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初中數學是一門較為復雜的科目,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它包含的概念、定理以及公式不勝枚舉,是一個邏輯性強且聯系緊密的完整體系。所以在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如何讓學生能有效性地學習數學、學好數學,這是個值得廣大教師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探究
初中數學的教學展開,需要教師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思路和一個明確的教育目標,不斷優化教學手段,輸出優質的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創設符合學生的教學情景,滿足學生主觀需求,以達到更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融合新型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蒸蒸日上,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各種新型教學手段異軍突起,現代化科學技術在教育上的應用不斷普及。而隨著科學技術的融入,教學手段的增加,課堂教學的效率確實大大提高了,這一點早有明證。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大膽融入科學技術,開創新的教學模式。例如,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處理教學內容,將其轉換為更加直觀形象的信息而展現出來,使學生獲得生動、直觀的感性知識。在情景中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圖像、動畫等感性材料聯系起來,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等概念的理解,還能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加強記憶、鞏固知識,做到更高效的課堂學習。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的手段教學,雖然微課內容少、時間長度短,一般就是幾分鐘的視頻教學,但是它卻比較集中,具有針對性,通常就是一到兩個知識點,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教學開啟互動模式
課堂教學需要開啟互動模式,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里學習,也可以增加他們學習的熱情,讓他們樂于學習,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互動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參與,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創設話題的形式來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但是教師需要努力把自己扮演成一個與學生平等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舉手,踴躍發言,養成敢想敢說的好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當然,不僅師生之間要增加互動性,學生之間也要踴躍互動,將課堂學習氣氛推向高潮,觸發學生的積極情緒,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滿足學生的感性需求,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化。在學習數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成立數學學習小組。比如在上數學習題課時,允許學生自由發言,討論解題方法,交流解題思路,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感,還能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借鑒,取長補短。例如在解題時,a學生與b學生解題方法不同,但最后結果一樣。這個時候a同學和b同學就可以互相借鑒,探討每種解題方法的可行性,鍛煉了兩位同學的探究和分析能力。而c同學與a同學的解題方法一樣,但是結果不同,那么c同學就可以重新檢查解題過程,發現解題中的問題,從而改正它,這樣培養c同學的做完檢查的好習慣。課堂教學開啟互動模式,可以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僅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江西省樟樹市東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