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要:體育后進生在意志品質、身體素質、體育技能、體育技術和體育態度等方面,與正常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導致后進生的成因主要涉及主觀、客觀、心理以及身體等多個方面。本文主要針對高職體育后進生成因及其轉化教育建議進行分析,希望給予我國相關教育同仁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職體育;后進生;成因;轉化教育建議
高職體育學科對培養學生意志品質、學習興趣、思想品德和身體素質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每個班級都存在體育后進生,其產生的原因較多,而想要實現所有學生體育水平的提升,教師需要結合后進生的成因,對其開展針對性教育,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幫助。
一、體育后進生的成因
(一)主觀因素
首先,一些學生由于發育不良或者身體素質差,雖然學習十分努力,但是體育成績始終難以獲得提升,逐漸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其次,一些學生對自己缺乏信心,不愿意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一些學生習慣懶散,認為體育學習又累又苦,對體育學習缺乏興趣;最后,一些學生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不愿意與同伴在一起進行體育鍛煉,害怕同伴的譏諷和嘲笑,甚至存在嚴重的自棄和自卑心理。
(二)客觀因素
首先,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不愿意將時間浪費到體育鍛煉中,更希望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專業學習上;其次,學校對體育教學缺乏重視,其主要體現在體育教學場地和器材不足,難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最后,一些教師態度不和藹、動作不標準、教學陳舊、不善于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帶來直接影響。
二、轉化體育后進生的相關策略分析
(一)優化師生關系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后進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材進行深度研究,做到教學方法新穎、教學內容豐富,通過啟發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激發后進生對體育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具備較強的耐心,加強與后進生的交流和溝通,從生活和學習兩個方面糾正其缺點,幫助后進生消除對體育學科的心理障礙。
(二)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技能和理解能力都存在差異,教師要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對后進生開展因材施教。首先,針對理解能力差、身體素質差的體育后進生,教師要以指導、啟發和鼓勵等方法為主,積極發現后進生的優勢和閃光點,對于后進生的進步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喚醒其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克服自身理解能力差、身體素質差的心理障礙;其次,對于后進生教師要降低標準,例如簡化動作、縮短距離和降低高度等,培養后進生對體育知識的探索欲和興趣,還可以引入分解技術等教學方式,對其進行輔助性和輔導性教學;最后,對于心理素質差、抗挫能力差的學生,教師要重點訓練其心理素質,在課堂中循循善誘的引導,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幫助其制定合理的體育鍛煉計劃,進而在體育鍛煉中形成堅強的意志和優秀的品質。
(三)善于激勵鼓勵
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可以激發學生的向上情緒,維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進而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對待后續的學習,并且將這種正面的心理狀態轉變為學習態度。后進生由于行為習慣、學習成績和意志品德與學優生存在較大差異,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對于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更加渴望,如果獲得教師的表揚,不僅可以滿足后進生自尊需求,同時還能夠促使其體驗到體育學習的成就感,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善于激勵和鼓勵后進生。首先,體育教師要做一名有心人,及時發現后進生的心理問題和思想動態,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后進生,使其獲得心理方面的滿足,并且將教師的表揚轉化為自信和自尊,克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足,以主動積極的態度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其次,教師要鼓勵后進生就不懂的問題及時詢問教師,尤其對于性格內向、不善提問的后進生,更要主動詢問其學習情況,鼓勵其多提問題,就后進生的問題教師要給予耐心解答,提升體育教學的針對性。
(四)強調課下鍛煉
對于體育后進生教師要強調其課下加強鍛煉,為其推薦當下流行的體育項目,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多組織后進生參加體育活動,將課下鍛煉和課堂學習充分結合,促使其養成正確的鍛煉習慣。
(五)完善器材場地
高職學校體育器材和場地不足也是導致出現后進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對體育教學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現有的體育器材和場地進行完善,滿足學生日常鍛煉需要。同時,教師還要定期對體育器材進行檢查,保證其安全性,消除學生的恐懼和顧慮心理。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體育后進生轉化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體育教師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還要得到社會、學校和家長的支持,關心學生,幫助其樹立自信,進而實現所有學生體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郁水萍.淺談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5 (32):141+143.
[2]李杰民.高職體育后進生成因及其轉化教育[J].成功(教育),2012 (09):247-248.
[3]鄭旭東.高職“體育后進生”的教育[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1 (0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