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初義
摘要:新課程下提出三維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它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有各自的傾向和感受,教師運用成就感、賞識教育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學習的動力。
關鍵詞:成就感;數學教學;運用;賞識教育
新課程標準下的三維教學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是學生對過程或結果的體驗后的傾向和感受,是對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主觀體驗。
“希望別人賞識自己是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有限,他們更需要被賞識和肯定。學生收獲成就感后將樹立自信,學習激情高漲。
一、從“我會找”中獲得成就感
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程不同的知識內容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突發奇想、發現問題,找出規律,讓學生在具體生活事例中經歷、體驗、探索數學模型的構建。成就感教育非常重要,老師的肯定與贊賞把學生引向深入,達到掌握新知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低年級加法3+1=4時,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動畫,讓學生表演“2個數合在一起的動作”,表演后學生找到了“什么是加法”的含義。成功的喜悅將會為往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從“我會用”中獲得成就感
學生在數學模型學習應用中,對于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題感覺很難,老師應利用學生的成就感克服其自卑心理,利用好課件、動畫、示意圖理解題中已知與問題的聯系,找出數學模型的本質,從“我會用”中獲得成就感,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甲乙兩地相距1200米,雷老師從甲地步行到乙地以每分80米的速度行走,同時雷老師家的狗以每分120米的速度也從甲地向乙地跑去,跑到乙地后又立即返回,與主人雷老師相遇后又跑向乙地,繼續重復以上動作,直到雷老師到達乙地為止。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老師先讓學生分別做一道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時間,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路程的簡單應用題。在老師的贊賞下獲得成就感后,然后通過動畫、線段示意圖等分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從中找到狗跑的路程,而這實際就是要知道狗跑的時間與老師步行時間相同。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從“我會變”中獲得成就感
學生對基本概念、數量關系式等掌握之后,要進入求變創新發展的階段,在老師的激勵下,利用學生的成就感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并做到不同層次學生不同對待,因材施教。例如:媽媽在超市買了3千克香蕉和2千克蘋果共花了21元,蘋果單價是香蕉的2倍,求香蕉和蘋果各是多少?老師采取分布式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數量轉換,讓學生逐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我會變”中的成就感,從而解決類似的和倍、雞兔同籠等問題。
總之,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的疊加,在小學數學學習中,若要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過程和階段都有成功的快樂,關鍵靠我們老師去正確引領、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數學學習的最佳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古縣渡鎮馬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