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摘? ? 要】高校財務管理的內外環境變化使財務績效評價不僅成為可能,而且成為高校財務管理必需的工作。財務績效評價可以理解為運用科學、規范的績效評價方法,對照一定的標準(非市場),按照績效的內在原則,對高校財務行為過程以及結果進行科學、客觀、公正的衡量比較和綜合評價。高校財務績效評價已成為高校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對財務管理工作的促進和完善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等院校? 財務績效? 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16
一、我國高校財務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
高校財務績效是指運用科學、規范的績效評價方法,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績效的內在原則,對高校財務行為過程以及結果進行科學、客觀、公正的衡量、比較和綜合評價。充分應用好評價體系,能夠促使高校資源充分利用,優化支出結構,規范資金的使用,避免資源的浪費。比如在高校發展規劃方面,通過財務績效評價,才能使高校在資源有限的基礎上確保計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合理性、規范性。此外,通過科學的財務績效評價,可促使高校發展規劃制定的預算方案及按照預算方案做出的收支計劃便能環環相扣,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但是,由于我國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機制尚未健全,在實際工作中,財務績效評價仍存在諸多不足。
(一)對財務績效評價認識不足
目前,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是由當地的財務主管部門以及學校內的財務工作人員共同完成,加之高校作為教學、科研、創新科技的產出單位,在財務管理上面,特別是對于高校財務運行中的績效評價缺少一定的認識。表現為“重改革,輕管理”“重投入,輕產出”“重教研,輕管理”“重使用,輕跟蹤”“重分配,輕監督”,如此導致財務收入與支出無法做到協調發展,更有甚者將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混淆不清楚。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
財務績效評價體系必須包括三個要素: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但目前我國高校評價體系缺乏完整性和有效性。表現為:1.評價指標雖能較全面地涵蓋高校財務各個方面,但是如何運用這些指標進行績效評價,各個指標對評價影響程度仍然沒有結論。2.財政部門采用的指標主要有財政教育支出總量及其占的比重、公共財政教育支出結構、教師總量、學生總量和結構、教育行政事業性收費總量和結構等量化指標。這些指標雖然具體、可操作性強。但是單純追求定量化,過于簡單,而且客觀性不夠,對公共財政教育支出的根本使命和目標實現績效反映不明顯并存在以偏概全的現象。3.高校經費的投入產出,既有經濟方面的因素,又有社會及文化方面的效果,非財務指標評價如何進入評價體系的范圍,在評價中如何發揮其作用,也是當前指標評價的薄弱環節。4.評價標準是對評價對象進行分析評判和考核的依據,與評價指標一起構成了整個財政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的核心內容。在我國目前的評價工作中,高校財務績效指標基礎數據比較缺乏,評價標準值的確定存在很大的困難。一些評價標準的確定,依據的是評價人員的經驗和判斷,因而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和隨意性。
(三)缺乏監督和考核機制
績效監督作為現代監督的主流,是管理監督、管理控制和管理效果的趨勢和方向,是財務績評價體系的重要機制。財務績效監督機制的缺失,導致高等教育資金錯位、冗員嚴重、高價設備閑置浪費等“隱性消耗”。同時還會導致資金使用的不規范,高校不能夠集中優勢資金辦理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提高高校財務績效評價工作質量的對策
(一)提高重視度
財務工作是高校的重點,也是高校發展的基礎和保障。財務工作滲透到學校的各部分和每個人,因此要做好財務績效評價工作必須獲得各部門的支持和配合,這就要求各部門要提高對財務績效評價工作的認識,轉變觀念,樹立績效至上的管理理念。尤其是領導,要加強對財務績效評價的重視,他們的重視是做好財務績效評價工作的組織保證。比如可以通過宣傳、講座等,讓所有的工作人員充分認識財務績效評價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二)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
高校財務績效評價體系是一個多目標的系統,它應能正確地反映高校在運行過程中以效益為核心的管理要求,從財務指標上全面提示高校財務績效綜合水平。因此,必須建立一整套高校財務績效評價制度、辦法及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明確財務績效評價的標準、范圍、對象和內容。筆者認為最少應包括3方面的內容,即:財務綜合實力指標、財務運行績效指標和財務發展潛力指標。其中財務綜合實力指標要體現出高校資產、負債和凈資產的結構、財務狀況及其變化趨勢、多渠道籌集資金的能力,各項收入的構成和各類支出的投向。財務運行績效指標要對高校財務運行效能、效率、效益等多種產出形式進行綜合評價,促使有限的資金獲取最大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財務發展潛力指標反映了高校負債狀況和對財務風險的承受能力及其事業發展能力,特別是在市場經常環境中,高校資金來源已從單一政府撥款轉變為多渠道籌集,因此必須全面考核和評價高校發展潛力。
(三)形成合理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由于政府在投資責任上沒有形成合理的激勵和約束機制,致使許多高校成本意識不強,辦學效益不高。因此必須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對高校財務績效評價進行有效的約束,正確引導和規范高校辦學行為,促使高校將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同時,將財務管理的行為引導績效上來,并給予適當的獎勵,調動參與財務績效評價工作職工的積極性,形成真正的激勵先進、能上能下的財務績效評價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三、結語
高等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是高校實行科學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綜合反映了高校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的效率和效益。設計制定科學合理的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為高校主管部門及高校管理者進行經費、財務管理及其他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解決高校資源的優化與配置問題提供良好途徑,是高校戰略規劃不可或缺的科學手段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謝軍占高等學校財務管理[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85-88.
[2]詹儒章論高校教育經費的績效評價[J]教育財會研究,2011(2):60.
[3]朱志剛.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4]王化成.企業業績評價[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