的雙重人格,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 所以,我們抓學習習慣, 而不能忽視其他行為習慣, 否則, 我們除了不少力, 收效卻甚微。 如何去培養良好的習慣呢?
一、良好的習慣包含著很多內容
我們可以圍繞一節課的各個環節來闡述其中的幾點。處理一節課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環節: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下復習鞏固-練習、作業、測試-反饋補救等六個環節, 這就要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課上認真聽講的習慣, 記筆記的習慣,及時發問的習慣,主動學習的習慣,課下復習的習慣,認真獨立及時作業的習慣,對照作業測補救的習慣,還有學完一節課進行總結歸類探求方法、升華經驗的習慣等。我們可以利用班會的時間加強學習,具體落實。做好了這些也就培養出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明確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我們要明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要遠比學生考個高分重要得多,良好的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成就一個人的一生,讓學生受益終生。 我們應該致力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而不是片面追求高分。對于一個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比考一個高分還值得我們去贊賞,對一個班級來說,班內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建設要比單純學習成績好重要得多。所以有經驗的班主任致力于班級良好習慣的培養,致力于良好班風的建設和濃郁學風的形成。
讓學生明確良好的習慣,就是決定命運的上帝,要站在決定自己命運的高度,去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學生真正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他才有可能去有意識的培養。
三、培養良好習慣,抓好過程管理
對學習常規,我們天天都在抓, 如果我們一時間面面俱到,事無巨細,有可能一下子抓不起來,我們可以采取化整為零的辦法,一段時間內突出一項重點,加強落實,其他的不是不要求,只是我們有所側重,重點落實一個側面,逐漸形成習慣了,再加上一項,從而是學習各個環節忙而不亂,緊而有序。同時要引導學生,立足于每堂課的每一個小的環節,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去把握,抓好了現在就抓好了未來,抓好了局部也就掌握了全局。從每一個環節,每堂課抓起,這就是具體到細處、小處抓良好習慣的培養,這正體現了長計劃短安排的原則,難事做于易,大事做于細。同時要注意運用及時評價和即事評價的方式,加強過程評價,激勵學生進步,對每天表現好的進行表揚,讓學生品嘗成功的愉悅,強化良好的行為。督促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使其成為提高學習效率的源泉。
四、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任何良好習慣的形成都要經過反復多次的鍛煉,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的去做是不能形成習慣的,要持之以恒。要學會持之以恒,就要目標始終如一, 不能見異思遷。面對每天的預習、復習、測試,重復單調而有枯燥無味,就算堅持一段時間,測試成績也不見得立竿見影,如果一兩次失敗有讓學生失去了信心,使正確的做法得不到堅持,良好的習慣就很難形成。因此要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 培養學生堅持到底抵抗挫折失敗的能力,要激勵學生耐得住勝利前的寂寞,經受得住勝利前的失敗。魄力不如毅力,決心不如恒心。因此我們老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平日要做好監督與引導, 提醒激勵學生堅持下去, 不可半途而廢。
五、抓住主要矛盾,創設一種氛圍,讓全班學生都動起來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對成績理想的學生來說比較容易,對學困生來說則是一個難題。這樣我們老師要善于去抓主要矛盾,抓住薄弱環節,對學習成績暫時差的同學可以采取“任課教師包一個、班中優生帶一個、班內小組轉一個”的方式,讓成績優異的同學同這部分學生結對子,實施“優生帶動”策略,幫助這些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部分學生一旦規范,班內良好的氛圍就開始形成, 這對有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促動。這樣我們可以從 A類生良好的習慣的培養作為切入點,先抓這部分學生,然后,利用這部分學生, 轉化培養一部分學困生,帶動中間生,使全班學生得以控制、提高。
六、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個人的工程,需要全體師生多管齊下,齊抓共管。各任課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學生學習行為評價表,通過任課教師對課堂的評價,反饋到班主任手中,及時了解情況,做好調控。班主任還要通過任課教師例會等形式,做好同任課教師的溝通,確定階段時間內重點培養哪種學習習慣,使班級意志得以貫徹實施。這樣每堂課的情況班主任都能把握,我們的意志任課教師又都能貫徹,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合力,班主任不再孤軍奮戰,而是每位任課教師都在抓,每節課都在落實,每節課都在抓良好的學習行為,這就使良好學習習慣的建設形成了連續性和序列性,效果自然更明顯。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