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微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目前會計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各大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專業技能及實際操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立足于會計專業頂崗實習的就業現狀,文章分析了會計專業頂崗實習的基本目的和存在的問題,提出頂崗實習的策略,希望為我國會計人才培養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新的條件。
【關鍵詞】會計專業;頂崗實習;就業轉化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7-0284-02
0 引言
目前,市場競爭環境不斷變化,各大企業不斷提高人才質量要求,而會計專業頂崗實習作為一種獨特的實習模式,不但可以幫助人才更好地實現學校與企業之間的過渡和銜接,同時也能提升其專業技能,為企業低成本獲取高質量人才創造條件。為了更好地分析與介紹會計專業頂崗實習的實施策略,本文就頂崗實習的就業轉化目的進行分析。
1 會計專業頂崗實習就業轉化的目的
1.1 實現以就業為指導,培養實用型人才
實施會計專業頂崗實習,必須明確實習培養人才的目的,確保人才的實用性。在落實頂崗實習的過程中,應該重點推進企業與學校的合作,通過開辟實訓基地來強化教學的實踐性。值得注意的是,會計崗位的職業能力需求應該作為就業轉化的基本目標,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確保一線教師團隊的師資力量,邀請企業骨干到學校現身說法,同時也可以派遣青年教師到企業去鍛煉,以此加強企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形成全面有效的漸進式全程實訓模式,將教師培養為雙師型人才,形成實際工作與能力的零距離轉化。除此之外,企業本身具有實際功效環境及相應的工作氛圍,在企業中學生可以實現更為全面的實習,這對于提升人才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一定幫助。
1.2 根據會計崗位需求,培養漸進式人才
漸進式人才是更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類型。目前,我國的會計制度建設現狀及財務需求當中,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會計人才具有專業素質與一般經驗,同時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敏感的觀察能力。除此之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必要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及信息技術了解能力也是人才必備的技能。在漸進式推進實習過程中,關鍵目標在于將實踐性的教學貫穿于學習的各個環節,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目標,提升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加強編制處理,增強實訓作用。在進行實訓項目的選擇時,要做到明確、具體,既要考慮到實訓項目的功能性,也要注意合理搭配,確保不同的實訓項目能夠相互銜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3 充分結合市場客觀要求
以市場為導向開展頂崗實習的教學是現階段教學轉型的新常態,也是會計專業人才實現高質量就業的關鍵途徑。在結合市場客觀要求的前提下,實施“三元共育”策略,采取會計事務所、稅務所及產業龍頭企業的強強聯合,重視多種實訓基地的打造,同時需要結合教學與企業的生產實踐,重點做好學生的實訓安排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稅務事務所及財務會計事務所每年上半年的工作量較大,對崗位的需求量也較大,此階段為開展實訓的主要時期。
1.4 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低成本、高效率完成頂崗實習教學模式的主要途徑。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校企合作必須明確雙方的權責利,解決合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否則會出現企業被拖累而不愿意與學校合作、學生實訓效果下降等問題。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加強深度合作的研究與推廣,比如為優秀學生提供有吸引力的崗位,更好地吸引人才的同時獲得常規實訓無法達到的技能培養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實習轉化就業的方式推動學生在實習企業就業,以此來縮短學生融入企業的周期,更好地發揮個人能力與專業知識。
2 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2.1 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遇到的困難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如果進行單一模式實訓基地的構建,難免會出現構建不完善的問題。除此之外,建設多樣化的實訓基地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吸引學生到企業參與實習時,由于一些金融機構對于會計人才的要求較高,大部分學生的專業素質與學歷無法滿足機構的客觀要求,所以很難與這些企業和機構簽訂校外實訓基地合同。
2.2 就業專業不對口
頂崗實習的就業轉化率與就業專業的對口率具有密切聯系。從跟蹤調查結果來看,會計專業學生的對口率不高,導致出現就業轉化率不高的問題。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學生在工作中被給予各種要求,完成了許多與崗位無關的任務,導致其對專業產生了錯誤認識,甚至會影響其后期順利就業。此外,資源配置不合理,學校對于實訓學習的重視程度不高等問題都是導致就業轉化率不高的原因。
2.3 會計專業本身的特征
從會計專業自身特征的角度來看,會計是專業性較強的專業,如果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不能順利找到對口的崗位實習,那么勢必會導致其專業技能無法得到訓練。這樣一來,即便學生完成了實訓課程,也無法提升個人的專業能力,這會對學生未來的職業規劃與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4 頂崗前期學生角色轉換較慢
頂崗前期的角色轉換是實訓教學中最容易碰到的問題。大多數學生從學校進入企業實習時往往不適應企業的工作氛圍與環境,一些理論與實際連接不密切及個人角色轉換慢的問題十分突出,這不但降低了實訓效果,也容易引起企業不滿,導致校企合作出現裂隙。
3 頂崗實習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3.1 確保專業對口、管理規范、實習單位穩定
確保專業對口并加強實習單位的穩定化、規范化管理是提升頂崗實習效果的主要途徑。在確保單位穩定的同時,需要學生自行選擇相應的崗位,這是確保審核資格的途徑之一。在選擇實習單位時,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與培訓,幫助學生做到明辨情況,力爭規范化、合理化。在頂崗實習過程中,要想提升就業轉化效率,必須通過循環改進的方式對各種缺陷進行限期改進,使整個頂崗實習越來越完善。在處理過程中,一定要明確雙方的利益,讓企業能夠感受到降低人才培養成本的優勢,同樣為提升學校就業率及專業知名度創造條件。
3.2 建立一批高質量的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訓基地是提升頂崗實習效果的重要基礎與主要環節,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應該盡可能滿足實際訓練的要求,有條件的需要繼續提升質量,力爭達到優質。在進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需要調動企業積極參與,從而體現校企合作的優勢與價值。實習基地建設應該具有配套和實用特點,選取時兼顧會計崗位的調整,不要出現模式過于單一的情況。此外,在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應該尊重不同階段學生的選擇,盡可能做到利用現有資源并開發新資源,不斷提升就業競爭力,確保崗位仿真環境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
3.3 尊重和承認個體差異
尊重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從實際出發加強學生的自我認知,以此提升實訓效果。為了在頂崗實習中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筆者認為應該解決目前教學過程中項目與模式單一的問題,通過創新改革的方式進行設計,包括選擇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教育培訓模式。實際上,由于不同院校、學生群體及個人資質和專業發展水平等差異,選擇不同的教學資源與訓練方法是必然的階段與選擇,這些都是有針對性地開展人才培養才能實現的目標,從而提升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確保崗前培訓的有效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頂崗實習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才培養模式,不但能夠有效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過渡和銜接,對于企業而言也是獲取優秀人才,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當然,良好的對接不但需要學校的努力,也需要社會用人單位及各級人民政府的鼎力配合。確保頂崗實習的有效性,還需要重視雙師型人才的培養,確保專業對口、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并尊重個體差異,以此完善培訓相關事宜,最終促進頂崗實習達到最優效果,為我國培養高質量的會計人才創造條件。
參 考 文 獻
[1]潘念萍.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存在問題和解決途徑[J].財會學習,2016(4):181-183.
[2]鄒勇燕.會計專業頂崗實習的過程考核評價標準——以湖南生物機電職院為例[J].教育觀察,2015,4(9):129-130.
[3]周列平,章理智.會計專業頂崗實習問題現狀分析的調研報告[J].赤子,2014(9):77.
[責任編輯: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