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麗
摘 要:交通運輸企業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較多,公司運營項目對固定資產的依賴性比較大,這就要求了交通運輸企業必須要重視固定資產內部會計控制問題。本文從交通運輸企業實施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意義出發,對企業現有的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了探討,希望研究結論能夠對實踐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交通運輸企業 固定資產 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0(c)-108-02
1 交通運輸企業實施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意義
(1)交通運輸業作為中國服務行業中的中流砥柱,在近幾年謀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國際經濟一體化的趨勢都帶動了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交通運輸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環境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保持長久的競爭力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交通運輸企業開始關注到本身的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問題,并試圖以此為突破口,謀求自身的長遠發展。
(2)交通運輸行業內的企業本身具有一些特點,使得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對于企業發展較之其他行業而言更加具有意義。首先,交通運輸企業的固定資產總量比較大。對于交通運輸企業而言,運輸工具(車、船、飛機)和運輸設施(鐵路、公路、航線、港口)是其重要的固定資產,且這些資產的單件價值很高,甚至有的能夠到億元級別,所以總量比較大。此外,交通運輸行業也需要一些固定的辦公設施,比如電腦、辦公場地等,這些也需要進行管理。最后,交通運輸企業的資金收付比較快,不存在太多的墊付資金。因此,固定資產的管理對于交通運輸業的日常經營的意義不言而喻。
(3)交通運輸業現在面臨著“營改增”稅制改革活動,企業在固定資產的采購和清理活動中面臨著很大的改變,企業可以趁著這個機會進行產業結構的升級。除了比較好的一點外,“營改增”活動中,交通運輸企業也會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企業會顯示出其薄弱的地方,通過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方式的改變,就可以克服這些薄弱的環節。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用,保障企業在新的環境中接受住挑戰,建立新的成長優勢。
2 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環節
(1)交通運輸企業對于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依賴性比較大,在整個固定資產的采購到處理的過程中,都需要進行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這一系列的過程中主要涉及了采購環節中的預算控制、采購控制、折舊控制和處置控制四個部分。
(2)預算控制。因為固定資產涉及的資金金額量比較大,所以在購買固定資產之前必須要進行預算編制,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將固定資產投資控制在一個正常水平上面,增加企業整體資金的使用效率,不會造成企業的負擔或者資金浪費。控制固定資產的預算主要考慮一下幾個問題,固定資產投資的金額規模,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向,固定資產投資金額的使用情況,固定資產投資資金的來源。加強預算方面的控制可以防止后期過多的人為因素干擾,防止了資金的擠占和挪用。
(3)采購控制。交通運輸業的固定資產數量多,單價高,在采購過程中必須要嚴格實施控制,否則很容易出現問題。對采購的控制主要需要落實到采購的方式上面,招標是比較公正的方式。采購的供應商是重要的因素,具有實力、信譽和質量的供應商是保證采購質量的根本。此外,在簽署合同的過程中要確認采購的型號、質量、時間以及付款方式的要求。
(4)折舊控制。折舊控制可以保障固定資產使用的時間以及最終價值的估計都在合理的范圍內,折舊控制必須要遵守國家相應的法律條文規定。折舊控制需要落實在折舊的計提方法、折舊的年限以及折舊的范圍等因素上面,一旦確定了折舊方案就盡量不要再進行變動。并且需要按照規范將折舊內容記入到會計科目中,保障固定資產折舊在企業控制范圍內。
(5)報廢處置控制。交通運輸行業內的固定資產一旦出現了閑置、毀壞等情況就需要制定相應的處置計劃,不同情況下,處置計劃內容會有不同。對于正常報廢的固定資產而言,只需要在單位負責人的同意下,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報出申請,然后進行清理程序。對于其他意外情況進入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需要嚴格控制其報廢的理由,費用清算的細節以及技術鑒定的結果,需要在規定程序下通過審批才能進行報廢清理工作。
