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簡單易學, 使用率高,國際通用,在世界各種語言中使用范圍最廣。而英語和漢語在語音、語法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諸多差異,為避免產生中式英語,高校的英語文化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校英語文化教學的質量得以提升。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和限制,高校英語文化教學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在此前提下筆者將針對高校英語文化教學進行分析,同時對其變量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校;英語文化教學;變量
【作者簡介】黃迪,哈爾濱石油學院外語系。
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高校想要掌握英語不僅只停留在語言層次,更應該學習其文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英語交際能力。高校英語文化教學不僅關系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更與學生踏入社會后的工作及生活息息相關。本研究將對高校英語文化教學的實際情況和變量因素進行詳細分析。
一、對高校英語文化教學變量因素的探究
1.教師人員變量探究。教師是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是英語文化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水平能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好的教師能夠激發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但當下高校教師教學水平大多達不到要求,因為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使用的知識往往是學生時代所積累的,也很難再系統性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在英語文化教學中,由于所選文章的年代的改變,其涉及的文化現象可能會有所改變,若教師不能因地制宜的進行講解,則會導致學生無法準確的體會其中意味。人們常說會因為一個教師改變對一個學科的態度。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一個優秀的教師能夠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能激發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同樣一個照本宣科,枯燥無味的教師會使得學生失去對該學科的興趣,對教學工作的進度產生影響。
2.教學書籍變量探究。教材的使用影響著英語文化教學的教學質量,然而據筆者了解,高校組織教師編寫教材需要耗時兩年,快則1年,出版商推行教材又需1年,教育部測評1年。按照推算,一本教材從編寫到學生拿到,最快需要3年。現實中3年又發生了很多變化,教材的更替根本跟不上知識的變化。現如今高校教學用書大多是多年的舊教材,教材內容老舊,學生在學習舊教材后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在新時代并不能很好地共用,學生在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時候可能會詞不達意。教師在使用舊教材教學時,知識和方法與教材不完全相符,容易對學生產生一定誤導,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失去對英語文化學習的耐心。
3.高校學生變量探究。高校學生是英語文化教學的中心,因此學生變量對高校英語教學的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多數高校學生非英語或英語相關專業的學生,大多數學生因為多年的英語學習,對于英語本就有抵觸心。在升入大學后,面對非本專業學科的英語,許多學生持消極的態度,缺少學習興趣。學生更愿意花時間去學習本專業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技能。從而在高校英語文化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效果因學生的內部動機、認知方式的差異而表現大不相同。
二、對高校英語文化教學變量探究的思考
1.增強高校英語教師素養。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當教師不具備引導者的能力時,就無法正確的開展學生教學工作。高校應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由于從學生時代后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無系統吸收新知識的時間,應通過培訓的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加強教師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素養。對于教師的日常表現,出臺相應的考評機制,在力求公平、完整、規范以及科學的前提下,對教師進行考核,重用專業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教師,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2.英語文化教學書籍改革。英語教材改革具有周期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等缺點。一昧的堅持原創會消耗很多精力,在保證不抄襲的前提下,筆者認為可以借鑒國外英語教材編寫的優秀經驗,高校在編寫英語教材的同時將國外的優秀經驗融入教材中。當代大學生是新一代的青年,普遍愛接受新事物,在編寫教材的時候,可以根據當代的思想觀念,將國外經典的傳統文化引入英語文化教材,既能減少英語教材編寫的時間,也能提高學生對教材的接受程度,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
3.改善學生學習態度。學生是英語文化教學的主體,無論是具有怎樣專業水準的教師或怎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書籍,只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真正讓學生學好英語文化。筆者發現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傳道授業的時候,常常不自覺的帶入自己的見解,從而使學生無法正確的獨立思考問題,無法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筆者建議開設互聯網教學平臺,讓教師在平臺內設立一系列課堂上無法拓展開的知識點,由教師在課堂上教授關鍵知識點,平臺上的知識作為補充閱讀,由學生自主完成相應知識點的學習,而依托互聯網的發達,教學平臺可以實現文字、語音、視頻等多元化的知識講解,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和思考問題,依托教學平臺學生和教師可以隨時在線交流,解決相應的問題,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被動變為主動。
三、結語
高校英語文化教學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筆者從教師、教材、學生三個變量方面進行了探究。英語是英語文化的載體,學習英語文化不僅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更為了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提升自身的眼界以及交際能力。在對變量進行探究的同時,本研究就教師素養的提高、學生學習態度的改變以及英語教材的改革都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通過有效的英語文化教學,能夠提升英語教學的教學質量,故筆者希望此次探究和建議能夠實質性的改善高校英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君紅.高校英語文化教學及其變量研究[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8(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