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九個例子從詞類的使用、委婉語的使用和句型不同等方面列舉了典型的中式英語并配以地道英文的使用,旨在展現(xiàn)約定俗成的英語表達(dá),并探討在平時應(yīng)如何學(xué)英語、借鑒地道英語,避免中式英語。
【關(guān)鍵詞】地道英文;中式英語;學(xué)英語
【作者簡介】錢蔚(1984.4.17- ),女,河北平泉人,遵義師范學(xué)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應(yīng)用語言學(xué)、翻譯。
【基金項目】本文受國家留學(xué)基金委CSC資助。
什么是地道英文?在談到“學(xué)地道英語”問題時,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英語系危東亞教授說: “所謂地道英語就是英語特有的表達(dá)方式?!币杂⒄Z為母語的民族在思維和文化上和我們東方文化有巨大差異,而思維反映在語言中,他們的語言和漢語也有巨大差異。我們學(xué)英文,用英文,如果采用中式思維字對字、句對句的翻譯,所說英文則為人們常說的中式英語Chinglish, 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往往不知所云。因此,使用地道英語是每一個英語學(xué)習(xí)者學(xué)習(xí)的難點(diǎn),也是追求的境界。那么,怎樣的英語才是地道英語?地道英語和中式英語區(qū)別在哪?本人試圖通過十個例子來呈現(xiàn)兩者差異和地道英語語言使用的精妙之處。筆者有幸獲得國家留學(xué)基金委CSC資助,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xué)做訪問學(xué)者,其間,筆者通過在英語的故鄉(xiāng)—英國生活的所聽、所見,收集了許多地道英語的用法,現(xiàn)舉十例與讀者分享。
1.量詞使用的地道性。圣誕晚會的主持人在節(jié)目結(jié)束時說到:“今天的最后一首歌是……”“最后一首”的“首”這個量詞怎樣表達(dá)呢?中式思維習(xí)慣用 “the last one”, 而英國人用了 “the last item is…”這個表達(dá)。那么,item和one區(qū)別在哪?我們知道,item在英文里相當(dāng)于中文的量詞,可表示“一則(新聞)”但它是否能表示“一首”歌呢?《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以下稱《牛津詞典》)對item解釋為 “one thing on a list of things to buy, do, talk about, etc.”也就是一張清單(這里指節(jié)目單)上要做或說的一樣?xùn)|西,那么,一首歌的“首”用item比用one更符合此意。在地道英語中還可能用名詞表達(dá)量詞概念,如筆者在倫敦地鐵看到廁所的電子門上寫著 “30P per visit” 意思是“上廁所30便士一次”,這個“每次”中式思維容易想到“per time”然后這里的次不僅僅表量詞的次數(shù)概念,還表示“每次進(jìn)入廁所”之意,visit在這用作名詞,意為 “go to a place for a period of time”(《牛津詞典》),因此比time更準(zhǔn)確。
2.否定句型用肯定句型。如“不要把腳放座位上”,“不要做某事”中式思維很容易想到Dont句型,殊不知英國人表達(dá)此類意思總是用肯定句型“keep…off…”結(jié)構(gòu),此句應(yīng)譯為 “keep feet off seats”(見于英國公交車內(nèi)告示),類似用法還有keep off grass(見于英國劍橋大學(xué)草坪)。當(dāng)然,他們還會用其它委婉的表達(dá)方式表達(dá)否定句式,如筆者曾在火車上看到這一表達(dá)“bumps on seat, please, shoes on floor”直譯為“屁股坐椅子上,鞋子放地上”,隱含之意為“座位是拿來坐的,不是放腳的地方”,這就比中式思維的翻譯“Dont put your feet on the seats”地道得多。
3.委婉語的使用。公交車上都會有“老弱病殘孕”專座,也倡議人們把座位讓給他們,那么這個概念用英文怎么表示呢?中式思維會把“老弱病殘”這四個概念一一翻譯出來,冗長啰嗦,而筆者在英國的公交車上看到標(biāo)識是這樣表達(dá)的:”Priority Seats” 下面一行字寫著“Please offer these seats to people with reduced mobility”reduced mobility直譯為減少的行動,people with reduced mobility實(shí)指行動不便的人,這不但比直接說the disabled, the pregnant更委婉,還把“老弱病殘孕”都包括在內(nèi)了,因為“老弱病殘孕”就是行動不便的人。筆者還在一個商場的大門上看到這樣一個委婉表達(dá)“We love dogs, but not in our buildings, please. With the exception of guided dogs.”這句話是讓顧客不要把狗帶入商場的意思,但沒有直接說“Dont bring your dog in”由此看來,地道英文幾乎不用“Dont”表達(dá)“不要”,而是用多種委婉語的方式來表達(dá)。