3 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固定資產使用和折舊信息溝通不暢通。交通運輸企業的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比較高,且企業的基本運營都是依靠著固定資產活動開展,企業在購置完固定資產之后會盡快的將該資產下發到各個部門,以謀求固定資產快速投入使用和取得回報。但是部門在使用固定資產過程中,只注重初始資金的會計記錄,對資產使用過程和資產的動態追蹤是比較機械和僵硬的。當資產未按照折舊計劃報廢,設備的使用年限下降信息并不能及時上報財務部門。從管理會計的角度來說,信息無法及時溝通說明資產價值沒有得到完全的開發和利用。
(2)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力度不夠。控制力度不夠在現實管理工作中主要表現為會計工作不到位,成本意識比較薄弱。企業在處置固定資產時,經常出現一些人為的隨意性,“漏、跑、冒”等現象頻發,閑置的固定資產也未能得到開發和利用,資金效率過低。固定資產的提倡流失造成了交通運輸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實力的下降,在國際貿易一體化的驅使下,中國企業的綜合實力仍然有待提高。
(3)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約束監督機制比較薄弱。企業在購置固定資產之后,會將固定資產下發到不同的部門,保障部門正常的運營。同時固定資產的保管和后期工作都是由部門來負責,當固定資產發生了丟失或者是銷毀,企業對固定資產保管追責時,往往無法對應到部門的負責人。且部門之間的人事調動比較頻繁,在固定資產交接這一塊是工作較為薄弱的地方,小額的固定資產在監督約束方面的管理更加混亂,固定資產管理的監督機制尚待加強。
(4)財務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交通運輸企業財務工作人員的素質也有待提高,財務人員素質不高主要由兩方面因素造成。首先,現有財務人員很多是兼職人員,并非財務專業出身,日常工作事物還能夠處理,但是到專業知識處理就顯得捉襟見肘。其次,某些專業的財務工作人員的現有知識板結,但是并不積極參加知識培訓,所以導致工作能力不足,整體財務人員的素質并不高。
4 加強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具體措施
(1)加強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在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活動中已經出現了一些較為先進信息化控制手段,能夠幫助固定資產管理。比如對公司內部固定資產進行動態管理,采用二維碼或者是條形碼的形式,逐一錄入固定資產信息在信息化系統中,信息被編碼成特殊數據的形式發放到不用的部門,部門和公司共同進行數據信息的對接和更新管理。在采購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用該信息系統進行固定資產的盤點和咨詢,增加盤點效率,并避免信息溝通失真問題。
(2)加強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力度。對固定資產的控制需要建立一個專門的管理部門,即在交通運輸企業內部有必要設置一個資產管理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可以專門針對各個部門對接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并專注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對經常出現的“漏、跑、冒”問題設立專門的調查小組進行終生追查制,提升內部固定資產控制力度,和內部控制質量。
(3)加強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監督審核。監督審核是企業內部固定資產控制管理的一道重要防線,嚴格的監督審核對資產管理有著積極意義。對于交通運輸企業而言,固定資產的控制監督主要是從預算監督開始,科學編制預算,嚴格執行預算,減少不必要的資產投入,并對每一項資產管理工作進行嚴格記錄,加強內部控制監督。
(4)注重財務人才培養。在交通運輸企業內部實施重要的獎懲制度和培訓制度來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財務人員。在獎懲方面主要是要注重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相結合,使得財務人員將公司的固定資產看做是自己的資產。而在培訓方面則需要進行嚴格的考勤和考核,保障培訓的效果。在激勵和培訓兩個制度實施下,財務人才得以培育。
5 結語
交通運輸企業內部普遍出現固定資產折舊信息溝通不通暢、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力度不夠、監督機制較為薄弱以及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四個方面的問題。本文就這四個方面的問題逐一給出了應對策略,希望理論能夠與實踐結合,幫助交通運輸企業提高其固定資產內部控制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詠梅.交通運輸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會計控制的完善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
[2] 戎曉暉.淺議交通運輸企業固定資產內部會計控制[J].時代金融,2017(24).
[3] 劉建英,鄭永生,李紅瑛.交通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的內部會計控制問題探討[J].交通財會,2006(6).