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士亞
摘要:高校作為我國青年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不僅承擔著培養學生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的責任,也承擔著發展青年學生體育素養,提高學生體育意識的責任。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給高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健康中國戰略做了簡述,分析了健康中國戰略下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不足,對今后高校排球教學改革方向做了探討,以期能夠使高校排球教學的開展更加適應健康中國戰略,促進廣大青年學生體育素養發展。
關鍵詞:健康中國; 高校; 排球教學
排球作為一項活動要求低、健身娛樂性強的體育運動,在我國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為國民身體素質的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高校排球教學的開展,有利于廣大青年學生發展自身興趣愛好,得到身體素質與體育素養的提升,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但我們應當看到,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健康中國戰略對高校體育教學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校體育排球教學對教學目標、教學開展與教學評價一系列過程的改革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一、健康中國戰略與高校體育教學
2016年,衛計委正式發布并實施《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這標志著“十三五規劃”首次將“健康中國”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高度。這是我國社會快速發展下,為提高國人生命質量提出的全局性戰略理念,它不僅關注個人的身體健康,更是對社會、道德、環境、生理、心理與精神等方面提出的全面健康要求。健康中國戰略主要有九項行動計劃,包括疾病防控、煙草控制計劃、青年人與老年人運動計劃、中醫藥行業計劃與國民飲食安全衛生計劃等。青少年運動計劃直接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在當前國民體質普遍下降,居民亞健康問題急需改善的局面下,加強青少年體育鍛煉,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幫助青年人樹立體育意識顯得尤為緊迫,而高校作為青年培養的主戰場,必須將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因此,各個高校體育教學的開展必須依據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對教學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優化,使之能夠真正促進青年學生全面健康與體育精神的發展。
二、健康中國戰略對高校排球教學的要求
(一)多種教學方法結合
排球作為一項具有競技功能的運動項目,其技術技巧多種多樣,大部分排球基礎不強的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單一使用傳統的示范法進行教學,其目標性很強,但是對各項技術的全面發展效果并不理想,教學中需要將各種教學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結合使用,才能使學生全面掌握排球技術。但在多種方法結合的教學中,除能做到互為補充,也可能會產生相應的矛盾,對教學效率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根據教學經驗與教學實際,將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其優勢,盡量避免其相互影響,是排球教學改革中不可避免的內容。
(二)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健康中國戰略下,更看重體育給人帶來的身體與心理上的健康,個人的體育技巧與運動水平反而成了次一級的目標。但在高校傳統體育排球教學中,教學觀念往往是以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術為目標,強調排球運動的競技性,這顯然增加了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難度,使得很多排球基礎較差,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難以跟上學習的進度,無形中提高了排球教學的門檻。這顯然是不符合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轉變教學傳統觀念,并不是說將排球運動的競技性拋棄,而是將排球運動的娛樂性、健身性放在首位,針對基礎較差、能力較弱的學生,適當降低排球教學的難度,使全體學生都能充分享受排球運動帶來的快樂,在保證全員積極參與的基礎上開展教學,使得排球教學更加符合健康中國戰略的要求。
(三)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
排球教學中,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在健康中國戰略下,教學模式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多元化與融合化。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應該以新課標為基準,構建子項模式;以單元教學為基礎,構建模塊體系;以課程標準為母體,發展完整教學體系;以健康中國戰略為引導,創新使用教學體系,以圖通過教學模式這個媒介,達到全面提升學生排球技術,培養學生排球興趣,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發展的目的。
(四)教學項目的活動化、游戲化
在健康中國戰略下,排球教學更注重學生在參與中的運動體驗,增加學生的獲得感。那么對于項目的改革,必然要朝著吸引學生興趣,提升學生體驗的方向發展,將教學項目變得更加活動化、游戲化,無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將教學項目活動化、游戲化,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一改傳統教學枯燥單一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學,在運動中既獲得了身體鍛煉,又能夠充分享受排球教學帶來的樂趣,增強學生的獲得感,這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更是健康中國戰略下排球教學改革的必然方向。
(五)教學受眾的普及化、全民化
健康中國戰略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包括吸引更廣大學生參與,使體育擁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排球運動在高校與社會上的普及程度,無法與籃球、足球等項目相比,因此,高校排球教學提高普及率,吸引更多學生加入排球教學成為了排球教學改革必須重視的問題。排球在平民化、普及化上有諸多優勢條件,高校排球教師應充分利用其優勢所在,從排球的功能與作用上對教學目標加以重新認識,從未來體育教學發展方向出發,對教學模式加以重新構建,使排球教學能夠獲得新的生命力,滿足更多學生的運動需求,為排球教學的推廣普及奠定基礎。
三、健康中國戰略下高校排球教學改革措施
(一)改革創新排球教學教材
教材是教學開展的依據,對排球教學教材的改革,是使排球教學更加適應健康中國戰略的必要前提。對教材的改革,應該以原有教材為基礎,認真審視其中的可取之處,增加適應健康中國戰略的內容,教學大綱要改變原有以技術教學為主的要求,增加對娛樂性、健身性的重視,淡化排球教學的競技目的,保證排球教學能夠被廣大學生從內心里接受,將教學的功能與學生體育素養發展有機結合。
(二)樹立科學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開展的引導,決定著教學的側重點與教學方向,因此,對教學理念的轉變更新,是健康中國戰略下排球教學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教師應轉變傳統的競技教學觀念,切實加強對健康中國戰略的認識,充分體會到健康中國戰略排球教學以發展學生排球素養,提高身體素質為核心,樹立起寓教于樂、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通過增加教學中的娛樂性與健身功能,弱化排球教學的競技性,將排球技術的傳授與排球素養、體育意識的發展結合,為學生的終身健身打好基礎。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因材施教的理念,高校學生的排球基礎與運動能力受個體影響大,可以說,每個人在教學中的表現都千差萬別,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將重點放在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教學,能夠在教學中得到鍛煉與發展,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從每個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入手,盡量鼓勵其保持優勢,重點指導其不足的方面,避免盲目教學,確保教學的效率。
(三)創新豐富教學方法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豐富教學開展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是保證教學質量極為有效的手段。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保證課堂氣氛的輕松愉快,學生對于教學的反饋意見教師應認真聽取,充分考慮其可行性,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得到保證。創新開展游戲化的活動,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如在教學達到一定階段后,可以組織開展班級排球趣味比賽,不強調比賽結果,只強調學生在比賽中能積極參與,為學生將所學技術良好應用奠定基礎。可以將軟式排球等新興項目引入教學,因其更加柔軟輕快,能適應大部分女生的需求,同時對技術的要求也比傳統排球要低,進一步降低了參與的難度,為排球參與的普及化、全民化提供了更為可行的方案,在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各種方式,如雙人合作練習,男女配合練習等,進一步增添教學的趣味性,保證教學能夠被更多學生所積極接受。
四、結語
健康中國戰略下的高效排球教學改革,必須從教師觀念的轉變開始,保證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用豐富的教學內容與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通過針對不同能力學生提出因人而異的教學要求,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排球教學體驗到獲得感,在保證技術教學的同時,更加強調排球教學的娛樂健身功能,擴大排球在學生中的影響,提高排球運動的普及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慧麗.高校學生的健康教育與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體育學刊,2003 (1).
[2]金明淑.淺析體育教育專業排球教學方法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 (6):173.
[3]劉艷.全民健身運動視角下的高校排球教學改革途徑[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