4.將來進(jìn)行時代替一般將來時的使用。英國人喜歡用將來進(jìn)行時,只單純地談未來的情況,如 “Ill be doing this job.” “ Well be travelling to…” 而中式思維容易想到一般將來時,“Ill do this job.” “ Well travel to…”,很少想到用將來進(jìn)行時。
5.介詞使用使得意思表達(dá)更精確。筆者有一次乘坐國外航班,飛機(jī)上的語音播報讓大家在飛行過程中全程系好安全帶,“在……中”中國人最容易想到的是during一詞,而地道英文使用的卻是throughout, 它這樣表達(dá)這個意思“please keep your safety belt fastened throughout your flight”,根據(jù)《牛津詞典》的釋義,throughout意為“during the whole period of time of sth”指從頭到尾的始終,所以這里用該詞比沒有該意思的during能更精確地表達(dá)此意。
6.結(jié)合當(dāng)?shù)靥厣男略~。眾所周知,“共享單車”是新事物,并于2017年進(jìn)入英國,那么這個以前英語里沒有的詞怎么用英語表達(dá)呢?共享單車在中國被稱為mobike(摩拜單車)或shared bike(分享單車),然后當(dāng)筆者第一次給英國人說到shared bike時,他們竟然不知所云,后來經(jīng)過筆者的描述,他們恍然大悟“Oh, Boris Bike!”共享單車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原來,是時任倫敦市長的Boris先生引進(jìn)了中國的共享單車,因此英國人都叫它Boris Bike了,結(jié)合當(dāng)?shù)靥厣鴖hared bike 就顯得不那么地道了。
7.地道英文更喜歡用名詞。如例3引用的這句話“We love dogs, but not in our buildings, please, with the exception of guided dogs.” “除了……”中式思維很容易想到介詞except, 而地道英文卻用了with the exception of (exception用了名詞形式)。再如:“我一定是唱歌唱多了”,中式英語會用I must have sung too much, 而地道英文則用 I must have done too much singing, “下周到我來講”,中式英語會用next week Ill talk( talk為動詞),而地道英文則用 next week I will do the talk(talk為名詞)。
8.英語愛用被動語態(tài)。如表示 “進(jìn)入教堂要收費(fèi)”之意,中國人會字對字地翻譯為“if you visit the cathedral, you need to pay”之類的條件句,而地道英文則用了Although a charge is made to visit the cathedral”(見于倫敦圣保羅大教堂門口通告)。
9.形容詞的使用使得意思表達(dá)更精準(zhǔn)。如筆者有一次在商場買包,付款后剛要拿柜臺上擺的一個包,售貨員告訴我,外面擺的有灰,問我是否需要拿一個新包“新的” 這個形容詞,中國人都會想到用new, 然而售貨員卻說了一句 “Would you like a fresh one?” 他用了fresh一詞,按照《牛津詞典》的釋義,fresh意為 ”clean, pure”之意,也就是這里的“新的”其實(shí)是“干凈的”之意,顯然比new更地道。
由此可見,中式英語和地道英文存在巨大差異,使用地道英文才是我們學(xué)英文的最終目的,但使用地道英文并非易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平時多積累,多記錄,多讀多聽多看原版英文,增大語言輸入量input, 才會有語言輸出output, 把兩者有機(jī)結(jié)合,才能學(xué)會地道英文。
參考文獻(xiàn):
[1]牛津英漢高階雙解詞典(第8版)[Z].商務(wù)印書館,2014.
[2]劉士聰,高微.關(guān)于“學(xué)地道英語”[J].天津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 2000(1):87-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