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 ?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美術鑒賞教學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本文從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的積極性出發,論述了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夠為美術鑒賞教學研究工作提供新的參考思路,從而開辟我國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的新路徑。
【關鍵詞】審美視域? 美術鑒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63
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是對當前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生態環境惡化以及人文關系危機的另一種反思,從而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我內心的緊張關系中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感,為此開展關于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研究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的積極性闡述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養
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是一種典型的全面素質培養工作,通過開展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能夠引導學生們認真傾聽自然生態的呼喚,加強對于民族精神的冶煉以及重塑自我的人格品質。可以說,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是一項立足現在、落腳未來的教育,是一場激發學生們生命活力的教育。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核心是“美學觀”,通過探索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的核心,學生們能夠從尊重自然,到尊重人,到尊重生命,到尊重內心這種重重遞進的“美學觀”中感悟自身的內心發展渴求。我們應當意識到,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不僅僅是簡單的藝術教育,它是美感教育以及美學素養教育的融合體,更是審美理念與人文科學相互融合滲透后所形成的新的教育形式,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使得美術鑒賞教學由過去單一化的美育形式走向美育實質。
(二)有利于提升當前我國美術鑒賞教學水平
實際上,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一直備受著我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關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曾經明確的指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這一舉措大幅度的提升了美術鑒賞教學工作對于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地位,這為我國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課程體系的構建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使得我國素質教育得到了進一步完善。然而,我們應當意識到受限于原有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影響,部分高校認為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對于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僅僅只能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考試分數才能夠決定學生們的未來,這種情況下當前我國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存在學生們輕視美術鑒賞教學課程以及美術鑒賞教學教師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已不足為奇。現如今,根據中國青年報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學校、家長對于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在逐年提高,一個打破過往的新共識已然成型——學生的發展,離不開美術鑒賞教學工作。
二、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的主要措施闡述
(一)構建美學情境,豐富學生們的審美視域
在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美術鑒賞教學教師應當綜合的采取多種教輔方法,從而為學生們構建適宜的美學學習情境,潛移默化中激活學生們自覺主動加入到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自覺性。一方面,美術鑒賞教學教師在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通過畫作背景以及作者趣聞等角度作為切入點從而提升美術鑒賞教學的趣味性。與此同時,美術鑒賞教學教師還可以將掛圖、實物和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納入到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當中,從而為學生們提供豐富直觀的審美觀察機會。另一方面,美術鑒賞教學教師應當意識到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主角是學生們,為此,美術鑒賞教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們主動構建美學情境。
例如,美術鑒賞教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針對某一個作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欣賞觀察,從而培養學生們豐富的審美視域。以“新藝術的實驗——西方現代藝術”為例,美術鑒賞教學教師可以將本章節的學習內容劃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美術鑒賞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西方現代藝術的相關紀錄片,并選擇其中的某一個西方現代藝術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趣聞進行講解,從而初步的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第二個階段則以學生們的相互討論為主,美術鑒賞教學教師應當為學生們設計具有思辨意義的話題,如“西方現代藝術轉化的動力是什么?個人主義和形式主義的融合能否決定西方現代藝術轉化”,借助這種質疑活動的形式從而為學生們構建豐富的美學情境。
(二)重視生活美學,提升學生們的審美品位
我們應當意識到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生活實踐,為此,美術鑒賞教學教師應當承擔起引導學生們主動走進生活,重視生活美學的重任,為此,美術鑒賞教學教師需要認真的深入研究學生們的實際學情,從而為學生們推薦適宜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們盡快找到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的思路,提升學生們的美術鑒賞品質。實際上,美術鑒賞教學教師應當意識到生活資源是豐富且多遠的,如何選擇恰當的角度作為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教學資源,這需要美術鑒賞教學教師進行針對性的篩選。
以“美在民間永不朽——中國民間美術”的教學為例,我國的民間美術是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為此,美術鑒賞教學教師可以以當地的民間美術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們對于民間美術相關內容進行歸類分析,從中找到自己最為熟悉的部分進行展示。通過引導學生們對于民間美術相關內容進行歸類分析能夠讓學生們獲得思維啟動,并重新對信息美術鑒賞進行多重審視,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審美品位。實際上,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未必要對經典作品展開美術鑒賞,生活中每一角落都可以進行美術鑒賞,它是美術鑒賞的自然回歸。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為此,高校與美術鑒賞教學教師應當意識到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教學工作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養,還有利于提升當前我國美術鑒賞教學水平,美術鑒賞教學教師應當從構建美學情境,豐富學生們的審美視域以及重視生活美學,提升學生們的審美品位等方面入手,主動引導學生們從生活的角度來進行審美視域下的美術鑒賞。
參考文獻
[1]王力強.美育視野下優化美術鑒賞教學效果的探討[J].美術大觀,2016.
[2]王玲.當代視覺文化視野下的美術鑒賞教學研究[J].小品文選刊:下,2016.
[3]張春燕.解釋學視野下的當代大學生美術審美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